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裕彤客場遭遇慘敗 后腰中衛兩人成防線“軟肋”

王楠07-23 10:21 體壇+原創

昨晚的石家莊裕彤體育中心球場內,北控燕京與石家莊永昌在中甲聯賽第19輪的比賽遭遇,當主裁判吹響終場哨音的時候,現場記分牌上的數字定格在了尷尬的5:1,這場失利也是北控主帥高洪波上任以來球隊遭遇的最慘重的失利。

縱觀本場比賽,北控燕京在外援配備明顯低于永昌且對手近期狀態火熱的情況下,輸掉比賽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北控本場比賽的兩處“軟肋”被對手拿住并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打擊,才是客場1-5慘敗的根源。

本場比賽中,北控燕京主帥高洪波在后衛線沿用了最近的常備主力,李想與劉毅搭檔中衛組合,左右兩邊分別是崔仲愷與老將于濤;而在中場位置,高洪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他在后腰位置安排了剛剛進入一隊的U23球員王海濤與溫智豪搭檔雙后腰,而并沒有派出此前多場比賽首發的宋毅;此外,邊前衛位置上33號劉斌首發登場,21號卜鑫不出意外的在替補席待命,同時11號維克托首次首發出戰。

事實上,在客場面對近期已經取得四連勝的石家莊永昌,高洪波在陣容上安排更具備防守能力的劉斌出任首發,應是寄希望于在中前場對于對方的反擊具備一定的攔截能力,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反擊的速度與彈性。

此外,本場比賽出任首發后腰的王海濤,在比賽中還是暴露出了經驗不足以及面對硬仗心理準備不足的劣勢。上半場比賽臨近補時階段,正是他在后腰位置接隊友轉移球時略顯拖沓,被對方11號阿德里亞諾搶斷得手幾乎形成單刀,若不是門將董春雨及時出擊化險為夷,永昌的首粒進球恐怕不用等到下半場比賽。而在下半場比賽中,他與19號李想幾乎成為了對手進攻中的“輔助”,甚至成為了永昌每粒進球的“背景板”。

首粒丟球,源于李想后防線頭球失誤送大禮給馬修斯,讓對手在危險區域直接形成突破助攻機會;第二粒丟球,則是王海濤在后腰位置沒能限制住對手替補上來的34號詹敏偉,讓他在北控禁區線外輕松擺脫后起腳打門造成董春雨脫手被穆倫加梅開二度;第三粒丟球,又是他二人在防守中讓馬修斯突入禁區形成傳中機會最終造成李想的手球被吹罰點球;第四粒丟球,則是王海濤禁區內未注意身后的穆倫加,被他形成空位頭球射門機會破門得手;最后一粒丟球,仍然是王海濤與李想的雙人包夾被阿德里亞諾突破后,傳給后插上的馬修斯造成失球。

可以說,李想與王海濤在本場比賽中的多次失誤是北控最終大比分慘敗的“導火索”。尤其是李想,在此前比賽中出任中后衛表現尚可的他,在本場比賽中發揮有些失常,尤其是在第一個丟球及第三個被吹罰點球后,心里防線已經明顯被瓦解,甚至已經喪失了對于比賽的欲望。當然,作為前鋒出身的李想,在近一個多月以來才由于球隊困難而改踢中后衛,實在無法苛責他在場上出現些許失誤;

而56號王海濤,則是源于首登職業聯賽舞臺的心理準備不足,比賽經驗的欠缺讓他顯得更加稚嫩,而他所處的后腰位置又是一支球隊攻守平衡的關鍵所在,是否適合在客場面對實力強大的永昌時迎來聯賽處子秀值得商榷。

誠然,正如主教練高洪波賽后發布會所說,比賽的失利不應怪罪于某一個人,北控如今在困難時期更需要全隊的團結和協作,但只有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在未來的比賽中盡量修正一些錯誤,才是一支球隊良性循環的表現。

北控男足  /   高洪波  /   李想  /   王海濤  /   中甲聯賽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