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新聞客戶端 打開

【球科普】歐洲奇觀:他們敢把北京隊主場搬到石家莊

林良鋒     05-16 08:35     體壇+原創

文/體壇+記者林良鋒

上輪英超,熱刺迎戰曼聯,是主隊在白鹿巷球場原址的最后一個主場。照英國人一懷舊就收拾不住的架勢,名宿們個個到場緬懷,球迷們賽后涌入球場磚瓦草皮各取所需,帶走一塊見證歷史,緬懷往事的舊物,場面煞是感人。媒體開足馬力兜售情懷,“最后”、“落幕”和“紀錄”的字眼充斥報刊版面和電視屏幕,讓你覺得熱刺這次搬家指不定要遠走高飛到香格里拉去落腳,再不回頭。

mkdon_副本.jpg

遷出倫敦的倫敦球隊

其實,熱刺只是暫別白鹿巷一年,寄居大英國家體育場溫布利以為主場。新球場就在原來的地方,不過是鯨吞老球場,物理位置移動了不到兩百米。但你架不住英國人敝帚自珍,再破敗的狗窩也比金窩銀窩強,明明知道翻新球場是俱樂部發展的必經之路,還是免不了淚眼婆娑。

比起阿森納的酋長球場,熱刺的新白鹿巷等于沒動,對比切爾西翻蓋斯坦福橋需要等上三年才開工,熱刺簡直是“一覺醒來”就搬家了。無獨有偶,馬競也將在本季后搬出卡爾德隆球場,遷去萬達大都會球場(贊助商冠名,原名馬德里社區體育場),驅車不過15公里,而且永不回頭,按熱刺球迷的情懷標準,馬競球迷不得哭死?

熱刺新球場仍在原來的社區中心,馬競的新球場也沒有離開馬德里,問題來了:哪個俱樂部的球場距離他們代表的社區或城鎮中心最遠?首先,這個“中心”需要設定一個標準,熱刺所在地區就叫“托特納姆”,距離倫敦市中心的查令街十字路口有十幾公里,所以他們和阿森納的同室操戈被冠為“北倫敦德比”,友情提醒:阿森納是從不遠處的海布里搬進“酋長”的(這里的地名是阿什伯頓),但距離該隊的發源地,伍爾里奇兵工廠就遠了——差不多18公里。

英超史上有家俱樂部叫“溫布爾登”,因為球員太瘋,得了個綽號“瘋人院”。東家后來把俱樂部遷去倫敦以外的米爾頓,部分球迷拒絕跟隨,自行另建一個俱樂部,保持原會的寶號。名義上,溫布爾登是地地道道的倫敦俱樂部,主場卻離查令街將近20公里。

本季新升超的布萊頓,也不在布萊頓市中心,而是在6公里之外。類似布萊頓這種舊球場被開發商買去蓋樓,自己跑到郊區甚至隔壁城鎮扎營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博爾頓,他們以前的主場“本頓”離市中心只有一箭之遙,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新球場甚至不在博爾頓的市政范圍,而是8公里之外的另一個小城霍爾里奇轄區之內。該球場自落成就不斷因贊助商更改冠名,現在叫“馬克龍”(和法國新總統沒有一毛錢關系),因為這個牌子的意大利裝備贊助商掏了錢。筆者駐英期間,“快馬”的主場是另一體育用品“銳步”冠名。

liverpool-1440325980-800-300x200.jpg

離利物浦1萬公里的利物浦隊

走出英國,德甲的霍芬海姆升級后,老巢只有6000人,容量不達標。于是,霍村就把主場選在附近的曼海姆,就是離霍芬海姆也有45公里。后來霍村的新球場落成,但不在霍芬海姆市內,而是6公里外的辛夏伊姆。德國人這次輸給了匈牙利,一家名叫巴拉通的小俱樂部以原址附近的巴拉通湖命名,但因為主權更迭,搬到了250多公里外的米斯科爾茨。

這個例子如果缺乏說服力,那就看看北美大聯盟的達拉斯隊,該隊球場在德州的弗里斯科,距離達拉斯市中心45公里。南美很多國家的俱樂部,因為歷史原因,由旅居當地歐洲移民組建,比如烏拉圭甲級聯賽有一俱樂部名叫“利物浦”,分明是當年定居蒙得維的亞的利物浦移民組建,如果俱樂部代表的是城市,這家利物浦和源頭的距離必然是世界之最:1.1萬公里!

sam-allardyce_副本.jpg

退役后執教4支母隊!

回到上文再說熱刺搬家,鏡頭里的名宿少了一人:克萊夫·艾倫。此人不僅是熱刺隊史的神射手,其職業生涯包含9家俱樂部,地道的浪子,其中6隊都在倫敦:女王公園巡游者、水晶宮、熱刺、切爾西、西漢姆和米爾沃爾,就差阿森納了。艾倫還真的在阿森納呆過幾天,就是沒打過正式比賽。這是英格蘭職業聯賽中,在同一城市效力俱樂部的紀錄,若是算職業生涯的游牧經歷,前世界足球先生里瓦爾多又是第一:他效力過不同國家的15家俱樂部,其中6家又集中在國內的圣保羅州。

艾倫的舊主水晶宮也有紀錄。該隊在上輪英超大勝赫爾城保級,主教練阿勒代斯已經帶3家俱樂部逃過降級的大難,這不是紀錄,他先后在4家自己效力過的俱樂部執教,刷新了英格蘭足壇球員“反哺舊主”紀錄,這4隊分別是博爾頓、桑德蘭、普雷斯頓和(愛爾蘭聯賽)的利默里克。排在他身后的人名氣比他大得多:卡佩羅(羅馬、尤文圖斯和米蘭);維納布爾斯(熱刺、水晶宮和女王公園巡游者);科曼(格羅寧根、埃因霍溫和阿賈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