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NBA球星拒絕國家隊只因“錢”途?沒那么簡單!
體壇+記者孔德昕報道
近日,雄鹿當家球星揚尼斯·阿德托昆博退出希臘國家隊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此時正值歐洲各隊備戰歐錦賽的關鍵時期,原本他已經和球隊合練并出戰了一場熱身賽,但他不僅在那場比賽中途傷退,還在隨后接受雄鹿隊醫檢查時被認定無法繼續征戰歐錦賽。
這件事在希臘國家隊發出聲明之后變得更加引人矚目,因為希臘男籃方面認為“字母哥”的退賽是雄鹿隊早有預謀的。他們的隊醫稱雄鹿方面在給阿德托昆博做完檢查之后拒絕溝通,直接做出了讓他退賽的決定,這讓此前滿心期待的國家隊上下感到一臉懵逼。當然了,雄鹿一方則持有另一種說法,他們的隊醫發聲明表示,“阿德托昆博在國家隊訓練中遭遇右膝疼痛困擾,至今還感到不適”,因此球隊建議暫時不要再讓他進行劇烈運動,放棄歐錦賽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誰對誰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恐怕很難再知道真相,但希臘怪人無法出戰今年的歐錦賽已經成為了現實。此時再聯想到幾個月前,阿德托昆博還在采訪中豪言自己率領的希臘男籃會是下一支擊敗夢之隊的球隊,這種落差令人唏噓。
事實上,字母哥不是第一個退出今年歐錦賽的NBA球員,很多為人熟知的名字都紛紛宣告不會出戰:剛剛和快艇簽下合約的塞爾維亞后衛特奧多西奇(健康問題)、同樣剛加盟快艇的意大利前鋒加里納利(在與荷蘭隊的熱身賽中手掌骨折)、法國的控衛帕克(養傷)、中鋒戈貝爾(季后賽受傷)以及前鋒巴圖姆(特訓)、塞爾維亞新星約基奇(特訓)、土耳其內線伊利亞索瓦(和球隊協商)、坎特(護照被吊銷)、西班牙大胡子米羅蒂奇(搞定合同)、波黑中鋒努爾基奇...
坎特不能為國征戰的理由最奇葩,因為他的國家正在抓他
各種各樣在NBA賽場混出名堂的球員放棄了今年的歐錦賽機會,他們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但這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特殊現象,每一年夏天,當有國家隊比賽征召這些在NBA效力的球員時,總會多多少少遇到些問題。而且不僅限于歐洲國家,美國本土和其他國家的情況都很類似,那么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美國男籃
“夢之隊”的情況有些特殊,因為很多球星拒絕為國征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這里不缺人手。盡管越來越多的海外球員在NBA聯盟閃耀,但毫無疑問,頂級球員還是以美國籍為主,這就讓美國男籃在征召國家隊成員時有著充分的挑選余地。
夢之隊總是星光熠熠
近年來,每一次美國組建男籃國家隊時都會再多選一支選拔隊,他們的任務是給正隊隊員當陪練,而這個選拔隊的成員也經常星光熠熠——韋少、杜蘭特、歐文、拉夫、湯普森等等都參加過選拔隊。
另外像2014年西班牙世界杯,詹姆斯、杜蘭特、安東尼這種國際賽場的頂級球星都沒有進隊,領軍的是歐文、哈登、庫里這幾名后衛,鋒線更是連法里埃德和普拉姆利這種非全明星球員都在陣中。但他們最終還是一路高歌猛進,在決賽里以31分的巨大優勢擊敗塞爾維亞奪冠。
所以美國男籃不缺大牌,也不缺實力強勁的球員,這就讓很多球星的退出變得壓力更小,他們沒有那種肩負了整個國家榮譽的使命感,自然就會為自身利益考量更多。
海外國家隊
對于絕大多數海外國家來說,在NBA球隊效力的球員是他們國家隊的絕對核心。從隊伍角度來看,他們非常重視這些NBA球員,無論是戰術安排還是平常訓練都會圍繞這些球員展開;從球員個人來看,這就意味著他們肩負了更重的擔子,生理和心理同時受到考驗。
這種情況下,球員選擇退出國家隊主要有兩種情況:NBA球隊授意或為自身前途考慮。
前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馬刺隊,他們陣中坐擁兩位國際球員大將(帕克和吉諾比利),主帥波波維奇曾多次拒絕讓這兩位球星參加國家隊比賽。“波波明確告訴我,不應該參加明年9月份舉行的歐錦賽預選賽。他希望我好好休息一下,就像今年夏天馬努做的那樣,他就沒有隨阿根廷隊出征美洲錦標賽。”這是帕克在2007年接受采訪時說的話。
雄鹿今夏的情況也類似,他們剛剛和“字母哥”簽下了一份1億美元的大合同,指望著這位希臘小伙能在新賽季打出MVP級別的表現。如果他在歐錦賽上有個三長兩短,球隊的損失將太過慘重。
后者則更多地發生在那些自由球員身上,他們在合同年夏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和一支新球隊搞定合同,任何可能造成自己受傷的風險都要被避免。就像今年的米羅蒂奇,至今沒能搞定合同的他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試想如果他已經在熱身賽中遭遇了傷病,那么很有可能的結果就是暫時告別NBA賽場。
中國男籃
將中國男籃單列出來是因為情況太特殊了。征戰NBA同時又為國效力的中國球員屈指可數,真正在兩邊都扮演重要角色的其實不過姚明和易建聯兩人(大郅沒趕上,周琦還沒開始)。眾所周知,這兩位在中國男籃扮演的角色是多么重要,甚至中國的籃球熱浪就是由姚明掀起來的,如果他拒絕為國征戰,想象一下那會是怎樣的場面?
不過無論是姚明還是易建聯,在沒有重傷的情況下,他們都沒有拒絕過國家隊的征召。很多球迷至今認為是密集的比賽影響了姚明的職業生涯,他們覺得國家隊不該讓大姚帶傷作戰,那么姚明本人又是怎么說的呢?
“08年奧運會那年的2月我受傷,醫生給出恢復期是8-12個月,但我知道我必須打奧運會。對于很多火箭球迷來說,這或許不公平,因為這可能會讓我的生涯出現風險。但我必須上場,我的渴望太強烈。在我小時候,許海峰、李寧、郎平這些傳奇體育球星都是中國的英雄,因為他們的名字跟奧運會和金牌聯系在一起,所以你無法想象在本土打上奧運會是什么感覺,那是可以跟子孫后代一遍遍講述的傳奇故事。”姚明在2016年接受采訪時說。
姚明選擇為國征戰是他自愿為之的。當然這并不能掩蓋中國男籃在很多規定上的落后,當時姚明也提到了這些問題,但他相信這個集體是在進步的。
“今天國家隊的訓練已經比十年前進步了很多,老將可以推遲報道時間。改革需要時間,也需要吸取經驗,這些經驗就來自我、來自王治郅。”姚明說。
如今,姚明正式成為了中國籃協主席,國家隊也已經在他的領導下走上了全新的道路,這肯定是更先進也更開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