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新聞客戶端 打開

反手再成費德勒制勝利器 昔日漏洞如今越來越神

艾登     07-16 23:20     體壇+原創

體壇+記者艾登報道

2017年7月17日,溫網男單決賽落下帷幕,3號種子費德勒兵不血刃直落三盤淘汰了7號種子西里奇,如愿拿到溫網第8冠,大滿貫第19冠。

縱觀本場決賽,因為西里奇在第二盤伊始疑似受傷狀態一落千丈讓比賽精彩程度打了很大折扣,西里奇只在第一盤前半段和費德勒廝殺的難分難解。那時的費德勒發球和反手都不在線,但很可惜,率先逼出破發點的西里奇沒有抓住機會。

隨著第一盤后半段費德勒的反手正式上線,也基本提前宣布了比賽的結束。強悍的反手發揮絕對是費德勒奪取他第八座溫網男單金杯的最大功臣之一,當然我們也不會忘記,費德勒用強勢的反手贏下了他第18個大滿貫——今年澳網。

曾經,面對納達爾面對德約科維奇等人時,費德勒的反手是最大的漏洞,常常被壓的失誤連連。但是經過去年下半年6個月的休息,費德勒的反手發生了質的蛻變。

今年澳網決賽,當納達爾一如既往用他強勁的正手去攻擊費德勒的反手時,西班牙驚訝的發現,這個打費德勒百試不爽的招兒失效了。我們不妨來看一個數據,2014年澳網半決賽,納達爾用89記正手上旋斜線球壓制費德勒的反拍,收獲了2/3的分數;但是今年澳網決賽,納達爾122次正手斜線只得到了不足1/2的回報。是納達爾的正手能力下降了么?不是,是費德勒的反手能力變強了。

tennisabstract在今年澳網前做過一個網球選手的反手效率BHP,算法是:反手每打出一個制勝分或造成對手的受迫性失誤+1分,出現一次非受迫性失誤-1分,反手之后的一拍每打出制勝分或造成對手受迫性失誤+0.5分,反手后對手打出制勝分-0.5分。將總得分除以全場比賽的反手總拍數,就可以得出BHP。

這個數據下,費德勒是+0.2/100拍,納達爾是+1.7/100拍,德約和穆雷分別是+2.5和+2.6,可見費德勒的反手是四巨頭中最沒有威脅性的,但相比于很多選手的負效率,至少說明費德勒的反手不賠錢。

但是今年澳網,費德勒的BHP直線飆升到了+7.8/100拍,比費德勒整個生涯的BHP提升了39倍,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對比。今年溫網,雖然官方沒有詳細給出費德勒的反手制勝分,但看完比賽的觀眾都有非常直觀的感受:可以切削放短、可以強力穿越、可以抬手打反彈球……既有節奏的控制又有長短和快慢以及各種旋轉的干擾。

比賽伊始,西里奇曾向費德勒的反手發起過猛攻,但到最后,西里奇的反手在費德勒面前幾乎沒有對抗力。在35歲,還能做出如此驚人的蛻變,也難怪費德勒會是歷史第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