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恒大關鍵戰經驗無人可及 亞冠層面上港稍強

體壇+特約記者楊帆評述
同樣是主場作戰,為什么更年輕的上港不像國安打恒大那樣一開始就閃電戰?既然高位逼搶被施密特證明是有效的,為什么博阿斯不跟隨?領頭羊之爭,上港兩次落后兩次前壓均取得療效,是否可以反過來推論,為什么不一開始就用更多攻擊球員前壓打攻勢足球?
答案是兩位教練都沒有錯,這是由比賽性質決定的。港恒決戰不可能是一場普通的中超比賽,其性質已相當于大賽的決賽。套用一句俗話,就是歷來名局無好局,大賽的鐵律是傾向于防守、經驗、底蘊和不冒險。也就是說,比賽還沒有開始就傾向于恒大。
套用一句名言,世上沒有白拿的冠軍,每一個冠軍等于在銀行里存了一筆巨款。當你需要救急時,那筆巨款總會發揮作用。恒大球員“玩”這種比賽駕輕就熟,而“沒有存款”的上港則需要學習如何踢這種關鍵比賽。
在硬件的角度,上港已經很接近恒大。目前,在中超這個江湖,接近這份大名單的還包括權健和國安,可能還有魯能、富力。軟件方面,其他球隊缺的是打重大比賽的經歷,這種經驗必須是在實戰中獲得,而不是書本的傳授或其他。
從比賽的過程及上下半場技術統計對比來看,上港最大的收獲是經歷一個成長的過程,等于是往銀行里存進了一筆錢。賽后,博阿斯也認為,經此一戰,積累了抗恒的信心。另外,號稱上海145年來最熱的一天,也增加了比賽的不可預測性。在這種背景下,你不知道體能透支的時間節點會提前在何時。比賽性質和最熱的一天,這兩個X因素決定了這場比賽的內容。雙方都有怕的道理,提前出手會增加比賽的危險系數和不可預測性,重要的是如何限制對手的特點,而不是如何發揮自己的長處。雙方都明白,絕不能率先犯錯。
高位逼搶是以身后的廣闊草原為代價的,現有的防守資源是否有福消受呢?兩個說葡萄牙語的教練都給否了。 這樣的比賽方式,對同樣攻強守弱的兩支球隊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阿蘭甚至沒有首發,這更多的是謹慎和重視防守的一種考量,但顯然是以犧牲攻擊力為代價的。在這里,我們再一次看到,U23新政對比賽的傷害。
雙方也都取得了不錯的“療效”,上港的浩克和埃神沒有進球,而恒大的高拉特和暴力鳥也沒有進球。陷入轉會傳聞的后者甚至戴上了隊長袖標,他的狀態從打北京的50%逐漸恢復到了75%,恒大的應對卓有成效。
但時間是屬于上港的。港恒大戰的前50分鐘代表了雙方的過去,接下來的35分鐘代表了雙方的現在,而最后的10分鐘代表了雙方的未來。我更加堅定了2017年年初的判斷,在亞冠這個層面,上港稍強于恒大,這還不算剛剛在U23亞洲杯預選賽上一射一傳滅了日本的韋世豪。(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