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三獅四后衛玩不下去了 請趕上三后衛潮流!
體壇周報記者林良鋒述評
凱恩補時2分半鐘進球,把主教練索斯蓋特從羞辱中拯救出來,避免了英格蘭正式比賽作客漢普頓公園40多年的不敗金身被破,也保住了三獅近8年的大賽預選賽不敗記錄。考慮到當年英格蘭提前進軍南非世界杯,打烏克蘭順手人情輸掉,把克羅地亞擋在門外,真實的輸球記錄還要往前推。那是十年前,英格蘭在歐預賽末輪主場2比3不敵克羅地亞,無緣正賽——這也是兩年后饋贈烏克蘭3分,做掉克羅地亞的來由。
這個記錄對索斯蓋特價值連城,因為這場比賽幾乎沒有別的收獲。換了你是索斯蓋特,除了確保3分到手,還期待什么?凱恩是否配得上隊長袖標?阿利和凱恩的組合能不能復刻熱刺的效果?考察中衛的搭配?中場還有遺珠?這場平局只解答了袖標的問題,其余不僅沒有答案,還冒出了更多問號,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為什么橫豎不用三中衛?
逼平蘇格蘭哪值得高興
凱恩是否擔得起隊長的責任?這個其實并不需要考察。主教練對一名部下的了解,不可能只看一場比賽就下結論,反過來,如果索斯蓋特對凱恩足夠信任,也犯不著用這場比賽來試金。凱恩在熱刺的3年已經提供了足夠的樣本。有人可能爭辯:國際賽和俱樂部還是不一樣。沒錯,國際賽更考驗球員在默契不足、壓力更大且局面被動時的反應。但國際賽的水平連年下滑,不僅是最老字號的國家德比檔次跌至三流,巴西阿根廷的南美德比——史上不給紅牌就等于沒打——水平也遠不如昔。
這場比賽頭70分鐘,場面和水平相當于英冠,如果英超和歐冠不能鍛煉球員的臨場發揮,又如何指望在水平明顯降檔的世預賽或歐預賽有匹配的發揮?只看90分鐘,凱恩并沒有交出像樣的功課,只在最后一刻蘇格蘭防守出現漏洞才送上致命一擊。換個對手,索斯蓋特還能沾沾自喜嗎?他賽后說:“這場比賽考驗的是球員的個性,我們在被動中沒有垂頭喪氣,大家都想把比分扳回來。”
蘇格蘭夠不夠歐冠水平?以該隊過去5年的表現,撐死了熬到附加賽,索斯蓋特沒有必要為客場逼平蘇格蘭欣喜若狂。不是英格蘭作死(法定時間最后10分鐘頻頻在后防要津犯規),哈特心不在焉(不是選位錯誤就是移動遲緩),蘇格蘭連扳平的機會都沒有。索斯蓋特在暗喜的同時,應該想想:為什么對方中鋒在運動戰射門謬以千里,卻能在定位球上百步穿楊,且是左右門柱邊各進一個?光是被蘇格蘭前鋒兩次任意球破門,就夠丟人的。
萎靡阿利,怎搭配凱恩?
順著第一個問題,凱恩等到阿利下場,才接替補斯特林的傳中凌空扳平,說明這對組合在國家隊仍是沒有頭緒,這既有陣型的問題,也事關其他隊員的呼應,阿利沒有像樣的射門,只有一次斜傳拉什福德,說明他對自己在國家隊的定位和應起的作用,缺乏清晰的認識。組織進攻,他不如威爾希爾有想法,不如亨德森視野開闊;作為副攻,他做不到像蘭帕德那樣潛入對方腹地搶點,又做不到像杰拉德那樣,遠程重炮打破對手的密防。
就連他較為擅長的頭球,也沒有發揮作用,右路傳中的還是他的熱刺隊友沃克,你就更無法理解:阿利為什么在禁區內隱形?如果他和凱恩真是那么心有靈犀,那在凱恩拉開空當時,阿利又在哪里?如果沒有張伯倫和斯特林替補上場立刻建功,也許還襯托不出阿利的萎靡,可張伯倫一上場就進了球,斯特林的傳中讓凱恩力挽狂瀾,阿利還怎么說服大家他該是凱恩的最佳搭檔?
三后衛為何光試不用?
將目光轉向中后場,必然觸及這場平局的核心質疑:三后衛能解決英格蘭打不開局面的難題,作客德國熱身的上半時已經給出了強有力的答案,為何之后的兩場正式比賽橫豎不再嘗試?如果正式比賽不敢變陣,那熱身變陣的意義又在哪里?三后衛不是萬能,但剛過去的賽季提醒我們:它能解決很多四后衛暫時無解的難題。友賽德國,瓦爾迪突前,拉拉納和阿利內切至中路,打出了一連串漂亮的配合,哪怕中場利弗莫爾和戴爾仍堵不住滲透,英格蘭畢竟有攻勢,而有攻勢就意味著對手沒那么放肆。
沃克和伯特蘭攻強守弱,回防不到位就迫使中衛離開防區補漏,而這恰是戴爾和利弗莫爾暴露短板的之處,戴爾補位意識較差,和很多同齡的本土球員一樣,缺乏對危險的嗅覺。如果是三后衛,則始終有一名清道夫撿漏,無需戴爾和利弗莫爾離開崗位,讓出中場的縱深。蘇格蘭在丟球后反而搶回主動,戴爾和利弗莫爾在干什么?三后衛的好處,是在局部總能形成人數的優勢,有優勢就有傳切滲透的基礎,如果拉拉納和阿利始終活躍在對方禁區前沿,機會勢必大大多于這一場。索斯蓋特要等到什么時候?還是根本就不打算用三后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