全明星賽后買斷潮乃強隊福音 四人曾當季助隊登頂

交易截止日過后,NBA卷起一股“買斷潮”。德隆·威廉姆斯和博格特先后簽約騎士,馬特·巴恩斯去了勇士,布蘭登·詹寧斯和諾里斯·科爾則分別歸屬奇才和雷霆。另外,先后被湖人和勇士裁掉的何塞·卡爾德隆應該也不難找到下家,而凱爾特人正在考慮簽回剛剛被太陽買斷的薩林杰。
我們注意到,這些接手被買斷球員的球隊,基本都是季后賽球隊。在奪冠的征途上,誰會從中受益最大?歷史也許可以提供很好的參考。
這里有一份自1990年以來的被買斷球員VORP(衡量該球員與相近可替換球員之間的價值差)表現值排名。誠然,這份排名會有些近期偏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很能說明問題。
被買斷球員VORP值排名
有趣的是,雖然P.J.布朗排名靠后,大多數時候的表現也不夠引人注目,你卻無法忽略他的價值。在2007-08賽季后半程加盟凱爾特人后,他在18場常規賽中場均僅得2.2分,投籃命中率也只有34.1%。不過,布朗在季后賽中帶來了強勁的沖擊力,他打了全部26場比賽中的25場,一路護送凱爾特人奪冠,并在與騎士的東部半決賽搶七戰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當時,布朗在20分鐘的上場時間內4投4中拿到10分,并抓下6個籃板。如果不是他,凱爾特人很可能會輸球,那么NBA歷史將會被改寫。
相比之下,“鳥人”克里斯·安德森似乎是個更令人信服的人選,而且他的VORP得分也很高。2011-12賽季,安德森因面臨刑事指控接受警方調查而被掘金裁掉,直到2012-13賽季中期,他一直無球可打。熱火最終和他簽約,安德森在場均15.2分鐘的季后賽出場時間內,拿到高達80.7%的投籃命中率(57投46中),這項數據當時領跑全聯盟,并最終幫助球隊成功衛冕。
但是,鮑里斯·迪奧的表現更為搶眼。在2011-12的停擺縮水賽季,迪奧被當時的夏洛特山貓裁掉后,旋即和馬刺簽約。那個賽季,山貓只取得7勝59負的糟糕戰績,所以迪奧為能加入一支奪冠熱門球隊興奮不已,他后來也打出了令人信服的精彩表現。
在迪奧所打的20場常規賽中,馬刺取得了18勝2負的驕人戰績,而在西區半決賽被雷霆連扳四場淘汰之前,擁有迪奧的馬刺居然連贏了10場!雖然“鳥人”因為奪冠而受人矚目,但迪奧是這些人中持續性最好的,他甚至在第二年馬刺擊敗熱火奪冠的系列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林塞·亨特、P.J.布朗、斯托賈科維奇和克里斯·安德森都在當季幫助球隊奪冠,今年被買斷的球員中若想在對球隊的貢獻度上超越前輩,捧起奧布萊恩杯是個起碼的底線。
撰稿:王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