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雙快漸成魯能核武器 馬加特此招一出誰與爭鋒

山東魯能主場1-1戰平重慶力帆,佩萊終于打開了進球賬戶,攻入自己的賽季首球。中超6輪過后,魯能一共打進9球,進球隊員除了吉爾之外,都是前場的“非高即快”,這也說明本賽季“雙高+雙快”戰術,已經成為馬加特的核武器。
目前為止,為魯能進球的球員是西塞(4球)、劉彬彬、塔爾德利、佩萊、吳興涵和吉爾。按照馬加特442的戰術部署,雙前鋒是固定的佩萊,加上西塞和塔爾德利之間的一人,吳興涵和劉彬彬則是在邊路突破,負責輸送炮彈或者自己內切射門。
看起來,魯能的戰術其實很簡單,且陣容相對比較固定,對方主帥基本上也會每場比賽都會做出針對性部署。但是,這幾名球員的個人能力,卻讓對方球員吃盡苦頭。佩萊是意大利主力國腳級中鋒,他這樣的“攻城錘”,幾乎能搶下所有的高球第一落點,可以自己攻門,也能為對手創造機會。本場比賽,佩萊的進球盡管是用腳打入,但也有幾次頗具威脅的頭球攻門。
雖然聯賽踢了6輪,佩萊才打進首球,但他對魯能進攻體系的作用,完全不是進球數能體現的。賽后,馬加特也表示:“我們的大部分射門都是佩萊創造的,他在頭球方面也很有優勢。佩萊的作用并不是射門得分,而是護球和做球。”
西塞和塔爾德利雖然不是高中鋒,但前者是典型的“黑又硬”,在前場的攪局能力不次于佩萊,4粒進球,就足以說明他對球門的威脅。塔神雖然屢次因為浪費門前良機被球迷嘲諷,但他在前場的進攻組織和串聯能力,是不能被忽視的。對陣恒大,塔爾德利便證明了一位巴西國腳級射手的價值。
吳興涵和劉彬彬盡管不是魯能隊的絕對主力,后者更是場場替補,但他們在邊路的突破能力,卻是馬加特相當看重的。兩人在之前的比賽中,也有過替補出場給予對手致命一擊的表現。本場對陣力帆,吳興涵給佩萊送過幾次好球,而下半場劉彬彬上陣后,魯能的邊路進攻更加活躍,給力帆的防線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賽后在發布會上,馬加特也稱贊了劉彬彬,“劉彬彬上場后,我們的右路進攻更有起色,扳平球也是右路策動的。”當然,如果劉彬彬的傳中準確性能夠提高的話,威脅也會更大。
在馬加特的帳下,佩萊、西塞、劉彬彬和吳興涵的“雙高雙快組合”,已經漸成球隊進攻的核武器。他們的威力巨大,對手也明知道這一點,但就是無能為力。本賽季,魯能究竟可以達到怎樣的高度,或許將完全取決于高快組合何時才能被對手破解。(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