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教練“意”家強——意大利人稱雄英超奧妙何在

閆羽03-29 17:20

當今英超名帥云集,既熱鬧又有些“五彩繽紛”。前六強球隊主帥分別來自意、阿、西、德、葡、法六國,再算上排名第七埃弗頓的荷蘭主帥,完全一副列強爭霸的畫面。不過群雄之勢亦有強弱之分,眼前風頭正盛者非意大利教頭莫屬。去年就有拉涅利在萊斯特城創(chuàng)造童話;今年孔蒂又是一路領(lǐng)跑,聯(lián)賽冠軍已然非他莫屬。如此景象難免讓人好生奇怪:英超怎么成了意大利人的天下?

回顧歷史,英超對于意大利籍教頭的偏愛其實并不只存在于當下。或許由于弗格森、溫格和穆里尼奧等人的成就,世人過去容易小看其他國籍的教頭,但事實是意大利才是英超外籍教頭的“第二大幫派”。從1998年2月維亞利接管切爾西開始到本賽季之前,總共有9名意大利人曾在英超俱樂部執(zhí)教。這一數(shù)量只少于本土出產(chǎn)的英格蘭籍英超主帥,還有就是同樣來自英倫三島的蘇格蘭人。

孔蒂則是第10位,再算上現(xiàn)任沃特福德主帥馬扎里,英超歷史上的意大利教頭總共就有11位。當然他們并非都是成功者,比如馬扎里如今就只能在聯(lián)賽中下游掙扎。包括上賽季的冠軍得主拉涅利,不久之前也因為聯(lián)賽戰(zhàn)績不佳而遭到解職。但意大利人幾乎從不空手離開。曼奇尼和安切洛蒂都曾是英超冠軍。臨時受命的迪馬特奧也拿過歐冠和足總杯的雙料冠軍。最早的維亞利則在收獲國內(nèi)杯賽之外還贏下了歐洲優(yōu)勝者杯。就算是帶弱隊的圭多林、迪卡尼奧和佐拉,也曾有把球隊拉出降級危險的功績。

唯一完全不值一提的只有隆巴多,但1998年作為球員兼教練的他執(zhí)教水晶宮不過短短一個月,作為反例影響力并不大。相反安切洛蒂和曼奇尼等人的成功卻足以給英超留下不少好印象。比如意大利人的適應(yīng)能力總是很強,他們通常進入角色的速度都很快,并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水土不服。另外來自這個國家的教頭往往也充滿了親和力,知道如何與球員、俱樂部平安相處。

從表面來看,幾位英超冠軍和準英超冠軍主帥的性格其實差別頗大。安切洛蒂溫順,曼奇尼直率,而拉涅利則有些懦弱,孔蒂有時候又顯得張揚。然而無論是哪種個性,成功的意大利人都有相似的訣竅。首先是他們對球隊防守的強化。這一點可以從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感覺到。無論是2010年的切爾西,2012年的曼城還是上賽季的萊斯特城,他們的丟球數(shù)就算不是聯(lián)賽最少也會僅次于最少。

不過對戰(zhàn)術(shù)的改進還不是最關(guān)鍵的。盡管孔蒂的3中衛(wèi)體系如今風靡英超,但拉涅利所用的可是最傳統(tǒng)的442,安切洛蒂布陣則有穆里尼奧的影子,曼奇尼甚至曾被認為是戰(zhàn)術(shù)能力偏弱。他們真正的絕招,是能夠迅速適應(yīng)環(huán)境并找到最適合球員發(fā)揮的套路,正如孔蒂在正式上任時的宣言:“好教練就是要量體裁衣。”

萊斯特城的奪冠功臣大都是前主帥皮爾遜和首席球探沃爾什選的,這是拉涅利奪冠后又迅速下課的根源之一。但能把別人賣進的球員迅速整合成一支冠軍隊伍,這正是意大利人的強大所在。當年安切洛蒂也是有名的“不給老板添麻煩”,有什么就用什么。相比之下只有曼奇尼稍弱一點,需要球隊不斷吃進明星。不過他接手時曼城還算不上英超豪門,情有可原。

量體裁衣,看菜下飯,這招不算高大上,但尤為實際。在英超有錢卻難以買到頂級人才的今天,更是極其珍貴。不用主帥掌控轉(zhuǎn)會大權(quán),買進特定的球員,球隊也可建功立業(yè),這也正是大多數(shù)英超俱樂部期待的變革方向。效仿大陸球會設(shè)立足球總監(jiān),分散主帥全力,多年來不少隊伍都做過這樣的嘗試,但成功者屈指可數(shù),由此引發(fā)的主帥與俱樂部高層的矛盾也不勝枚舉。意大利人則給英超帶來了福音:這群外來的和尚很善于合作。

孔蒂  /   拉涅利  /   英超  /   安切洛蒂  /   曼奇尼  /   迪馬特奧  /   維亞利  /   佐拉  /   迪卡尼奧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