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容和時代脫節是雷霆出局真因 他們需要3D球員!

王明琛04-28 14:12 體壇+原創

雷霆被火箭4比1淘汰固然令人沮喪,但最后一場延續了整個系列賽中我們熟悉的腳本——起初,韋少的沖擊力讓雷霆保持比分領先。但隨著比賽的延伸,韋少逐漸疲憊,火箭的防守愈加嚴密,雷霆板凳席面臨嚴重的得分問題,事實上,他們極度欠缺投籃能力。

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雷霆在系列賽中的三分命中率只有31.1%。這個數據很難看,但和他們常規賽中的表現(32.7%)也相去不遠。韋少不停地投三分(49投13中),26.5%的命中率是因為他在第四節有很多絕望式的出手。事實上,雷霆缺乏可靠的遠程射手,不僅僅是因為去年夏天杜蘭特的離開,以及球隊用伊巴卡換來了維克托·奧拉迪波,主要是他們始終沒有找到能符合現代NBA潮流的3D球員。

如今,能防守、又有一手三分絕活的3D球員在比賽中愈發重要,但它并非是新近衍生出的角色。在3D大師肖恩·巴蒂爾之前,布魯斯·鮑文、里克·??怂购偷栏瘛た死锼沟俣荚谶@個位置上打得有聲有色。再往前歷數,湖人“ShowTime”時代的邁克爾·庫珀和活塞“壞小子軍團”中的喬·杜馬斯,也是個中翹楚。但3D球員之所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人關注,一是因為他們會給你帶來驚喜,二是因為目前在聯盟中符合這種標準的模板球員還不是很多。

在過去四個賽季里,在比賽中起關鍵作用的合格3D球員的人數要遠遠少于傳統意義上的大個子和控衛。請注意,這三類球員都有一定的衡量標準,即3D球員的三分命中率要達到33%,防守真實勝負值至少為1;大個子球員的防守真實勝負值至少為1,籃板率超過20%;控衛球員的進攻真實勝負值為正,助攻率超過20%。

近四季關鍵球員角色分布表

雷霆有不少出色的大個子,比如擅搶防守籃板的史蒂夫·亞當斯,沖搶進攻籃板的專家埃內斯·坎特。但相比3D球員,他們在聯盟中更為常見,而且搶得大量籃板,也不意味著你的投籃能更準。

正因為3D球員不多,所以他們的存在很顯眼。是的,類似吉米·巴特勒、杜蘭特和勒布朗·詹姆斯這類球員,具備了全能身手,擔負起這一角色并不困難;還有一些像開拓者的阿米奴這類樂透秀,由于球隊需要,他們亦成為3D球員。但更普遍的情況是,大多數3D球員都是首輪末段秀或者二輪秀出身,這意味著每支球隊培養他們并不是難事,下面是本賽季涌現的20位出色的3D球員:

本賽季排名前20的3D球員

2014年,雷霆把薩博·塞弗羅薩通過先簽后換的形式交易到老鷹后,就再也沒能找到一位合適的3D球員。本賽季,新來的奧拉迪波占據了離去的伊巴卡和杜蘭特留下的薪資空間,其投籃表現卻比前兩人更差。過去幾個賽季,雷霆由于杜蘭特和韋少的存在,角色球員中不乏出色的定點投手,但即便如此,每到比賽末段,雷霆在韋少下場休息時必須由杜蘭特持球攻擊,這些射手們的能力遭到質疑。而本賽季,這種情況更加惡化。

但另一方面,即使是雷霆那些有三分射程的角色球員,防守又是個問題??纯打T士的凱文·拉夫和錢寧·弗萊,他們擅投三分,防守也能達到普通水準——至少不是最差的。前兩個賽季,雷霆起用了安東尼·莫羅和防守出色的安德烈·羅伯森形成互補。不過,莫羅雖然在上賽季擁有38.7%的三分命中率,但他的防守卻在全聯盟墊底,防守真實正負值只有-3.05。本賽季,23歲的西班牙人亞歷克斯·阿布里內斯接替了莫羅的角色,三分命中率可以達到38.1%。

但問題是,艾布里恩只會投三分,其他方面尤其是防守表現奇差,這一缺陷在雷霆與火箭的系列賽末段暴露無遺。每當韋少下場休息時,雷霆替補陣容就會被火箭痛打,射手們缺乏防守能力,已經成為了一個災難性的難題。數據顯示:當阿布里內斯和韋少同時在場上時,雷霆每百回合要丟掉117.1分,得分差為-12.1;而當阿布里內斯和隊中另一位角色球員格蘭特在場上配對時,雷霆每百回合要丟掉147.1分,得失分差居然高達-42.1!

很明顯,在杜蘭特離去的第一個賽季,雷霆的陣容組合并不合理,配備合適的3D球員,是雷霆在休賽期交易運作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撰稿:王明琛

權威源自專業,獲取更多體育資訊請下載體壇+

NBA  /   雷霆  /   韋少  /   阿布里內斯  /   坎特  /   亞當斯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