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特約奧運冠軍林躍評述
男子雙人3米板算是這屆世錦賽跳水方面最受關注的項目之一,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和跳水世界杯上中國隊都和金牌失之交臂,這一回在布達佩斯,還是有些遺憾吧!
直接來說說比賽中的最后兩個動作吧,207C(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和109C(向前翻騰四周半抱膝)。其實我們翻看一下其他運動員的自選動作時就會發現,選擇做207C的組合并不多。這個動作不在于說能力高就能完成,還特別考驗兩人之間的協調性。曹緣和謝思埸在平常做這個動作時完成度一直挺好,但競技體育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確定性,怎樣最大限度地發揮訓練水平,是包括我在內的運動員一直要攻克的難題。
既然提到訓練了,就再多說一句,大家應該也發現了謝思埸的腳踝一直有傷,之前也經歷過兩次手術,對于跳水這樣的技巧性項目來說,腳傷其實是很折磨人的。
至于109C(向前翻騰四周半抱膝)這個動作,翻騰四周半不論是在跳板還是跳臺上都是目前較高的難度之一,沒有哪個運動員會說自己對這個動作有絕對的把握,大多數選手也都把這個動作安排在了最后,還是那句話,拼的就是臨場發揮了。
曹緣和謝思埸之后都還有男子3米板單人的比賽,祝福他們能有好的表現!
最后再說說任茜和練俊杰這對混雙十米臺的組合吧。混合雙人的搭配難點和我們熟悉的雙人跳水還是很不一樣的。教練通常會選擇綜合能力強的女運動員搭檔協調能力好的男運動員,在日常訓練的時候,以男運動員“遷就”女運動員的動作為主,發力點的調整和技術動作的改變都是由男運動員來完成。
既然是雙人組隊,就需要適應和磨合的時間,時間充裕的時候,甚至會用一個奧運周期來給兩位運動員磨合,像任茜和練俊杰這樣只配對了三周就能取得金牌的表現,很令人驚喜。
這一屆世錦賽任茜一人兼了三項,一方面對她的體力會是考驗,因為賽程安排得很緊湊;另一方面不同的搭檔有不同的風格,怎么在項目之間做好快速的轉換,也是她要考慮的。我在2014年和2015年也有過兼項的經歷。2014年的國際泳聯跳水世界杯上,我就和曹緣搭檔先后參加了男子雙人10米臺和男子雙人3米跳板的兩個項目,現在回想起來,就是一個大寫的“累”!好在任茜還年輕,相信她的調整能力會比當時的我更好。
林躍個人資料:
中國男子跳水運動員。曾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男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男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2007年、2009年以及2015年世界游泳錦標賽男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