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術觀察】不緊逼不協(xié)防不接應 BBC拖累皇馬433?
文/體壇周報記者李森
雖然皇馬做客那不勒斯3比1逆轉取勝,但主隊不僅在第24分鐘率先進球,而且整個上半場完全把握了場上主動權,令皇馬一度陷入危險境地。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給皇馬造成了上半場不必要的驚嚇,又是什么原因幫助皇馬下半場完成反超?
BBC不協(xié)防累死后防
皇馬表現不佳,就將原因歸結到C羅、本澤馬和貝爾身上,這已是不少評論家和球迷的慣用做法。但既然齊達內能依靠BBC在上賽季的諾坎普取勝,三前鋒打法也能幫助皇馬在米蘭的歐冠決賽中奪杯,那么就不能把齊達內周二晚讓BBC打頭陣看成一無是處。尤其皇馬并不善于防守,更不能躺在首回合3比1領先的功勞簿上一味打退守,BBC的出場,有利于將對手的重心調回后場,這也是在向球隊傳達信息:必須在客場進球。
然而由于BBC本賽季水平有所下降,其進球在皇馬所進的120球中只占到41%(49粒)——而巴薩的MSN在其122球中占62%(76粒)——最終導致了齊達內有好愿望而沒有好結果:BBC上半場只有3次射正1次射偏,那不勒斯則4次射中6次射偏,且首開紀錄。
由于皇馬上半場一直受到壓制,這就使我們不得不回到BBC協(xié)防的話題上來。齊達內賽前堅持說,“此役的勝負不取決于使用幾名前鋒,關鍵是球員的表現和態(tài)度。”這等于從側面告訴球員,前鋒的場上職責要分有球和無球狀態(tài)。就像巴薩對馬競的國王杯半決賽有球時隊形呈343、無球時恢復到433那樣,皇馬在進攻時應該以三箭頭的全面鋪開為主,而在防守時則收縮為442。尤其在那不勒斯邊路進攻十分犀利的時候,皇馬更需要C羅或貝爾來幫助三中場,以切斷哈姆西克通往因西涅、卡列洪的補給線。可惜的是,皇馬在首回合比賽中緊逼得體,卻因次回合緊逼打得不堅決,造成了那不勒斯一度全線壓過了半場。
更讓人叫苦不迭的是,當后場已經出球不利的時候,BBC也沒有主動回撤接應。于是就出現了這種現象:除了克羅斯2次精確大轉移造成過貝爾的反擊,莫德里奇、卡塞米羅持球時因不見前鋒接應而只能回傳后衛(wèi),后衛(wèi)因對方逼得太緊而回傳給門將,門將納瓦斯又為求“安全”而草草大腳將球開出……這就方便了那不勒斯在上半場周而復始地截球重新組織進攻。
貝爾忘了自己的地位?
盡管拉莫斯已否認了自己有關“隊中只有C羅享受不回防的特權”一說,但這種說法仍很容易被球迷接受。畢竟讓年過32歲的C羅既緊逼,又回防,還像以往那樣完成沖刺和破門,實在是勉為其難。再加上本澤馬上周末剛打完對埃瓦爾的比賽,如此一來,齊達內既堅持使用BBC,又要完成從433到442的變陣,就只能指望貝爾了。畢竟威爾士球星因染紅停賽剛有過一場“輪休”,是BBC中體能最好的一位。
前皇馬隊長桑奇斯賽前曾婉轉地說,“就我個人的意愿,在艱難的那不勒斯客場應該打四中場更合適。貝爾今晚首發(fā)究竟是福還是禍,要看他有沒有進球,以及有沒有回防的意識。否則的話他完全可以由巴斯克斯取代。”而評論家圣地亞哥早在貝爾上周對拉斯帕爾馬斯染紅后就已經尖刻地批評道,“高額的轉會費以及皇馬日后將其扶植為球隊領袖的打算,讓貝爾忘記了自己目前在隊中的地位。他的回防不夠積極,使球迷對433打法是否適應皇馬始終持有爭議。”
周二賽后也有記者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提問,“卡瓦哈爾今晚又一次跑斷了腿,這是否是因為貝爾對他的幫助不夠?”作為教練,齊達內也只能以兩面派的手法護短,他的回答是“不。我認為貝爾和C羅都積極參與了防守。我們之所以在上半場受到壓抑,是由于整體進入狀態(tài)太慢”,但他在比賽中第一個撤下的就是貝爾,這已經很清楚地表明,“進入狀態(tài)太慢”的究竟是誰了。
本澤馬上周末對埃瓦爾大放光彩,周二晚怎么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呢?這里既有體能的因素,更因為本場和對埃瓦爾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埃瓦爾客場,本澤馬身邊有5名前衛(wèi)在為他傳球服務,5中場的推進也使法國中鋒有更多觸球機會;而在那不勒斯的上半場,皇馬即便出球也是先找貝爾或C羅,這無形中就將本澤馬放在了配角位置。其二,法國球星的特點本來就介于9號與10號之間,一旦沒有同伴的就近支援,將很難在中路打出靚麗的短打進攻。皇馬上半場受到壓制,本澤馬失蹤也就容易理解了。
該從倒三角變正三角?
