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良志:王迪愚蠢判罰讓裁判威信降至更低
北京國安主場對陣上海綠地申花,國際裁判馬寧僅僅對曹赟定和張池明的黃牌動作降格處罰,外界就一片嘩然。4月29日,國際級裁判王迪在在天津權健和江蘇蘇寧的比賽中,將洪正好的胸球愚蠢地判罰為點球,讓裁判群體本就不高的威信降至最低。
眾所周知,王迪等七名國際級裁判,代表著中國裁判的最高水平,體現著中國裁判的品牌與形象,所以對他們的要求必須更高。作為國際級裁判員,平時要比他人付出更多努力,比賽中對于球員的動作識別度更高,在場上跑動要更積極、更科學、更合理,唯有如此,做出的判罰才能比別人更準確。如果和他人的判罰一樣,憑什么把國際級裁判的胸標戴在你們身上?直接抓鬮決定歸屬,豈不更公平?
所以,當國際級裁判出現問題的時候,社會的輿論就會更大。如果出現不可思議的重大錯漏判,肯定捅了馬蜂窩。毫無疑問,王迪正處于這種尷尬的狀況之中。打在洪正好右胸的皮球,生生被他判成了點球,說蘇寧千古奇冤并不未過。
這是一種無法論證的哥德巴赫猜想,王迪自己也百口莫辯。那一瞬間,王迪可能把砸在洪正好胸前的皮球看成了天女散花,這種情況下,總會有一個皮球砸在洪正好的手上。除此之外,此冤無解。
王迪可能不會想到,他這個愚蠢的判罰,帶來的是多米諾骨牌效應:把自己置入了被批判的洪流,把整個裁判群體的威信降至更低,讓自己的頂頭上司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再次讓中國足協成為炮灰。
整個愚蠢的判罰,還讓江蘇蘇寧把王迪放到自己的“黑名單”,常年成為被要求回避的裁判員。因為,站在江蘇蘇寧的角度,他考慮這個重大錯判的后果無限大:一個重大錯判,就可能讓一個賽季的奪冠努力泡湯,就可能讓一張亞冠入場券改換門庭,就可能讓一支球隊降級,就可能讓投資人一年的重金投入打了水漂。
2000年,北京國安因為小王濤的處罰揭竿而起;2003年,因為裁判員的嚴重錯漏判而出現了G7;2008年,因為不服裁判員的判罰和中國足協的處罰,武漢光谷一怒退出中超......對重大錯漏判,任何一個俱樂部都不會忍氣吞聲。何況,匪夷所思的重大錯判。
錯了,就要付出代價。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足協治理整頓聯賽,祭出18條的同時,對于球員的烈性重拳出擊。在上級的要求下,本來可以停賽6場的秦升,最終被停賽6個月。這些招數,都是為了職業聯賽的環境更好,水平更高,品牌形象更加高大上。但是,裁判也是職業聯賽中的組成部分,他們的水平能力同樣也要更好,否則,就會成為職業聯賽的短板,拖職業聯賽的后腿。
因此,中國足協裁判管理部門必須好好反思,為什么國際裁判群體屢屢讓人大跌眼鏡?同時,中國足協也必須反思,為什么在反賭掃黑接近8年之后,沒有培養出幾批真正高水平的裁判員?
這不是兒戲!希望中國足協認真對待,找到解決的辦法。千萬不要心存僥幸,等到出事的時候,世上沒有后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