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米希吊吊吊吊吊!德國隊進球全靠傳中…外加陰謀!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64bd1179-11b3-4d29-b1d0-c0790130bca7.jpg)
記者黃思雋報道
與圣馬力諾的世預賽,德國“二隊”正副隊長德拉克斯勒與穆斯塔菲先后進球,29歲的“老新人”瓦格納上演帽子戲法,23歲的尤尼斯與21歲的布蘭特也打開了國家隊進球賬戶,但表現最出色的是陣中年紀第5小但資歷第4深的基米希。他利用精準的右路傳中,直接或間接地制造了5個進球外加1次中柱,瓦格納的全部3球全部歸功于他。賽后,像《圖片報》等德國各大媒體都毫不吝嗇地向基米希亮出滿分1分。
勒夫“1后衛”試陣
5個月前做客圣馬力諾時,世界冠軍就打了對手一個8比0。面對如此孱弱的對手,勒夫本場干脆排出了傳說中的“一后衛陣型”。紙面上,這是一個3142,由穆斯塔菲(上圖左)領導防線,赫克托與基米希一左一右。但從比賽一開始,德國隊就立即10人越過半場,基本只剩下穆斯塔菲一人守在中圈附近,特爾斯特根走出禁區充當自由人,而回防時往往是拖后的埃姆雷·詹首先變成第2名中衛。至于赫克托與基米希,他們的位置其實跟4天前客場1比1打平丹麥的友誼賽時相差無幾,基本都是分居兩翼,進攻時扮演邊前衛甚至是邊鋒角色,偶爾退防時才會收回到邊衛或中衛位置。
類似的打法算不上新鮮,做客圣馬力諾時勒夫同樣只派上一名專職后衛(胡梅爾斯),但當時還是保持四后衛,由基米希出任右中衛。這一回,勒夫給予基米希更大自由。事實證明,這個看似瘋狂的布陣至少在基米希這個位置上收到了理想效果。
傳中≠簡單粗暴
基米希的表演從第16分鐘開始。當時瓦格納中路分球之后迅速前插,基米希右肋得球后稍微觀察了一下,然后迅速地右腳弧線球斜吊禁區中央。無論是落點還是弧度,此球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身高1.94米的瓦格納直插到點球點附近,搶在客隊隊長德拉瓦萊之前精彩地飛身甩頭破網,將比分改寫為2比0。
這個進球給人帶來的力量感,仿佛回到了20年前那個屬于比?;舴蚧驌P克爾的時代。但事實上,這是通過有效的轉移球拉扯對方后防而制造出來的機會,絕非簡單粗暴的兩邊起球加高中鋒硬砸。類似配合,德國隊本場屢屢出現,收效甚佳。僅僅4分鐘后,基米希就如法炮制,可惜瓦格納這一次頭球頂高。
第29分鐘,本場最精彩一幕出現(上圖):基米希在右肋遭到帕拉齊侵犯,受到主裁判彼得雷斯庫口頭警告的帕拉齊伸出“友誼之手”,基米希一邊不失風度地與對方握手,一邊用余光觀察,然后立即把球斜吊入禁區,尤尼斯反越位停到中路,幫助瓦格納輕松地梅開二度。此后尤尼斯的處子進球,則來源于基米希開出的右側角球擊中對方后衛之后,正好彈到了阿賈克斯邊鋒面前。
換邊之后,基米希的表演還在繼續。第72分鐘,他又在自己的區域送出妙傳,這一次幫助剛剛換位到左路的布蘭特魚躍頭球斬獲國腳生涯處子球。緊接著,基米希右路下底傳中,可惜替補前鋒韋爾納前點甩頭頂中了立柱外側。到了第85分鐘,基米希終于完成了助攻帽子戲法,他的邊路起球幫助瓦格納再次頭球破門,鎖定7比0的勝局。
終場前一刻,基米希還嘗試了自己攻門,但20米外的左腳勁射被門將化解。盡管未能連續2場國家隊比賽進球,但以本場制造5個進球以及上一場第88分鐘精彩倒勾扳平的表現,基米希已強勢宣告自己在這支德國“二隊”所享有的領袖地位。賽后,德國隊18號對于自己的出色表現并沒有多談,“我們希望快速地向前推進,我們的前鋒表現得非常好。我們原本還可以多進一兩球,但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我們所有人對聯合會杯都有渴望,我們會認真對待的。”
“后腰”扮假中衛,妙計
別以為跟圣馬力諾比賽意義不大,這種極端的進攻型排兵布陣其實頗有價值。一旦在大賽上遇到亟需大舉反撲的局面,基米希和赫克托完全有可能會再次出現在這種“假中衛”位置,以增加進攻人手。事實上,無論是基米希還是赫克托,過去一個賽季在俱樂部都極少出任邊后衛,主要位置都是后腰,這就意味著兩人對于在中路踢球絲毫不陌生。科隆主帥施特格早在上賽季談及改造赫克托為后腰時就說過,只有具備出色大局觀與足夠天賦的球員才能踢中路,這是對于球員能力的絕對肯定。
由于胡梅爾斯和博阿滕不在陣中,加上德甲賽場的三中衛潮流已經明顯占據上風,德國隊在聯合會杯上如無意外會一直使用三中衛體系,而基米希所扮演的戰術角色將舉足輕重,對于明年世界杯也極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