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科普]足球俱樂部主場奇怪取名多!耕地也來搶鏡

林良鋒06-07 01:57 體壇+原創

體壇+球科普專欄又來了!資深記者林良鋒繼續為您解答足壇千奇百怪的問題,本期為您解答:哪些足球俱樂部的主場破土時和足球不相干?又有哪些主場取名和其它競技項目相關?

專欄撰稿/林良鋒

書接上回。上一期咱們探討了俱樂部的寶號有多長,之前又說過俱樂部的主場距離他們代表的城鎮市中心的里程紀錄。本期說說哪些俱樂部主場破土時和足球不相干?又有哪些主場最初的大名和他們現在的主業八竿子打不著。

球場起名很能反映時代的變遷、當時社會形態和俱樂部成立時的地理方位。下賽季開始,昔日足球聯盟92家房客中的49家有了英超履歷。這49家俱樂部共擁有或共享過55座球場,其中素負盛名的海布里、緬因路、厄普頓公園、戴爾等球場已經成為歷史,不復存在。現役英超俱樂部中,斯坦福橋的歷史最為悠久,始建于1877年,距今140年。

你會奇怪:切爾西成立于1905年(這個身世被很多敵對球迷鄙視:你們沒底蘊,就有錢),怎么球場早于俱樂部問世28年?斯坦福橋建成時專屬倫敦田徑會——史上最早的田徑俱樂部。世紀之交,斯坦福橋還為蘇格蘭曲棍球(又稱蓋爾曲棍球)提供過比賽場地。直到1904年,倫敦田徑會在這塊場地上舉辦過很多體育活動,斯坦福橋是當時最為高檔尊貴的體育場館。

而后,倫敦富商米爾斯家族買下了倫敦田徑會的地皮,本擬轉賣斯坦福橋給富勒姆,該隊因經濟原因婉拒(當時富勒姆的主席亨利·諾里斯后來成了阿森納的東家,一段傳奇和恩怨按下不表,另文專述)。米爾斯家族靠蓋樓起家,傳到古斯塔夫和約瑟夫這對兄弟手里已是第二代。但米氏不是地產商,不愿意讓地皮砸手里,想將地皮轉手給一家鐵路公司。

在同事勸說下,米氏決心白手起家組建自己的足球俱樂部,要讓斯坦福橋成為世界上最壯觀的專業體育場,承辦菁英賽事的決賽,目標之一就是足總杯決賽。在20世紀初,協會足球步入職業化才十幾年,方興未艾,尚未普及到世界各地,主流運動項目仍是田徑和板球,《烈火戰車》(1985年奧斯卡最佳故事片)頗能反映這一社會形態。有個段子說古斯塔夫因愛犬阿伯丁獵犬咬了那位同事,一時內疚差點把項目擱置了。斯坦福橋后來承辦了2屆足總杯決賽,但米氏兄弟未能看到切爾西的光輝日子就辭世了。

上文提及的55座球場不少作過其它競技用途,最多的是板球,比如謝菲聯的布拉默爾巷、米堡的舊居艾爾索姆。奇的是,這55座球場竟無一處標有“板球”字眼,卻莫名其妙有“棒球場”這等另類。米爾頓凱恩斯的前身是足總杯爆冷贏家溫布爾頓,改名換姓后遷到米爾頓,一時無著,就在當地的國立曲棍球球場安家,一混就是4年。斯文頓的郡體育場承辦過國際奧數賽——如果咱把數學競賽也視為競技的話!既然算了奧數,斯坦福橋又怎能落下?不是有項運動叫橋牌?

出了英格蘭,威爾士俱樂部雷克瑟姆的主場始自1864年——史上最古老專業足球場,一度是威爾士國家隊主場,沿用最初的名稱“跑馬道”。蘇超俱樂部基爾馬諾克的主場干脆就叫橄欖球公園,那地方去年年底還在辦橄欖球賽事,讓當地人連連稱奇。無獨有偶,南非有2家足球俱樂部——約翰內斯堡的卡特雷洪、開普敦的……呃,開普敦俱樂部。主場名稱都帶了“橄欖球”。過了海峽,法甲豪門馬賽的主場韋洛德羅姆,字面意思“室內賽道自行車賽場”。“韋洛”一詞在法語就是“自行車”,“德羅姆”就是“帶賽道的賽場”。

如果在英國本土找不到球場的大名里嵌著“板球”一詞,不妨去大英曾經殖民的國度。澳大利亞的悉尼和墨爾本各有1家板球俱樂部,其場地多次用來承辦協會足球賽事(強調協會足球是因為“足球”在澳大利亞含義實在豐富)。不過那是專業板球場,并不是足球場繼承板球場。也有人老老實實,澳超的悉尼俱樂部主場叫悉尼足球場,不過此足球非協會足球,而是澳式橄欖球。在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足球”等于“澳式橄欖球”!

美國足球第4級聯賽俱樂部圖斯拉競技的主場叫田徑場。節外生枝,美國職棒大聯盟和美式橄欖球的幾家俱樂部,比如著名的紐約洋基隊和大都會共同使用的球場,名稱和棒球、橄欖球無關,而是叫馬球場,又被借去招待來訪的蘇格蘭、以色列等國家隊,以及曼聯、埃弗頓、貝爾格萊德紅星等歐洲著名球會。上世紀70年代的北美足球聯賽,其中幾家俱樂部也把馬球場作為大本營。

前面提到米爾頓凱恩斯借用曲棍球球場,在美國也有同黨。耶魯大學的足球隊和長曲棍球球隊就把2項運動都安進主場的大名:足球暨長曲棍球球場。奧數和橋牌能破例,登山更是運動,西弗吉尼亞大學的足球隊主場稱為登山足球體育城。耕地算不算競技?愛爾蘭人說:算!愛爾蘭有全國性的耕地比賽,現在普及到了全英,以前是人拉犁,后來改成馬拉或拖拉機拉,看誰耕得直,耕得細。那誰,溫布爾頓的老巢——耕地巷,不用想也知道干過什么吧?

球科普  /   英超  /   切爾西  /   斯坦福橋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