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葉振南:亞錦賽12金不足為喜,新周期任重道遠
體壇+記者譚彥嘉楠報道
體操亞錦賽近日在泰國曼谷收官,中國體操隊收獲了14枚金牌中的12枚。在東京新周期,他們交出的這份答卷無疑是值得肯定的,這也讓處于低谷的中國體操看到了希望。但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這12金是在勁敵日本隊雪藏全部主力的情況下獲得的,所以就像領隊葉振南說的,“12金不足為喜,我們更不能沾沾自喜,要認真的總結,更多的查找問題,這樣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弄清形勢,才能激發我們訓練的動力,做好后面的備戰工作。”
這次亞錦賽,劉婷婷、羅歡、譚佳薪、劉津茹四朵小花組成的中國女隊以165.2分捧起女團桂冠,而“劉歡”組合劉婷婷和羅歡更是以完美的發揮包攬了女子全能的冠亞軍。而由林超攀、肖若騰、鄒敬園、劉榕冰、孫煒組成的中國男隊則以零失誤的表現以254.750分拿下男團冠軍。男子全能冠亞軍同樣被中國隊的肖若騰和林超攀包攬。
“劉歡組合”。
在單項上,林超攀獨攬自由操、單杠雙冠,鄒敬園也強勢拿下吊環、雙杠兩金,肖若騰在男子鞍馬上稱王。女子方面,羅歡拿下高低杠金牌,劉津茹在跳馬登頂,劉婷婷在平衡木中奪冠。所有單項比賽中,中國隊只有兩個項目沒有奪冠,其中男子跳馬沒有派選手參賽,女子自由操羅歡和劉婷婷因失誤獲得第四、五名。
對此,葉振南表示,這次亞錦賽作為新周期第一次有團體的比賽,成績還不錯,但是12枚金牌不足為喜,一個是日本隊沒有派主力出戰,他們男子全能前36,女子全能前24名的選手都沒有參加這次比賽,所以比賽的水平上有所下降。基于此,賽前中國隊定下的參賽目的就是“立足于鍛煉隊伍,考察新人,磨合陣容,另外,檢驗新規則的理解情況,以及查找隊伍存在問題和不足。”顯然,這次泰國行,中國隊達到了既定目標。
“而對比今年上半年國際上的成績,男隊的主力隊員在跳馬和自由操上和日本隊還有差距,包括在吊環上我們整體的實力上還有所欠缺。女隊還是在跳馬和自由操上跟歐美強隊存在一定差距,高低杠和平衡木雖然在起評分上領先,但是在動作質量和完成的穩定性上還要進一步加強。”
新星鄒敬園和肖若騰。
當然,這次隊伍取得的進步葉振南也一一點出:“從男子來說,我們隊伍是‘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局面,男隊只有林超攀參加了去年的奧運會,他和肖若騰兩個人項目全,在單項上一些項目有特點,鄒敬園在雙杠、吊環、鞍馬上具有很強的實力,特別是雙杠上,難度大,質量好,完成的能力在今年世界杯和亞錦賽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女子方面,劉婷婷,羅歡在全能,平衡木、高低杠上都取得一定的成績。”
葉振南說,這次亞錦賽的客觀條件也很鍛煉人,因為比賽場的后場是個開放的大棚,半露天的,室外氣溫高達37度左右,而比賽館里的溫度卻比較冷,在兩種溫度里迅速切換,無疑提高了運動員的適應能力。“另外,這次的比賽節奏很快,一般一場六個隊的團體比賽,一輪都在兩個小時左右,但這次壓縮得很緊湊,一個半小時,這對運動員的體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所以到了最后一天的單項決賽,我們男女的幾個主要隊員,都出現了體能下降的情況。比如林超攀的雙杠,劉婷婷和羅歡的自由操,都出現失誤,這都跟體能有一定的關系。”
的確,正如葉振南所說,從全錦賽到亞錦賽的連軸轉,無疑對中國隊是很大的考驗,特別是像林超攀、肖若騰、劉婷婷、羅歡這樣的全能選手,從團體、到個人全能,再到單項,一場不落的比下來,體能消耗非常大。
隊員們在簡陋的大棚中熱身。
“青年組,陳一樂和黎琪在高低杠和平衡木上表現出一定的潛質。但也還是跟成年組的女隊一樣,在跳馬的難度,自由操的跟頭上跟國際上有差距。”葉振南指出,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我們在訓練上還要積極的創新思路,要向中國乒乓球隊學習,既要有理論的創新,還要有訓練方法手段的創新。要發揚中國體操隊的優良傳統——團體和單項并重。另外,堅持高難度、高質量的發展方向,訓練上增強我們的競爭力,秉承“請進來,走出去”的思路,讓世界上,包括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了解中國的體操,贏得他們對中國體操的認可。
“比如女子方面還是要借鑒男子的一些技術,再根據我們亞洲人種的特點再編排。另外像劉婷婷和羅歡都是2000年出生,今年都到了17歲,能否把她們的狀態延續到東京奧運會上,我們教練組還要在訓練節奏,整個狀態的保持上下一定的功夫。”
葉振南坦言,在備戰東京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體操任重道遠,只有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認認真真準備好每一站比賽,才能為東京奧運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屆時中國體操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東京奧運會打好翻身戰。”
“劉歡組合”和表現搶眼的黎琪和陳一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