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勝菲律賓U22男足進攻仍乏力 末戰日本疲于奔命?

淳晧羽07-22 18:01 體壇+原創

周五下午的金邊艷陽高照,一改前幾日的陰雨綿綿,氣溫也大幅上揚,前幾天涼快慣了后讓人倍感悶熱不適。首戰東道主柬埔寨結果不盡如人意,但U22國家隊僅僅只有36小時的調整時間,就要繼續面對次戰對手——公認小組實力最弱的菲律賓。

里皮依舊在開賽前抵達球場出現在貴賓席,由于末戰日本里皮已返華觀摩中超聯賽,因此此役作為其現場督戰的最后一場,里皮格外嚴肅認真——除開賽前滿足了個別球迷的簽名需要外,其余時間都在專注比賽本身——首輪不勝,U22全隊上下壓力巨大,作為大國家隊總教練的里皮自然也不輕松。

首發換5人 攻擊力仍乏力

相比于首戰,次役U22國家隊換了5名先發——同柬埔寨的最大敗筆高海生被果斷拿下,隊長何超對位入替,兩名組織型中前衛姚均晟、張修維也進入替補席,去季中超最佳新人李曉明,中國杯攻入進球的王靖斌首發,結束禁賽的韋世豪也出現在首發陣容當中;后防線最大調整則是劉軍帥撤下首戰表現一般的劉奕鳴。

何超與李曉明搭檔雙后腰,使得球隊在中場攔截方面較之首戰有了明顯提升,加之球隊實力本就高出菲律賓一截,扎緊籬笆后,贏球重任無疑全都交由前場攻擊4人組。

韋世豪在左邊路擔任逆足邊鋒,胡靖航居右,純左腳的唐詩反倒擔任前腰,王靖斌單兵突前。

但整個上半時,除了隊長何超后插上幫助U22國家隊收獲本屆預選賽的處子球之外,其余時間對對方球門的實質威脅并不大。

中場休息過后,馬達第一時間用楊立瑜換下了表現平平的胡靖航,此后用上一場首發的兩名中前衛姚均晟、張修維先后換下傷病未獲痊愈的何超以及在中鋒位置同樣沒有太多表現的王靖斌。

U22國家隊攻擊組合再度迎來大調整:唐詩、韋世豪分居兩翼固定邊鋒,姚均晟和張修維是雙中前衛,中鋒則由前場多面手楊立瑜代打。

當邊鋒唐詩不再客串前腰時,在姚、張二人的聯手組織下,球隊進攻組織梳理方才趨于平衡,張修維登場后僅5分鐘,便反越位得手攻入第二球,幫助U22國家隊鎖定勝局。

在U22國家隊下午比賽結束之后,柬埔寨與日本U22進行晚場比賽,上半時,東道主如同首戰時一樣給客隊制造了很大麻煩并且帶著0比0的比分進入下半時,馬達洛尼在首戰后的發布會上認為:“柬埔寨的打法以及龜縮防守陣型也會給日本帶來很多麻煩。”但日本隊明顯還是技高一籌,下半時在摸透柬埔寨打法思路后很快找到對手弱點,最終2比0順利取勝。

U23亞預賽J組前兩輪比賽結束后,日本兩連勝提前出線,菲律賓則是兩連敗出局已定,中國U22一勝一平,柬埔寨對應一平一負。如若按照馬達在賽前所說“忘記東道主已獲正賽資格的身份,竭盡全力力拼出線權”,那么U22國家隊末戰日本要保證不輸球才能順利出線,否則柬埔寨戰勝菲律賓的話與中國戰績同為一勝一平一負,考慮到雙方首戰互交白卷,極有可能計算小分排定小組賽座次。

U22球員超負荷運作 末戰日本恐疲于奔命

打平就能出線,中國足球最令人糾結、恐慌的一種出線方式,出現在了U22國家隊面前。有球員直言:“踢唄,我們也知道前兩場比賽過后戰績不太令人滿意,國內的罵聲挺厲害。但我們還是希望末戰能夠逆轉眼下這種不利局面,如果可以戰勝日本拿到小組第一昂首‘出線’的話,回國后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會好很多。”

