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中超不能太歐化 你名片是喬治內心卻是狗剩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77962b30-3676-46dc-98ad-1e15dd379418.jpg)
在超長待機630分鐘之后,中超下半年最激動人心的國安手機總算是沒電了。當然,如果不是周剛老師所賜,比賽可能會朝著0比0或1比1發展。但我們用積極的態度看,沒電關機是遲早的事,早沒電好過晚沒電。
2017年7月8日,施密特國安首秀,2比0完勝班霸恒大。但從那一天起,就有一個疑問,如此高能耗的高位逼搶打法能堅持多久?是一個打法一個節奏一打到底還是有其他變化?如果碰到比你更能跑和身體對抗不吃虧的狠角色,只用這一個打法是否還能繼續奏效?
現在,答案已經揭曉:7場或8場是一個極限。在秦皇島,我們看到了一個身心俱疲的國安。御林軍其實踢得不錯,除開體能和狀態,在任何意義上國安都是踢得更好的一方,但生理和心理上的疲憊無法提供支持,確實到了強弩之末。這一點,國安球員其實心里也很明白。
8月10日,施密特的第6場比賽客戰天津權健,國安已經來到了體能和狀態的瓶頸。為此,施密特進行了一次微調,上半時有意收得靠后一些,但馬上發現不行,不打高位會死得很慘。所以,下半時又恢復了以最大油門前進的老套路。但你不可能永遠只單聽8萬。連續7場單吊8萬,贏5場走2場已屬不易。
走2輸1的對手很相似,魯能、權健、華夏幸福都在對抗、身體和年齡結構上完全不吃虧,甚至更強。讓我們看一下相關數據:2017年中超場均奔跑距離上,華夏幸福107599米,權健106812米,國安只有105842米,中超排名第11位,當然由于上半年數據“欠賬”太多,下半年的國安追回來不少,但至少說明這三個北方球隊不次于國安;場均沖刺距離,魯能2586米,華夏幸福2554米,國安2376米,中超排名第4位;場均高強度跑,華夏幸福5705米,魯能5591米,國安5306米,中超排名第5位;場均沖刺跑次數,魯能118次,華夏幸福115次,國安111次,中超排名第4位;場均高強度跑次數,華夏幸福340次,魯能337次,國安325次,中超排名第5位。
不難推論,在接下來的中超,體能數據相對也很強的上海上港、長春亞泰也將會考驗到國安。那如何是好?一方面,儲備體能是必須的,接下來的德國拉練,為電池充電的效果實乃重中之重。而另一方面,學會如何慢下來踢,收回來踢,用更多的節奏變化來面對不同的對手。
在宏觀戰略層面,中國足球肯定要學習歐洲足球先進的理念和打法,國安的打法和理念已經很歐化了,但是如何把“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施密特在國安的探索比恒大國家隊更有參考價值。
要學歐洲人踢球,不要像歐洲人那樣踢球。我們不是歐洲人,從外在的、可見的硬件來看,在運動能力上,黃種人是不如白人黑人。如果中國人像歐洲人那樣踢球,那就死定了。我們要學的是,冰島的各種松們如何利用老天給他們的稟賦個性,并使之成為獨特的有效的比賽資源。別以為在城里,各種喬治、約翰、斯蒂文、利特巴爾斯基是你的明片,你的內心其實是村里的狗剩、三毛、大黑、二胖。
所以,中國人不能直接抄歐洲人,就是歐洲人之間也不能。西班牙人絕對不可能照搬意大利的踢法,而意大利人也不可能像德國人那樣踢球。民族性不一樣,踢法一定不一樣。很多人說西班牙足球過時了,對不起,沒有這個說法。只有合適和不合適的踢法,沒有過時和不過時的踢法。
在中超,球員外在的身體體格越來越歐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把自己當歐洲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在夸贊,但其實不然。你再看一下日本隊,他們就不玩更高、更快、更強。日本隊,身材一般,速度一般,對抗不行。但我們要深思,他們憑什么是亞洲第一?黃種人的足球方向,大概在日本人那里。國安,是最靠近日本足球風格的中超球隊。而德甲,是日本球員登陸歐洲最大的集散地。大概,德國足球宏大而嚴謹的戰術體系,一定能提供足夠多的營養給我們。(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