由于BBC進入首發(fā),皇馬的中場只能是三人編制,雖然安切洛蒂也說過,“為什么三中場就不能保證攻守平衡,我任皇馬教練時不就是使用克羅斯、莫德里奇和J羅(或伊斯科)嗎?”然而安帥時代的BBC很有威力,對手們?yōu)閼镀淇旃ィ⒅厥湛s,皇馬常用中長距離傳球打到前場,也使對手無意打前場緊逼。而現在,對手打皇馬、巴薩的緊逼已司空見慣,因為他們三中場的人數劣勢大大激發(fā)了對手爭奪控球權的想法,緊逼就是其標志性的手段之一。但有利必有一弊。皇馬之所以在聯(lián)賽所得的59分中有10分是利用第80分鐘后的進球才取得,正是因為沒有一支球隊的緊逼能持續(xù)整場比賽。
盡管磕磕碰碰,齊達內三中場的政策還是讓皇馬一路走來。然而,那不勒斯的兩翼齊飛、梅爾滕斯打“假中鋒”的靈活以及在第24分鐘的進球,無情地揭了皇馬三中場應變不夠的短:由于卡瓦哈爾被因西涅吸引在右邊路,而哈姆西克又沒有人專門防守,以至于球被傳到卡瓦哈爾和佩佩之間的空當后,被梅爾滕斯一腳打入。
哈姆西克在上半場如此活躍,暴露了皇馬單后腰的弊病,也讓我們想起了10天前對比利亞雷亞爾的案例。齊達內自去年起確定了卡塞米羅的后腰地位,意在將克羅斯和莫德里奇解放到前場助攻,以彌補BBC身后沒有前腰策劃的缺陷。然而,當對手也打三中場尤其是雙前腰的時候,單設卡塞米羅就不再保險了,因為他很容易被對方的雙前腰在兩側吃掉。皇馬做客比利亞雷亞爾時,首發(fā)也派出了BBC和卡塞米羅,由于對方雙前腰特里格羅斯和霍納坦·多斯桑托斯聯(lián)手得當,卡塞米羅形同虛設。在比利亞雷亞爾2比0領先的情況下,齊達內不得不撤下卡塞米羅,換上伊斯科。由雙前腰單后腰(中場倒三角)改變?yōu)殡p后腰單前腰(正三角),才一舉改變了場上局面,并完成逆轉。由于那不勒斯和“潛水艇”在中前場的策劃有相似之處,因此,假如在開場10分鐘過后感覺到后場出球不易,齊達內能及時以卡塞米羅-莫德里奇作為雙后腰來變陣的話,也許哈姆西克的傳球就不會那么自如,至少皇馬不會在整個上半場都打得那么被動。
由于上半場0比1落后的情況還不算過于嚴重,齊達內在中場后并沒有急于換人。但有一點顯而易見,那就是無球狀況下貝爾的回防態(tài)度有所改變,皇馬隱約變成了442隊形。盡管皇馬人的視線都被拉莫斯的兩度頭球破門吸引(因第二次是碰到梅爾滕斯后入網的,因此歐足聯(lián)把該球算作烏龍),但不容忽視的是,克羅斯和拉莫斯能有珠聯(lián)璧合的角球機會,正是442隊形將戰(zhàn)場推向對方一邊,皇馬球員就勢在前場發(fā)動緊逼后造就的。可以說,433微調為442最終造就了皇馬的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