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球大革命》連載第4章第81節:史上最偉大球隊

徐鑫煒04-07 09:00 體壇+原創

第4章 金粉色的歐洲杯

第81節 史上最偉大球隊

“瓦爾卡雷吉好歹拿了1968年歐洲杯冠軍好吧?1屆歐洲杯冠軍、1屆世界杯亞軍,這樣的成績放到哪個國家都算是功勛名帥了。而且當時歐洲杯決賽圈只有4個隊,缺席一次很正常,瓦爾卡雷吉的助手貝阿爾佐特后來帶隊照樣缺席了1976年決賽圈,也沒見他被炒掉,否則多半也不會有1982年的世界杯冠軍了。1984年歐洲杯盡管決賽圈有8支球隊,意大利還是沒能出線,而且在預選賽小組5個隊里面排名倒數第2,8場比賽輸了4場,還被塞浦路斯逼平,貝爾阿佐特照樣也沒下課!”于亞東一臉不忿道。

賈秋明瞪大了眼睛,像看外星人一樣盯著于亞東,“我擦,難道這個世界上還有活的瓦爾卡雷吉粉絲?”

于亞東笑罵著推了賈秋明一把,“別講相聲。我只是看不慣你把普蘭德利和瓦爾卡雷吉相提并論,太侮辱先人了,標榜政治正確的投機者和真材實料的功勛主帥完全沒有可比性嘛。不扯淡了,趕緊做版去吧,比賽就這樣了。”

憑借可憐的189分鐘出場時間,托雷斯在并列3球的6人中脫穎而出穿走金靴,繼歐冠半決賽和決賽連續替補登場立功后再次上演替補傳奇。除了他的這篇稿,賈秋明為搶時間,早在中場休息時便已把其他稿件全部約完,萬幸下半場局勢并無太大變化。西班牙順利在90分鐘內解決戰斗,賈秋明本屆歐洲杯的賭球總成績定格在盈利37866.49元,收益率高達126.22%,可以算是大獲全勝了。他總共投注了19場比賽,16場贏錢、1場走盤、2場輸錢,勝率堪稱驚人。

歐洲杯賭球大業轟轟烈烈地結束了,名義上的歐洲杯日報也終于結束了,不過歐洲杯的報道還遠未結束。緊趕慢趕做完了當天的報紙,賈秋明剛松了口氣,馬南陳走了過來,“你跟西甲記者們交代一下,下期還得接著做歐洲杯總結,西班牙是大頭。另外奪冠后續新聞,包括慶祝等等肯定也要做,你分配人手盯一下。”

賈秋明的臉瞬間垮了下來,“要做多少個版啊?”

馬南陳數道:“下期恢復正常報紙形式,歐洲杯不再出單疊,估計分給國際足球的版面應該是10到11個。現在除了歐洲杯也沒什么其他新聞,從現在到周二應該也不會爆出什么特別重磅的轉會消息,所以版面主要還都是歐洲杯相關內容,我估計至少需要8個。意大利總結兩個版,西班牙新聞一到兩個版,這樣西班牙總結就還要有四到五個版。”

賈秋明的表情更難看了,“這么多版啊?都不知道做什么,人手也不一定夠啊。”

老司機馬南陳不慌不忙地給他支招,“你也可以約一些專題,比如這支西班牙隊是不是史上最偉大球隊,可以和30年代的意大利隊、貝利時代的巴西隊、50年代的皇馬、70年代的阿賈克斯進行對比,做一個版或者兩個版都可以。這樣也能把西甲之外的記者都用上,否則光靠西甲3個記者寫這么多版壓力也很大。如果你想好了要找誰寫,現在就要趕緊和記者打好招呼,因為很多記者這一兩天要回國或者回到西歐的駐地,你可以跟他們溝通一下,是動身前就寫完還是到了目的地再寫。我的建議是越早寫越好,免得拖到周二又出什么幺蛾子。”

賈秋明依然是一臉茫然,“那這個專題是認可西班牙是史上最偉大球隊,還是不認可?”

