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行業日益火爆 博彩巨頭也想分一杯羹?

尼博、馬驍、李楷平09-01 08:57

電競游戲公司Valve封禁了多家涉嫌游戲虛擬物品博彩的網站,某主流電競項目的二線戰隊隊員涉嫌假賽遭戰隊調查,某知名戰隊隊員暗指教練長期買外圍并故意讓隊員輸比賽……圍繞著飾品博彩、金錢博彩、假賽這一條線上三個關聯的衍生體,電競行業今年不斷有新聞曝出。作為一個飛速增長的行業,電競已經成為國外博彩巨頭們重點關注對象。監管,或許已經刻不容緩。

飾品:電競博彩的生態起源

電競博彩,除了傳統的現金交易外,用游戲里的虛擬飾品作為賭注,早已成為電競愛好者們“小賭怡情”的方式之一。

通過游戲內飾品進行博彩交易,在DOTA2CS:GO這兩款游戲中尤其流行。原因是它們都有完整的飾品系統,玩家之間可以隨意交易,飾品的價格從幾塊錢到幾十萬元不等。而其他游戲雖然也存在類似的飾品或皮膚,但玩家之間不可相互交易。以Steam平臺的交易系統為基礎,DOTA2CS:GO玩家博彩游戲飾品幾乎沒有門檻。

作為兩款游戲的開發商,以及Steam平臺的擁有者,Valve公司沒有想到的是,原本為了方便玩家而開發的交易系統,卻讓一些博彩網站看到了盈利機會。

截止到目前為止,國外飾品博彩網站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據統計,在2016年,國外最大飾品博彩網站上流通了1億多款皮膚,交易額度達到了10億美元。圍繞一場LuminosityFnatic隊比賽,賭注就高達120萬美元。而在國內,也有不少博彩飾品網站在運營,其中一款在2016年完成了近3000萬元人民幣的融資。

與傳統博彩相同,這些博彩飾品網站也會針對某場比賽開盤,玩法包括了勝負、讓分、一血、十殺等。唯一不同的是,玩家籌碼不是真金白銀,而是游戲中的飾品。博彩飾品網站會根據市場價格對飾品進行估值,如果猜錯了結果,用戶就會失去下注的飾品,如果猜對了結果,在返還所下注的飾品外,還會根據賠率獲得相應價格的飾品。除了直接使用飾品交易,也有一些博彩網站支持使用代幣交易,代幣和飾品可以進行兌換。在整個博彩過程中,無論是飾品還是代幣都是虛擬道具,不涉及到現金。博彩的過程中,博彩飾品網站會進行抽水來獲得利潤。

博彩飾品網站們大多披上了競猜的外套,試圖遠離“博彩”的概念,而它們也確實并沒有侵犯法律,而是潛伏在了法律的空白地帶。

起初,Valve對于電競博彩的態度并不強硬,因為飾品交易系統是他們的得意創造,這增加了玩家活躍度與忠誠度。玩家在Steam平臺交易時Valve會抽成,又是他們的盈利方式之一。但隨著電競博彩的發展,開始出現職業戰隊打假賽的情況,CSGO項目尤為嚴重。而玩家們在第三方的博彩網站交易時,飾品通過網站的機器人賬號進行交換,實際上是繞過Valve,規避了后者的抽成,這顯然侵犯了V社的利益。

所以V社動手了。

20177月,國外兩家涉嫌賭博的飾品交易網站連續被封禁。在國內,也有兩家大型飾品交易網站被封禁,據說超過100萬件飾品受到了影響,價值超過2000萬元。

如果博彩只局限于飾品,這對玩家的生活影響并不大。

不管輸贏,它的得失都只發生在虛擬空間。一位DOTA2玩家接受采訪時說:“送的、買的、抽獎得的,那么多皮膚飾品在游戲里,不能吃不能喝,放著也是放著,輸了也不會讓我少一根毫毛,為啥不拿來博彩玩玩呢?”

