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刺激中游隊 懸紅不如聯賽改制

周中的一場西甲補賽引發了熱議,據稱巴薩為塞爾塔擊敗皇馬開出300萬歐元懸紅。消息一出,巴薩派輿論紛紛嗤之以鼻,近年來西甲主席特瓦斯嚴打懸紅,誰敢頂風作案?皇馬派輿論則反唇相譏,想要送錢辦法實在太多,比如邀請塞爾塔參加甘伯杯,比如夏季轉會對塞爾塔低價出、高價進,保準做戲做全套,叫特瓦斯找不出一絲漏洞。
早在20年前,巴薩便將懸紅大法用到了極致,90年代多次賽季尾聲奇跡逆轉奪冠,不僅靠自己爭氣,也靠江湖朋友幫忙。到了2000-01賽季,巴薩更讓懸紅大法走出國門、邁入歐冠,他們要想闖過第一階段小組賽,末輪取勝之余還必須利茲聯客場輸給AC米蘭。巴薩果然主場5比0大勝貝西克塔斯,然而米蘭卻只在主場1比1戰平利茲聯,錢箱已經拎到了圣西羅,卻沒能送出去。
且不論懸紅大法是否符合體育道德,至少對提升聯賽懸念和尾聲階段的可觀賞性有極大幫助。塞爾塔與皇馬一戰是第21輪補賽,因暴風雨摧毀球場頂棚而延期,當時塞爾塔剛在國王杯中1勝1平淘汰皇馬,若是比賽按時舉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然而等到賽季尾聲,早早降級無憂、歐戰無望的塞爾塔將全部精力都投入了歐聯杯淘汰賽,已經開啟了西甲連敗模式,歐聯杯半決賽惜敗于曼聯后更是徹底失去賽季追求,補賽迎戰皇馬前已累計聯賽5連敗、凈負10球,如此狀態,就算懸紅3000萬又有何用?
比賽進程果然不出所料,塞爾塔主場1比4大敗,皇馬如愿重新登頂,末輪客場戰平馬拉加便可確保奪冠。塞爾塔如此表現也無可厚非,畢竟爭冠的不是自己,犯不著為了別人去拼命。要想改變聯賽尾聲大把球隊無欲無求、默契球送人情比比皆是的現狀,唯有提升聯賽內部競爭殘酷程度一途,在這方面,“小世界杯”時代的意甲頗有值得借鑒之處。
如今五大聯賽中,除冬歇期較長的德甲保持18隊規模外,另四大聯賽都是20隊參加、3隊降級,占比15%。德甲則是2.5隊降級,占比14%,殘酷程度還不及其余四家,而且最近4個賽季升降級附加賽都是德甲勝德乙,相當于只有2隊降級,僅占比11%。而在意甲稱霸歐洲的時代,則是18隊參加、4隊降級,占比高達22%。殘酷的競爭迫使所有球隊都全力以赴,盡管賽季尾聲默契球依然存在,但遠不及如今這般普遍。
從下賽季開始,四大聯賽都將固定有4個歐冠名額和3個歐聯杯名額,如果都采用18隊參加、4隊降級模式,有占比高達61%的球隊(7隊歐戰+4隊降級=11隊)可以獲得獎勵或懲罰。剩余7隊也別想渾渾噩噩混日子,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降級區萬劫不復,咬牙拼搏則有望升入歐戰區揚名海外。如此一來人人皆有追求,默契球的生存空間被極大壓縮。
如果覺得7支中游隊依然太多,還可以借鑒意乙的附加賽經驗。如今的意乙依然是4隊降級,但除了倒數前3名外,第4個名額由倒數第4名和第5名通過附加賽決出。這套方案還可以推出加強版,聯賽最后2名降級,倒數第3至6名進行兩組附加賽決出另兩個降級名額,倒數第5名和第6名擁有先客后主優勢,不設客場進球規則,總比分打平則聯賽排名高者保級。
通過加強版降級附加賽方案,無所事事的中游隊數量進一步縮減至5支。有人會說,四大聯賽球隊往往對歐聯杯名額避之不及,第5名至第7名并不能引發中游隊的爭奪欲望,沒關系,還是可以參照意乙的升級附加賽經驗,將歐聯杯與歐冠名額掛鉤分配。
意乙前兩名直接升級,第3至8名共6隊進行兩輪附加賽,爭奪最后一個升級名額。這套方案可以套用到歐戰名額爭奪中,冠軍確定拿到歐冠入場券,第6至9名先進行單場附加賽,第6名和第7名擁有主場優勢,決出兩隊與第2至5名共6隊進行兩回合附加賽,第2至4名擁有先客后主優勢,同樣不設客場進球規則,最終勝出的3隊進歐冠,失利的3隊進歐聯杯。為了參加歐冠的希望,各隊自然會奮勇競爭進入積分榜上半區(前9名),于是9隊爭歐冠席位、6隊有降級之憂,中游隊只剩3支。
如果有排名靠后的球隊通過杯賽拿到歐聯杯名額,相應減少歐戰區附加賽規模即可。冠亞軍直接進歐冠,第5至8名進行單場附加賽,兩個勝者與第3名、第4名共4隊進行兩回合附加賽,勝者進歐冠、敗者進歐聯杯。如此則中游隊還剩4支,而無論3支還是4支,過半球隊賽季末期無所事事的尷尬局面都已被打破,聯賽從此可謂場場都是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