馬南陳揮了揮手,“這個隨便你,只要你的觀點能立得住腳,你的論證能自圓其說,觀點是正是反其實并不重要。既然是探討史上最偉大球隊,首先你要拿出一套標準,什么才叫史上最偉大球隊,否則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事情就扯不清了。你準備怎么定義這個標準?”

賈秋明的內心是極度崩潰的,很明顯自己一頭霧水,馬南陳卻駕輕就熟,不如索性就把這個大專題做了嘛。不過他也知道,做專題對提升編輯功力作用很大,所以還是嘗試著答道:“要對比球員單兵實力太不現實,就像關公戰秦瓊一樣,而且不同年代球員身價也不同,這個標準只能橫比不能縱比。既然最直觀的方法行不通,那接下來成績肯定是第一位的,你剛才說的這幾個都符合這個要求,30年代的意大利蟬聯世界杯,貝利時代的巴西隊12年3奪世界杯,50年代的皇馬歐冠5連冠,70年代的阿賈克斯歐冠3連冠,如今這支西班牙4年來連奪3屆大賽冠軍,而且是史上首支蟬聯歐洲杯的球隊。”

馬南陳點點頭,“嗯,除了成績呢?”

“其次是戰術上要能引領潮流。”賈秋明接著說道,“30年代的意大利隊戰術上貢獻不大,尤其1934年奪冠更多是靠雇傭兵打天下,阿根廷歸化球員蒙蒂不是有句名言么,‘1930年別人告訴我奪冠會被弄死,1934年別人告訴我不奪冠會被弄死,你們到底要我整哪樣啊?’這家伙代表祖國阿根廷沒拿到冠軍,去了意大利終于得償所愿。意大利人真正搗鼓出戰術革命,要等到60年代的米蘭雙雄點亮防守科技。50年代的皇馬和貝利時代的巴西隊在戰術革新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比他們稍早的匈牙利隊其實貢獻要大得多,可惜他們差了一口氣,沒能拿到1954年世界杯冠軍,再往后國內動蕩球星四散,從此不復往日榮耀。阿賈克斯的全攻全守肯定算得上是引領潮流,現在這支西班牙隊的傳控足球也可以算,已經有了德國、意大利這樣的大牌學生。”

這次馬南陳的臉上有了一絲笑意,“這條標準很不錯,還有沒有?”

“第三是核心班底要維持較長時間。”賈秋明掰著手指數道,“意大利30年代雖然蟬聯世界杯,但只有兩個前鋒梅阿查和費拉里兩屆都是主力,陣容變化如此之大,其實已經不能算是同一支球隊。皇馬50年代連霸前5屆歐冠,期間教練換了3任,一直能打主力的球員有后衛馬基托斯、中場薩拉加、前鋒迪斯蒂法諾和亨托一共4人,還有好幾人在超過3場決賽中首發,基本算是一直保留了骨架。巴西隊在12年間拿了3屆世界杯,不過從頭踢到尾的球員只有貝利一個,3屆的教練也都不一樣,而且1962年那屆貝利早早受傷,全靠加林查撐著才衛冕成功。70年代的阿賈克斯歐冠3連冠,雖然教練有兩個,但用的全是米歇爾斯的套路,后來的科瓦奇只是蕭規曹隨,而且有9人3屆決賽都有出場,有7人3屆決賽全部打滿,球隊穩定性絕對超高。如今這支西班牙,3屆大賽一直打主力的球員有卡西利亞斯、拉莫斯、哈維、伊涅斯塔4人,另外還有托雷斯、席爾瓦、法布雷加斯、阿隆索等骨干球員也拿滿了3屆冠軍,球隊穩定性應該算比較高。”

“你有沒有發現,對戰術革新貢獻越大的球隊,陣容穩定性就越高,比如阿賈克斯和西班牙隊。”馬南陳的口吻已經不再是教導,而是探討,“話說你對足球歷史研究得很深啊,30年代意大利隊和50年代皇馬的陣容居然都能信手拈來。除了你剛才說的這三點,還有沒有其他指標了?”


點擊下方關鍵詞“賭球大革命”,閱讀小說全部章節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