但飾品博彩對玩家心態的影響不可忽視。按照十賭九輸的規律,玩家有很大可能最終會輸光飾品,然后加大購買飾品的力度,進而開始賭錢,完成一個賭徒的“進化”。在重度電競玩家群體里,這樣的案例幾乎隨處可見。

飾品博彩已經引起廠商的重視,飾品博彩網站們的好日子還有多久,完全要看Valve的心情。然而對于飾品博彩這塊“大蛋糕”,在利益的驅使下,在未來不知是否會有“合法”的可能性出現。

博彩:不可小瞧的灰色產業

2016年,第一個合法的電競賭博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誕生。此后多家傳統體育博彩巨頭紛紛開放電競博彩,建設在境外的賭博網站給國內電競博彩用戶提供了投注土壤。

根據記者的調查,金錢博彩用戶中,有些是從飾品下注轉變而來,既賭飾品,也下金錢注。而有些則是體育與電競通吃,從只賭體育,到現在“雨露均沾”。近幾年來,國內也涌現各種討論電競菠菜的社交群,近千人的博彩用戶互相討論,還有推薦師和網站代理帶著各種不同的目的混跡其中。

入行近兩年的電競記者張虹是典型博彩用戶之一。入職某電競媒體后,觀看比賽時身邊的資深同事帶她進了“坑”。同事認為光看與自己并無瓜葛的電競賽事“缺乏趣味”,參與博彩后再看比賽,就會因利益相關而更“帶勁”。

起初她只在自己熟悉的比賽中賭一下,她說,“我從來不看分析,主要看感覺”。雖是僅憑感覺,她也勝率極高,一直能小有盈余,算是電競博彩圈的奇葩。

不過她也有慘痛的經歷,在DOTA2第七屆國際邀請賽(TI7)時,朋友推薦她遇到中國戰隊的比賽就買“殺雞”,可惜當天中國戰隊被壓制,信使幾局都安然無恙。張虹越賭越氣,把賬戶里的五千盈利當晚賠光。

“心態崩了”——張虹描述起當時的情景。

“與電競行業相關的人士幾乎都嘗試過博彩,只是大小和輸贏的問題而已。”她總結道。

張虹這種小戶玩家比較理智,對個人生活影響不大,大劉則是電競博彩的資深用戶,博彩占據了他生活中一部分。他涉獵多個電競項目,國內外CS:GO戰隊了如指掌,英雄聯盟的那些梗也門清,甚至巴甲球隊和NBA也能分出強弱。

因為曾經想做DOTA2職業選手,大劉對DOTA2有特別的感情。2016年的TI6Wings在西雅圖捧得TI6桂冠,讓支持中國隊的他也贏了幾千塊,他隨后豪爽地請一起熬夜看比賽的同事吃早餐。算上幾年來博彩的盈虧,大劉表示“總體來算肯定是輸錢的,經常是昨天贏一點,今天輸更多,就當花錢找樂子了。”

作為資深博彩玩家,大劉有很多個賭博社交群。

在群里,有人討論男排比賽,有人分析電競盤口,偶爾也會蹦出一兩個人,說自己因為賭博傾家蕩產,想讓推薦師推薦幾個料,求咸魚翻身。但大劉說這種情況,他見多了,“這些年借出去的錢基本沒有還的,這些人的話不能信”。

偶爾也會有網站代理發博彩網站鏈接,通過鏈接下注,代理商會獲得提成,這種營銷方式看起來極為落后,但效果并不差。因為這些國外網站,本地化程度極高,多個投注網站設有中文版面,極個別還可支持微信和支付寶充值。

對中國用戶的友好,反映出中國電競博彩有旺盛的需求正在地下暗流涌動。

曾經有一場LCK常規賽,對決雙方排名倒數,比賽直播間彈幕卻持續不斷——“還好這局我投了多少”,“XX演的真好,是不是假賽”博彩用戶的對話霸占了屏幕。無獨有偶,某電競著名解說曾提到,在某項目中的二三線戰隊幾乎全靠博彩活著。這些戰隊是否有假賽的情況,像大劉這樣的老江湖心中自有一桿秤。在他們的口耳相傳中,某些戰隊高危不能碰已是心照不宣,甚至連博彩網站有時候都不為他們開盤口。

電競,博彩,當兩個飛速發展的產業連在一起,儼然會誕生一個新風口,以傳統體育為例,NFL去年創收130億美元,但通過NFL博彩和夢幻聯賽模式創收預計達500億美元,是NFL本身的將近4倍。據報道截止2017年,電競是目前全球投注量排名第七的項目,在高爾夫和網球之上。

