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武出天地》 讓武俠喚醒人們對武術的敬畏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近日,剛開機的動作電影,《武出天地》劇組在天津廣東會館首次接受了媒體的探班,本片由首次觸電武生的新人李淳以及歐陽娜娜、著名武術指導徐向東、動作影星計春華、杰出武術人李彥龍等主演。
影片《武出天地》主要講述鏢師兒子譚天佑因為偶然接觸京劇,被深深迷住,不能遵循父親把八卦掌弘揚光大的希望,最后,父子各自追求夢想的故事。這部電影利用父子兩代人理想的沖突來反映傳統武術在時代變遷中遇到的傳承困境。
《武出天地》中很多主演都是專業武術運動員出身,對中國傳統武術有很深地見解。前段時間“中國格斗狂人”徐曉東在短短十幾秒先后KO中國“太極傳人”、“八卦掌掌門人”的事情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很多人質疑中國傳統武術是否已經不堪一擊,針對這樣的現象,著名導演張之亮還有幾位武術界的“大俠”向記者拋出了他們的看法。
張之亮:傳統武術是一門藝術,需要傳承
時代的更替令許多人喪失了對一些有價值的傳統文化的敬畏之情,慢慢的,那些傳統文化走向消失,傳統武術就是其中一種。槍炮的產生讓人們不相信武術,西方搏擊術的傳入又讓很多人覺得中國傳統武術講究套路等并不實用。
張之亮導演在介紹這部電影時就曾表示,這是一部關于夢想、關于傳承的電影,它同時也反映了文化新舊交替過程中的問題,他想通過電影喚醒人們對傳統武術的敬畏。
“中國傳統武術就像電影一樣,它是一門藝術,藝術怎么可以用一場簡單的輸贏來判斷?”,當被記者詢問如何看待徐曉東事件時,張之亮導演這樣回答道,“中國傳統武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文化的東西有他獨特的價值在里面才能傳承千年至今,但是現在很多人忘卻傳統武術,它像電影一樣是一門很美的藝術,我們要喚醒人們對它的敬畏之情,讓更多的人傳承它。”
徐向東:年輕人不能崇洋媚外,否定中國傳統武術的價值
著名武術指導徐向東自幼習武,曾出演《木棉袈裟》、《七劍下天山》等影視作品,也是是當今武術界學歷最高的一位“大俠”,北京體育學院武術系學士學位,法國巴黎第7大學博士研究生,是法國國家電力部特邀的中國功夫國際教練。電影中他出演一位一直將傳承中國著名拳種“八卦掌”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的父親,卻最終為愛妥協,尊重兒子選擇。
正如電影里所演的父親一般,徐向東對中國傳統武術的看法也非常相似,聽到網絡上許多輿論否定中國傳統武術時,他表示并不是要求所有年輕人都去習武,但是絕不能在不夠了解他的情況下輕易否定我們的傳統武術的價值。
“中國的傳統武術有我們自己的特色,他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我不知道迎戰自由格斗的人是什么樣的水平,但是一個人的輸贏怎么能說明我們的傳統武術不行,這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卻不認可他,這樣不行,你要知道你生長在這片土地,你要尊重我們自己的東西,你不能在不了解它的情況下輕易去否定它。”
計春華:鼓勵孩子練傳統武術,它幫助塑造優秀品性
著名動作影星計春華昔日的角色形象大多為“惡人”,他最經典的銀幕形象莫過于在影響了一代人的電影《少林寺》中,出演的反派——禿鷹。但是在這部電影中,計春華終于沒有飾演一名反派,而是一個行為不羈的喇嘛。
作為一名動作影星,計春華老師是專業的科班出身,在接受采訪時他告訴記者,自己從來不愿意在介紹自己身份時說自己的演員,他更愿意叫自己一名武術運動員,習武是一件令他自豪的事情。
計春華一直非常關注中國傳統武術,作為老一輩的武術人,在交流過程中他告訴記者:“中國的傳統武術與西方搏擊非常不一樣,不僅僅是規則不一樣,它打得方法也不同,兩個性質不一樣的東西去對打本身就不科學。就像太極,它不僅僅是力量的對抗,它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我在國家體育總局說全民健身時就說過,我鼓勵孩子們去練傳統武術,不是為了打架,它有很深的文化在里面,它強身,它影響一個人的品格。”
李彥龍:支持通過與西方武術比賽,來推動傳統武術發展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一名武癡的李彥龍并非一個職業演員。但他是一個職業武者且與徐向東為同門師兄弟多次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的冠軍以及散打冠軍,在推動中國傳統武術發展上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這部電影里我是武癡,現實里我也是武癡,我肯定徐曉東的勇氣也不否定這樣的比賽形式,中國傳統武術需要發展,既然這樣我們就要與西方武術多交流。”
長期在德國從事傳統武術教學的他一直致力于推動傳統武術的發展,與之前接受采訪的演員觀點不同的是,雖然他認可中西方武術的不同觀點,但是卻不反對這樣的比賽,他希望中國傳統武術在比賽中能吸收外來的一些優秀東西,進而在創新中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撰稿:馬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