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時刻1比0戰勝烏茲,很提氣。賽后通過結果推導也是各種角度吹里皮如何神奇調整。但客觀來講,中國隊上下半場判若兩隊,上半場中國隊全面占據優勢,不過進攻中存在些微瑕疵。下半場里皮為了糾正瑕疵連換兩人,結果帶來連鎖反應導致前30分鐘局勢全面失控。不過足球有時就是這樣神奇,你眼瞅著中國隊就要進了他就是不進,下半場看著自家后防被人打穿數次但最后就是進球了。賽后里皮說,“從專業角度看,只是幸運站在了球隊這一邊。”下面盡量客觀描述下這場比賽里皮的一些戰術設想和問題。
陣型:左傾433
陣型433,這是里皮上任中國隊后主要使用的一個陣型。郜林單箭頭,左右兩個邊分別是武磊和于漢超,三中場鄭智拖后,蒿俊閔和張稀哲在他身前。后防線上,鄧涵文再次受到啟用。整個陣型相對左傾,李學鵬在陣型中的位置非常靠前,圖1。
進攻:精心設計的左路滲透
本場比賽主要的進攻人員是5人組,雙前腰張稀哲和蒿俊閔再加上前場三叉戟。圖2很清晰的5人組反擊。
不過里皮在這個進攻體系中又加入了李學鵬。球隊整體進攻重心左傾,李學鵬的位置相當靠前,比賽中當做皇馬的馬塞洛在用。而雙前腰在比賽中也會相對左移,使得左邊能在局部打出配合。
我們看一個典型的邊路進攻。圖3是李學鵬給左邊鋒武磊后前插,同時伸手示意往前面給球。如果給過去算是一個典型的邊路套上進攻,但是由于蒿俊閔和張稀哲甚至是身后鄭智的靠攏,武磊有了更多的選擇。
圖4是武磊選擇回傳自己再中移,之后張稀哲拿球再給武磊,武磊順勢做給李學鵬,此時李學鵬完全就出空當了。
這種套路能明顯看出教練戰術設計過的痕跡,也是為何會采用433兩個技術型中場的原因。李學鵬扮演邊路前插的突擊手,武磊則先拉邊之后斜插去中路,兩個雙前腰則負責穿針引線。
雙前腰中路穿透
雙前腰打穿透,是本場另外一個進攻殺機,進攻的重心雖然放在左路,但是由于蒿俊閔和張稀哲都具備很強的最后一傳能力,兩人在比賽中一個拿球后另一個突然前插。通過一記穿透球,直接制造單刀機會。
我們看圖5,這本來是一次左邊路進攻,李學鵬都已經拉邊了,張稀哲帶球中移,蒿俊閔突然前插,一記長傳打穿整條防線,守門員出擊失誤差點讓武磊打空門。
之后一次是蒿俊閔直塞,張稀哲前插,已經創造出單刀的機會,可惜沒把握住機會。這其實是中國隊一個殺招,里皮此前用這兩個人打雙前腰時也是頻繁使用。
防守:高位與鄭小將
上半場防守做得不錯,幾乎沒給對方什么機會。整個防守體系上看,防守時兩個邊鋒會收回來,和雙前腰平行站位,鄭智成為四處補漏的單后腰,看上去更似一個4141,圖6。
防守不僅是在后場做得好,更難得的是前場一直堅持的高位逼搶。圖7是近30分鐘的畫面,烏茲隊員持球,中國隊前場5V5,人盯人似的貼住對方。這種強度的高位逼搶使得中國隊占據了場面,但也為下半場埋下了伏筆。
關于防守這里額外提個細節。一般對方大腳開到中場,馮瀟霆會拉出頂頭球而不是后腰去頂。這個狀況我在寫中國隊之前的比賽時提到過,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圖8是對敘利亞,馮瀟霆經常和吳曦搶一個點,對方一旦獲得二點,就是一次極具威脅的反擊。
本場比賽中,馮瀟霆依然愛跑到中路去頂球或者攔截。不過鄭智會很自然地退到中衛的位置上幫他防守,圖9。從接手國家隊開始,里皮不論在進攻端還是防守端都給了馮瀟霆很多放飛自我的權力,但鄭智才是那個真正讓他敢放飛的人。
問題:
上半場中國隊踢得很不錯,唯一就是欠缺一個進球。可以看到里皮為這場比賽準備充足,設想中的戰術套路都打了出來,場面上也完美壓制住了烏茲。但是人員上仍然存在一些瑕疵。
1張稀哲難以達到要求
上半場在全隊表現都不錯的情況下,張稀哲應該是其中相對糟糕的球員。他和蒿俊閔雖然是平行中場,但實際站位上他更靠近前鋒。張稀哲在串聯中場和前鋒幾人之間,存在一些問題,在上半場后半段出現了幾次明顯失誤。他作為前場核心不盡如人意的發揮,使得烏茲開始看到反撲的機會。
2中鋒郜林搶點作用不大
