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新政將助力青訓 青訓資金有望助力梯隊完善?

安曉君06-15 11:21 體壇+原創

6月14日下午,中國足協發布關于征求《U23球員參加2018年中超、中甲聯賽相關規定》意見的通知,其中關于2018賽季U23球員使用給出進一步解釋,每場18人大名單必須有3名U23球員,其中首發必須有一名U23球員,同時每場U23首發人數不得少于首發外援人數,在一場比賽里,U23累計上場人次不得少于外援累計上場人次,而外援累計上場每場不得超過3人次。足協的新政逼迫著各支球隊去努力建設青訓體系,完善各年齡梯隊。

助U23快速成長

很明顯,足協這次的新政細則,讓U23球員在未來會得到更多的機會。本賽季初的足協新政,讓各支球隊都最少首發出場1名U23球員,但很多球隊的U23在開場不久就被換下,對很多球隊來說,年初的U23新政并沒有多意義。但這一次的細則則不同,每場U23首發人數不得少于外援人數,而且U23累積上場人次不得少于外援累積上場人次。

球迷們都知道,如今各支球隊贏球與否很大程度上還是看外援的表現,足協新政規定外援累積上場不得超過3人次,意味著中超各支球隊在下賽季基本還會安排3名外援出場,那么這至少意味著一支球隊必須出場3名U23球員。而且,如果三名外援均首發,那么三名U23球員也必須首發,這很明顯會讓更多的U23球員得到更多的出場時間。畢竟,你不可能開賽后不久就換下1名以上的U23。年輕球員出場時間的提升,顯然可以提升球員們的實際比賽能力,不像一樣,很多球隊的年輕球員只能在板凳上蹉跎人生。

助力青訓快速發展

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只要俱樂部虧損,就要收取和內外援相同費用的調節費。如果每個外援的轉會費不超過4500萬,內援不超過2000萬,則收取的同等數額的調節金原路如數返回至俱樂部,專款專用于該俱樂部的青訓,足協會對此進行監督。據悉,32家中超以及中甲俱樂部全部虧損,無一例外。

比如說,外界稱權健會購買一名轉會費超5000萬歐元的外援,果然如此,權健還要交5000萬歐元的調節金,而且這個調節金不會返還。如果低于4500萬元人民幣,足協會返還給俱樂部用作青訓。在全部俱樂部都虧損的情況下,引進超級球星的費用直接翻倍,很明顯讓豪門俱樂部也吃不消,加上U23出場人數和外援之間的對等關系,逼迫各支中超中甲俱樂部重視自己的青訓以及梯隊建設。

而且,除了按照準入條件設置自己的梯隊外,還要兼顧各個年齡段。畢竟,今年是U23的球員,到了2018年就不一定再是U23的球員了。數據顯示,中超16支球隊中,完整的擁有U13、U14、U15、U16以及U18球隊的俱樂部只有廣州恒大、上海上港、河北華夏(U13由河北足協負責)以及山東魯能這4家。其余俱樂部,蘇寧、國安、富力以及亞泰都缺少1個U系列球隊,其余俱樂部空缺的更多。

如今的新政背景下,俱樂部只有重視自己的青訓和梯隊建設,完全各個U系列梯隊,但能兼顧各個年齡段。如果各家中超俱樂部以及中甲俱樂部都能建立起自己的梯隊,中國足球的青少年球員肯定會大幅提升。目前在中國足協注冊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只有3萬,相信過不了多久,這個數據會大幅提升。

足協  /   新政  /   青訓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