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高潮(二):中赫國安正在往職業化道路上前行

談感觸 中赫與中信實現無縫對接
回來以后,通過跟周董的交流,以及看到俱樂部發生的一些變化,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過去的中信和現在的中赫,對于足球、對于國安、對于北京這座城市以及對于北京球迷的情感都是相同的,投資俱樂部的資本實力也是相同的。
周董在北京幾十年,一直也很喜歡足球,喜歡國安。他對足球的熱愛,跟中信的王軍董事長、李士林董事長和分管足球的羅總,都是一樣的。而且我能感覺到中赫對于俱樂部的長遠規劃、戰略投資的行為和想法做的都很周全,很有眼光,也很符合足球發展規律,符合國安目前的現狀。所以我覺得,從情感和資本實力來講,中赫與中信是無縫對接的,這是我最深刻的體會。
中赫與中信完成股權交割以后,中赫做了很多事,也做好了很多事。現在俱樂部在管理方式和一隊重建等方面,中赫在國安原有管理體系的基礎上,正在往職業化的道路上前行。
談投入 周末比賽贏了周中就發獎金
我回來之后,對俱樂部的經營狀況也做了大致的了解。如果說到在投入方面的變化,現在中赫的投入可以說是,毫不猶豫,毫不吝嗇。為了球隊的成績,為了俱樂部職業化進程中需要的投入,包括青訓,只要符合發展利益,只要符合財務要求標準,錢都不是問題。比如說,這賽季至今贏球獎金一共發放5000多萬,還不算足協杯。過去我在俱樂部的六年中,印象中最多一年好像一共發了4000萬。而且獎金發放的方式也不一樣,過去是賽季結束后統一發。現在是周末比賽,周中就發獎金。對于球隊在獲勝之后給予的獎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另外,中赫在購買國安股權的過程中,也是以大局為重,把2016年產生的幾個億的賬目也都承擔了。所以,從資金投入這方面來講,中赫的實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引進和轉出球員這方面,也都不是錢的問題。我跟周董也交流過,雖然現在內援和外援的價格很多已經不符合市場規律了,但俱樂部要想取得好成績,該花的錢還是一定得花。
談外援 尊重合同考慮困難無關金錢
其實過去我在國安的時候,也遇到過合同期內外援要離開的情況,比較突出的就是格隆。在還有一年合同的時候,他不想回來了。我當時就一句話,有合同在身,必須尊重合同,按合同辦事。
實際上,球員跟俱樂部簽合同,最主要就兩件事,一是球員自身價值的體現,二是雙方要尊重達成的合同,也就是契約精神。
現在伊爾馬茲的情況,我個人認為,球隊現在四連勝,賽季目標爭奪亞冠資格,本賽季還有11場比賽,什么事情都可能發生,包括意外的情況。那么,最好的就是保證球隊的整體實力不下降。如果伊爾馬茲能執行完合同,對球隊賽季結束后的成績是非常有保障的。但是伊爾馬茲提出因為家庭原因,要離開球隊。一般情況下,俱樂部會充分考慮球員個人的要求和困難,在不傷害俱樂部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通融,也不會設置障礙,畢竟這不是強留的事情。
伊爾馬茲這件事,如果沒有特殊原因,俱樂部根本不可能同意轉會,更不可能為了一個球員在市場上還能賣出點錢來就讓他轉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個人的家庭問題,他也跟俱樂部董事長、總經理和主教練都交流過,所以我覺得伊爾馬茲的轉會跟經濟毫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