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足丑聞真相模糊 球員訴求通道急待拓寬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一樁匯集了“國腳兵諫”、“罷訓出走”、“黑社會踹門”、“主帥貪污”、“派系斗爭”等聳人聽聞標簽的“丑聞”,讓河南女足這支國內女足二級聯賽中的球隊,破天荒占據了兩天國內足壇的頭條。而在俱樂部先后發布了兩條令人啼笑皆非的公告,以及中國足協“持續關注,希望嚴肅公開處理相關問題”的表態后,事件的熱度迅速消退,似乎就等著最終“蓋棺定論”了。
沒有經過調查采訪的媒體和自媒體們迅速散去,被舉報“貪污”的前任主帥門文峰下課,罷訓的26歲國腳婁佳惠接任主帥并被要求作檢討,沒有參與罷訓的雷佳慧在一系列風波后,和其他罷訓的老隊員們一起成了助理教練組,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官方表態““現在主要是穩定隊伍”......女甲聯賽和全運會的密集賽程接踵而至,官方迫不及待地讓不同立場的球員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卻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凈。
但發生這么嚴重的矛盾,作為管理者的河南足協和河南徽商俱樂部,難道不是最應該被追責、問責的一方?
社會輿論和中國足協官方能夠迅速關注到河南女足的這起事件,原本應該推動事件被更公開、透明的調查,但事與愿違的是,截止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對此承擔責任。
在中國足協的公開表態中,希望“河南足協及河南徽商俱樂部”能夠認真調查此事,并在了解事實真相的基礎上嚴肅公正地處理相關問題”。中國足協的嚴肅毋庸置疑,他們為此啟用了調查小組。但這起調查的一個悖論是,如何讓可能牽涉其中的河南足協和河南徽商俱樂部自己調查自己?
關于事件的報道有很多的版本。據沒有參加罷訓的隊員們表示,兵諫隊員的“罷訓”和“離隊”,是得到俱樂部支持的,“否則她們也不敢離隊”。而罷訓的隊員也承認,那封沒有落款的、指控門文峰的信,是自己找人寫的。但無論是兵諫門文峰的隊員,還是并不想參與其中的隊員,兩派立場截然不同的隊員都有一個共同的說辭——覺得對方“被人利用了”。
需要指出的是,7月2日河南女足參加女甲聯賽第四輪客場挑戰浙江的比賽時,主帥門文峰已經下課。而參加比賽的13名球員,恰恰是27日參與罷訓并離隊的球員——這套陣容甚至沒有一名正牌門將,只得由老隊員周曉青客串。沒有參與罷訓的隊員們沒有隨隊來到浙江賽區。在6月30日遭到“踹門”一事后,這批球員報了警、并調取了被踹門的監控錄像。7月2日上午,多名被踹門的隊員通過個人微博,將這段視頻發到了網上。但當日,她們就刪除了所有相關微博。直到7月3日上午,此事和視頻通過自媒體發酵,很快被復制黏貼到了各大網站,事件才得以曝光。網上曝光的視頻顯示,帶頭踹門的,正是俱樂部總經理李琳。也有報道稱,報警后,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的領導也在場。
河南徽商女足在官方微博上兩起頗為業余的公告也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球隊內部的矛盾。第一起公告是宣布原任主帥門文峰下課,隊長婁佳惠等人接任教練組。而緊接著第二條,就是針對罷訓球員的處罰。讓犯了“錯誤”的正處于“等候處理”的隊員,成為代理主帥,俱樂部在管理上的業余可見一斑。而俱樂部的官方微博當時甚至有“閑情”,給眾多力挺俱樂部和罷訓球員的留言一一點贊。
在中國足協公開表態關注此事當日,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和河南徽商俱樂部總經理李琳接受了新華社的采訪,算是事件后首次“發聲”。他們一方面表態,“球隊內部矛盾也沒有那么大,還是可以協調的,重要的是球隊的穩定”,另一方面又明示“門文峰是從青年隊上來的,帶過95、96年生的隊員,跟她們走得近,這可能引起了一些老隊員的不滿”。對于老隊員們此前的的“離隊兵諫”,李琳稱是球員們“私自離隊”,而對于俱樂部要求門文峰暫時不要帶隊的要求,她用了“為了緩和矛盾”這一說辭。
對于帶頭踹門事件,這些高層們都只字不提,且至今沒有對“被踹門”的隊員們有一個說法。“踹門事件”發生在門文峰下課、罷訓球員歸隊、球隊召集開會時。未罷訓的球員不愿意出門參加會議。在采訪中,李琳稱,這些不愿意開會的球員帶著行李就離隊了,只字未提“踹門”一事。但據被踹門的隊員表示,她們是由于被踹門受到驚嚇,才由家長領回了家。
據了解,事件的雙方都在事后有過交涉和談判。但在距離下一輪女甲聯賽不到兩天要開打時,依然有部分被踹門的隊員沒有回隊。
在一場多方博弈的鬧劇里,不同立場的球員,幾敗俱傷,沒有贏家。兩個月前,河南女足在全運會預賽中力壓北京女足,成功躋身決賽圈。但在經歷了這樣一場“內斗”后,很難想象,這些球員即使能重新聚集在一起,還能發揮出應有的戰斗力。球隊一起奮斗四年的心血,很可能毀于一旦。
再“嚴肅公正”的處理,恐怕也難以彌補房門被踹球員內心的創傷。領導們一再強調球隊內部的矛盾“沒有那么大”,但“被踹房門且沒有說法”,才恰恰是這些球員最無法接受、且導致她們爆發(用微博曝光被踹門視頻)的導火索。1995年出生的雷佳慧不久前還是國家隊的希望之星,而事件之后,她成了河南女足的助理教練。
另一方面,“兵諫”成功的婁佳惠們就贏了嗎?在這次事件之前,貼在婁佳惠身上的標簽是“三級跳的國腳”,是國家隊里的開心果,是上場就拼的“小不點”;而事件之后,她被打上了“最年輕的主帥”和“球霸”的標簽。生在河南、長在河南的婁佳惠對于河南女足的感情恐怕不會比任何人少,“兵諫”門文峰也并非一時的義氣用事,但以這樣一種方式達成訴求,成為輿論眼中“獲利”的一方,婁佳惠除了被推到代理主帥的位置,只能背上所有的“惡名”。
事件無論如何調查,河南足協和河南徽商俱樂部最終都會有一個官方的說法。婁佳惠的委屈和她真正的想法,恐怕也無處訴說——畢竟無論立場如何,球員吃的,都是這碗別人給的足球飯。
如果球員有正常的渠道表達自己的訴求,是否一定會用“罷訓離隊”這樣極端的方式要求罷免主帥?河南女足的部分球員已經不是第一次告門文峰,此前的“告發”是否得到了回應?罷免門文峰且讓球員們直接上位組成教練組的決定,程序上是否正義?成績上會更好?俱樂部稱球隊內部早就有矛盾,是否有合理有效的辦法疏導,還是激化了矛盾?為什么一支兩個月前還能齊心協力的球隊,會這么快成為一盤散沙?如果錄像真實無誤,帶頭踹門的有俱樂部的總經理,那為何至今還沒有對此行為有一個說法?河南女足各級隊伍這已經是近幾年第三次由“球員罷免教練”了,究竟是球員的問題,教練的問題,還是管理的問題?
......
很多事情都或許沒有正確答案。但可悲的是,當球隊的矛盾被激化和公開化,作為管理者的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和俱樂部管理層,做出的公開舉動是——踹門。而不同立場的球員們,最終幾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