郜林踢中鋒更習慣拉邊和做球,在國足的這套433體系中,左路設計的進攻套路已經可以讓李學鵬頻繁撕破口子,這個時候需要中鋒在中路頭球或者是幫后插上的隊友吸引防守注意。這樣的要求郜林顯然不適合。他在比賽中能夠看到露臉的機會更多是各種停球做球,與武磊打打配合。但在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需要一個解決問題的人。
3缺乏大范圍轉移
中國隊上半場在進攻中有點死抱左路,一直盯著左路打。隨著比賽的進行,對方對本方右路愈加重視,這樣導致中國隊進攻開始逐漸減弱。而右邊路的于漢超與鄧涵文幾次插上,也沒有得到機會。這個時候其實可以在左路吸引防守注意后,大范圍轉移制造出一些讓于漢超單對單的機會。通過左右拉扯這樣的拉扯徹底將對方打垮。下圖是中國隊本場的進攻比例,左邊路占了半數以上。
下半場
調整:肖智上場郜林拉邊
下半場換下張稀哲和于漢超,換上了肖智和趙旭日。此時場上并沒有立刻變成三中衛體系,陣型還是維持在433,不過位置卻發生了變化。郜林給被拉到了左邊,肖智在中鋒位置上,武磊右邊,圖10。
里皮的戰術設想中,趙旭日上來可以將蒿俊閔提前,讓他更多持球在前場組織進攻。肖智上來后中國隊的中路搶點能力明顯增強,而郜林在進攻中也會進到禁區內,保證禁區里有兩個中鋒包抄。
調整過后,兩個邊后衛開始頻繁插上,也開始明顯多了起球的機會,特別是左邊路,雙中鋒在禁區里給對方的壓力也變得更大。圖11里可以看到,肖智比對方后衛高一個頭,中路的頭球威脅明顯提升。
局勢失控的三中衛體系
里皮在進攻戰術設想不錯,但是換人帶來的連鎖反應在防守端出現問題了。這個原因主要是三方面,一個是全場逼搶逼不住了。上半場30多分鐘的時候,前場還是5人人盯人貼對方,到下半場這樣的逼法肯定不行了。
第二個是趙旭日上來后,中路的控制相對張稀哲明顯減弱,而對方又加強了攻勢。里皮原意是一個加強防守的換人,結果反倒使得防守越來越亂。不過也確實是缺人,要是黃博文和吳曦任上一個,中場的控制效果應該會比趙旭日好很多。
第三個原因是要打頭球,后場近似三中衛體系。兩個邊翼衛于上去后回不來,在對方反擊加強的情況下,后防越來越吃不住了。圖12很明顯看到,李學鵬和鄧涵文上去后,鄭智回退,后面剩下三中衛。兩個肋部茫茫大的空當,對方送過去再倒三角打回來,中國隊好幾次就只能祈禱曾誠發揮了。
另外這樣的打法中,間接把武磊給犧牲了。上半場那樣的邊路小范圍滲透他很喜歡,這種簡單直接的起球砸讓他有點無所適從。
搏命博的是以往的宿命
之后張琳芃受傷,任航上來,李學鵬被推到了前面。隨著時間推移,整體戰術變成了更為簡單的高空轟炸,但凡有機會就起腳傳球。
這個中間也沒什么好寫的了,里皮面對這種局面幾乎也是手離開“鍵盤”的狀態。很多人吹里皮換人搏命挽救中國隊。老實講,這再不進攻就要再見了,伊布奶奶也知道要搏命了。高空轟炸這種方式,全世界球隊都這么踢,巔峰夢三踢急了也是換皮克到前面去頂頭球。
足球場上就是這樣,有很多戰術的必然性,更大的還是偶然性。之前對敘利亞感覺3分穩了,最后時刻被扳平。這場下半時門前風聲鶴唳的,結果又進球了。那一場中國隊整體要比這場表現好,里皮的調整也明顯更好。而單論這場比賽,球員的表現是要“好過”里皮的。不過球員能頂住壓力,在最后時刻完成進球,也離不開平日里皮的調教。這也是為什么里皮在賽后會說幸運。
我們在足球領域里常愛說底蘊這回事,恕我不要臉的說一句,中國隊也開始有了點。以往我們全是失敗的,被對方圍攻然后絕殺的,或者被對方活活耗死的經歷。如今在里皮的帶領下我們真的越踢越好了,很多環節都在變好,我們每場比賽單拎出來,不論結果,過程是對得住人的。
球迷或是球員,很多時候的經驗變成了,“踢得還不錯,為什么沒能贏下來。”這個過程中,球員的心態,球隊的氣質在發生改變。我們覺得自己就是應該贏的。這一點點的累積,就是底蘊。我們不再是失敗專家,我們越來越有信心相信自己會是奇跡之師。強者運強,常在對方禁區里扎堆,哪有不混幾個點球的。
最后世界杯出現幾率多少?誰在乎那些,中國隊活到了最后一輪,我們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