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2024!青少部擴建國字號 精英隊伍“一隊多組”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3153a468-2b4e-4345-b7de-901f4d032de3.jpg)
記者馬德興報道
當中國足協國家隊管理部全面貫徹國家體育總局有關指示精神、開始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展開全面備戰之時,以培養后備人才為己任的足協青少部在狠抓精英隊伍的同時,在組建國字號隊伍方面開始采取有別于以往的方式——“一隊兩組甚至三組”,并開始全面為2024年奧運會及2026年世界杯未雨綢繆。目前,除了2002年齡段U15國少隊因需要準備3個月之后的亞少賽預選賽而顯得時間較為匆忙、尚未能按照新的思路展開組隊之外,其他各個年齡段都已經開始按照這一全新思路展開工作。
“奧運思路”大轉變
很多人在談及中國足球時,一直把奧運會、全運會乃至青運會與職業聯賽、世界杯對立起來。實際上,看重奧運會足球的不只是中國,近鄰韓日同樣如此,只是韓日兩國很好地處理了奧運會與職業聯賽之間的關系,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奧運隊成為國家隊人才輸送鏈上最重要的一環。正因為此,從2000年悉尼開始至今,不管是奧運會還是世界杯,韓國隊和日本隊始終都能穩定獲得參賽權。所以,如果說有問題,不在于中國足協和國家體育總局“看重奧運會”,而在于我們沒有很好地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甚至人為地將兩者對立起來。
實際上,當我們在談論奧運適齡球員時,過去以往的習慣強調“重點年齡段”。譬如,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足適齡球員首先想到的是97年齡段球員,但整個奧運適齡球員實際上是指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四個年份出生的球員,是我們過去的“習慣性思維”將1998年、1999年乃至2000年三個年份出生的球員排除在外,導致國內足壇出現改年齡等諸多“陋習”。如果仔細查看這些年來韓國、日本組建各個國奧隊的隊伍名單,就會發現:韓日國奧隊幾乎有奧運周期全部四個年份中的球員。
如今,足協青少部首先做的,就是改變這種“慣性思維”。今年早些時候,中國足協在全面啟動2020年東京奧運備戰計劃時,青少部就悄然啟動了“2024奧運”備戰計劃。外界的習慣思維,或許就是理解為3月底在云南瀘西高原基地組織的“2024奧運希望之星訓練營”活動,因為參加這個活動的是2001年齡段球員,這個年齡段正好就是2024年奧運會的適齡參賽球員。但實際并非如此。
在如今整個“2024奧運備戰方案”中,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不只是2001年齡段球員,而是將2002年齡段、2003年齡段以及2004年齡段其他三個年齡段球員也全部都納入到2024奧運備戰方案中。前幾年,中國足協已經開始實施單年齡段組隊,像今年U系列的聯賽除了過去以往沿承下來的U18(即1999-2000年齡段)聯賽及最終未能如期舉辦的U20(即1997-98年齡段)聯賽之外,下面還有U16(2001年齡段)聯賽、U15(2002年齡段)聯賽、U14(2003年齡段)聯賽、U13(2004年齡段)聯賽,所有這四個年齡段全部都是屬于“2024奧運周期”的隊伍。
從年齡來看,如今U13的球員在身體方面與U16的球員相比肯定“吃大虧”,但一名年輕球員等到了19歲、20歲時,與二十二三歲的球員相比,在身體方面差距將會減少。這種思路其實就是讓“小年齡”球員在奧運周期中有成長空間,逐步改變“改年齡”、“以大打小”的做法。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可以讓整個選材的面進一步擴大。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今97-98年齡段球員截止2016年參加全國錦標賽、聯賽的總人數為534人。換而言之,現在準備東京奧運會的球員,基本都從這500多人中選拔產生。但是,如果按照全新思路來準備2024年奧運會,參加2001、2002、2003、2004這四個年齡段今年錦標賽與聯賽的總人數就達到了2843人,這個基礎較目前備戰東京奧運會的選材面是5.32倍!
精英隊伍“一隊多組”
在調整奧運思路的同時,在具體的做法上,青少部今年除了在3月底組織2001年齡段的奧運希望之星訓練營外,還專門選擇了以往有成功經驗的沈祥福擔任該年齡段隊伍的主教練。盡管4月法國蒙太古杯賽上表現不算很好,但從5月中旬開始,隊伍在昆明展開集訓時,專門選拔了50人,以“一隊兩組”的方式展開集訓。經過此前一個月的苦練之后,從6月21日開始,青少部專門邀請了北京中赫國安U18梯隊以及河北華夏幸福U18梯隊兩支隊伍來到昆明,與2001年齡段的兩支隊伍進行內部練習賽。
所謂的“一隊兩組”,就是在目前國內2001年齡段適齡球員中,選拔出相對較為優秀的球員50人,成為U16國青隊。不過,這50人并不是分為一隊或二隊,而是暫時命名為“德國組”、“西班牙組”,即身體發育早一些的進入“德國組”、發育比較晚的則進入到“西班牙組”。這兩個組不存在水平高低的問題,都是由沈祥福統一負責,只不過在具體訓練時,由不同的訓練教練分別帶隊展開。而且,兩支隊伍的技戰術安排、要求等也完全一樣。在參加比賽方面,足協也是爭取一隊兩組全部都參加,尤其是在國內參加國際比賽時。譬如,今年7月下旬,上海金山將組織一項國際邀請賽,中國足協青少年說服組織者同意讓國青隊兩組50名球員全部都參加這項賽事,為球員創造鍛煉機會。
由于這個年齡段的隊伍要到2019年才會開始參加第41屆亞洲U19青年錦標賽預選賽,不只是今年,明年也將繼續以“一隊兩組”方式存在,而且,如果教練配置方面能夠增加人手的話,有可能會擴大為“一隊三組”。直至2019年亞青賽預選賽之前,這兩組或三組球員才會合并,成為中國01年齡段國青隊出征亞青賽預選賽。
而5月份在山東魯能濰坊足校組織了2003年齡段第一期訓練營,來自上半區12支隊伍的80多名小球員參加了為期10天的集訓,從中暫時先選拔了30人,目前隊伍正在北京展開集訓,并定于本月24日出發前往西班牙巴塞羅那,參加當地的兩個小型邀請賽。目前,暫時負責帶隊的是王政。由于此次選拔時間較緊,隊員產生之后還要辦理西班牙簽證等一系列手續,因而這個年齡段暫時先組一隊。等到了下半年再次組織集訓時,隊伍將按照“一隊兩組”的模式展開,屆時也是至少50人參加集訓。
不是是03年齡段,今年下半年,足協青少部還將組織2004年齡段的訓練營,選拔好苗子展開集訓,屆時同樣將按照“一隊兩組”甚至“一隊三組”的方式展開選拔。
相比而言,2002年齡段U15國少隊因為今年9月份就將參加亞少賽預選賽,且隊伍在今年2月份才開始組建,因而這個年齡段隊伍今年年內無法像01、03、04年齡段那樣組建“一隊兩組”,或許在亞少預選賽中出線之后,為進一步擴大選拔面,會考慮增設“一隊兩組”。
換而言之,中國足協在青少年精英隊員的培養方面,已經不止是“早選拔、早組隊”的做法了,而是更立足于長遠,不是像過去那樣從小就圈定一批球員。就青少年球員的成長規律而言,小時候冒尖未必等于成長之后就一定能夠成才。擴大選拔基礎,尤其是為青少年球員配備好教練,這較之以往又是一大進步。如果能夠堅持三四年、不折騰,這些苗子中或許就可以有尖子冒出來,中國足球就后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