國內的一則報告則顯示,以2017年整體電競用戶規模1.48億為基準,每個參與電競博彩的用戶每年平均付出48元人民幣的話,開展電競博彩將帶來約3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人均48元是什么概念?一個游戲皮膚可能都要299元。按傳統體育的潛力估計,這個灰色市場未來的規模難以估量。(應受訪者要求,張虹、大劉均為化名)

假賽:博彩假賽如影隨形,監管需要未雨綢繆

從傳統體育職業化開始,博彩與假賽就如影隨形,難以防備。

博彩本身就是以小博大的投機行為,深陷其中的人如果經不起誘惑,就可能鋌而走險。其方式則大同小異,就是下重注買自己輸,然后故意輸掉比賽。成熟如NBA、意甲這樣的職業體育賽事,也難以擺脫賭博和假賽困擾。2008年,NBA裁判多納西因為染上賭癮而操縱比賽,被美國聯邦法院認定有罪,入獄15個月。多納西雖然只是裁判,從NBA拿到的年收入仍超過30萬美元,數倍于美國普通白領。被拖下水的原因,只能是假賽能給他們帶來更高的收入。

只要涉賭,必有假賽。從傳統體育的經驗看,假賽離電競并不遙遠。

某電競行業資深從業者對體壇記者透露,電競比足球、籃球更容易操縱“假賽”。

他舉例說,MOBA游戲有一項賭博項目是“誰先拿到10個人頭”,當比賽雙方強弱分明時,絕大多數玩家會押注強隊。但強隊可以大肆押注對手,然后BP時故意選后期陣容,這樣前期戰斗力較弱,讓對方拿10個人頭輕而易舉,后期該強隊再利用陣容優勢取得勝利。這番操作一舉三得:押注成功,贏得比賽,外人還沒法看出假賽。

另外,電競游戲極其考驗操作準確性與反應速度,最頂尖選手也有失誤,這也增加了假賽認定的難度。這些年很多電競比賽都有過詭異鏡頭引發網絡質疑,但最后都因取證困難不了了之。

目前,電競假賽的監管主力是廠商。利用游戲后臺的技術手段,游戲廠商可以鑒別一部分假賽事件,但這遠遠不夠。

與賭博結合在一起后,假賽認定還需要調查嫌疑人資金來往狀況、通信情況等,這顯然大大超出了游戲廠商的權力范圍。

韓國是電競職業化的標桿。《星際爭霸》時代,韓國SPL聯賽是世界上運轉最成熟的電競職業聯賽。然而20104月,媒體曝出當時SPL最知名選手Savior涉嫌賭博和假賽。這引起了韓國政府高度重視,最終韓國電競協會KeSPA和首爾中央檢察院出面調查,證明了Savior及多位其他選手涉賭并假賽,涉及金額超過1億韓元。如日中天的Savior被判入獄兩年,韓國SPL經此事后也逐漸走向了下坡路。

有熟悉電競博彩的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國內最頂尖戰隊運營順利,隊員收入較高,電競博彩的收入尚無法對他們形成誘惑。尤其是S7TI等最頂尖聯賽,榮譽、獎金決定了戰隊為此打假賽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從未雨綢繆的角度講,隱患有兩個。

其一,部分影響力非頂尖的項目,部分第三方賽事,因為職業選手本身收入有限,很容易成為賭博和假賽的溫床。

其二,隨著電競影響力擴大,電競博彩行業規模也在飛速增長。按照傳統體育的規律,未來博彩對最頂尖選手的誘惑將變得不再無足輕重。如不未雨綢繆建立防假賽機制,萬一有假賽事件曝出,對電競產業的傷害將是巨大的。

在傳統體育領域,2011年,意大利開展過一場聲勢浩大的反賭球行動。意大利前國腳多尼、西格諾里等人被捕入獄。中國2012年也掀起過聲勢浩大的反賭掃黑運動,包括裁判陸俊、球員申思、祁宏在內的多人被判入獄。

陸俊、申思等人能得到懲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足協是權威機構。而對于目前電競行業預防和打擊賭博假賽,廠商權力顯得捉襟見肘。從未雨綢繆的角度講,中國電競需要一個類似“中國足協”的組織。

博彩  /   電競  /   體壇電競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