為U22國家隊破荒的何超盡管取得進球,但還是很客觀理性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首戰我缺陣時就說了,別總標榜我隊長之類的,我們是一個團隊,大家伙兒能力不相上下,我還遠沒有憑借一己之力扭轉比賽走勢的能力。但作為隊長,確實得做到帶頭和承擔責任的作用,為團隊爭口氣。所以這也激勵我盡可能拿出最好表現為球隊勝利獻一份力。上周日聯賽結束后,我其實已經有整整4天時間沒有碰球了,周一全天趕路,周二沒有參加球隊合練單獨恢復調整,周三首戰我作壁上觀,周四原本我想動一動看看腰傷是否好轉,但全天下雨結果我們都沒有踩場,直至周五比賽我踢了快1個小時被換下,腰還是疼。其實不光是我,全隊都很累,都在咬牙堅持,這是外界所無法看到的。”

何超同時認為:“大家都在批評我們連柬埔寨這樣的‘業余隊’都踢不過。外界的失望可以理解。但眼下亞洲足壇真沒有什么絕對的弱旅和魚腩,小國球隊的進步速度是難以想象的。你看同樣是在征戰亞預賽的韓國U22,就被東帝汶給逼平了。倒不是說刻意給我們自己找理由,但現實就是亞洲各國的足球實力都很接近了。”

而疲憊,是目前全隊上下共同面對的“天敵”,不少前兩戰發揮平平的球員坦言:“真的太累了,在場上感覺連腿都抬不起來。別說我們踢球的了,兩天一賽的高強度,可能連你們采訪看球的都覺得太密集了吧?!更何況這兩周我們根本沒有任何休息時間,甚至連基本的睡眠都無法充分保障。國內不停往返廣州,然后再是分批趕往金邊,既要兼顧聯賽,還要打好這次亞預賽,絕大多數人這兩周的飛行里程遠超1萬公里,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已到極限了!”

去年此時,U22國家隊組隊成軍前,各界的擔心是這批剛滿20歲的球員無球可踢,在俱樂部根本沒有機會可言,到U22能否經得住考驗?!然而一年后由于國內的U23政策,使得目前球隊絕大多數人都能至少保證俱樂部的主力替補身份,加之目前在體能消耗最大的夏季,聯賽、U22需要兩頭兼顧,比賽密集程度讓這群20歲出頭的小伙兒們都苦不堪言。這種和去年呈極端的對比,難道是U23新政制定者所希望看到的窘境?!

能夠拿下菲律賓,不少球員還得感謝周四全天下雨造成踩場泡湯:“那天基本就酒店里動了動,沒有外出,至少能好好躺在床上睡覺補充睡眠了。”球隊也深知目前U22國家隊所直面的嚴重疲憊,今天周六的賽前踩場,盡管天氣情況良好,但球隊還是人性化地宣布取消,球隊僅僅安排了中午在酒店游泳池進行牽拉恢復調整,顯而易見的是,這群孩子們早已嚴重透支了體能,太需要休息了。

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本就實力遜于小自己2歲的日本97國奧隊的U22國家隊,還有多少把握“打平即可出線”進而拿下對手全取3分以小組第一身份昂首出線徹底扭轉國內的輿論形勢?!

周五晚中菲之戰結束后,筆者留在球場內觀看柬埔寨同日本的比賽,當日本的足球小將們不僅延續著全亞洲最頂級的地面流技術能力,筆者更驚嘆于日本足球如今已開始全面歐化——有別于傳統概念里日本球隊尤其是國字號梯隊球員普遍身材矮小的舊思路,如今日本青少年的身體條件遠勝前輩,比如這支97國奧里的4號中衛等個別選手,身高、體型、力量上已不遜高準翼,甚至與我們U22國家隊陣中最人高馬大的劉奕鳴、劉軍帥處于一個等級。

前兩戰過后,不少U22國家隊成員看到了差距:“確實,不談技戰術細節,東南亞球隊在整體節奏、速率和出球頻率上已經比我們快許多了。不像我們從小養成了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拿到球先停一下看一下球,然后再抬頭看一下隊友位置再傳球,整個過程耗時可能要3秒鐘,每個人都這樣的方式過一遍,整體節奏當然會比那些習慣一腳出球的球隊慢很多。”

當我們還可以利用身高的優勢勉強戰勝東南亞球隊時,本就在技戰術環節上遙遙領先的日本,在身體條件上正大步追趕中國足球,末輪事關最終出線排名的中日之戰,即使不悲觀,但憑什么樂觀?!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