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細數NBA歷史上兩類因一人而改變的規則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5f0a24c9-0c24-4151-8235-6084f1c6327d.jpg)
體壇+記者董倡碩報道
隨著NBA新賽季的臨近,聯盟修改后的新規也逐漸掀開面紗。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所謂的“扎扎規則”,上賽季西決中扎扎·帕丘利亞對萊昂納德的疑似墊腳行為自然是這項規則的修訂原因。與此同時,根據NBA記者霍華德·貝克報道,NBA頒布的另一項新規則旨在針對類似于哈登的故意造犯規行為。在新賽季中,持球隊員故意上揚手臂尋找肢體接觸的行為將不會受到裁判的照顧。
雖然這前撲防守和故意造犯規均有先例,但是帕丘利亞和哈登的出現卻將這兩個灰色行為推到了風口浪尖,從一定程度上說,正是他們二人促進了這兩條新規改革,那么在聯盟歷史上,究竟還有誰是聯盟新政的推動者呢?
鮮為人知類
達里爾·道金斯、奧尼爾:籃板籃筐材質
由于他們二人多次扣壞NBA的籃筐,聯盟隨即升級了籃筐的籃板材質與支撐材質。
杜蘭特、韋德、科比:Rip through
他們三人特別喜歡在進攻中使用一種名為Rip through的突破動作,即球員在接到傳球后可以任意使用一只腳作為軸心腳。這往往讓連接動作更加多變且不可預測,聯盟如今將其納入走步范圍之內。
邁克爾·喬丹:球鞋顏色、單打規則
在喬丹的AJ系列面市之后,其多樣化的顏色可謂打破了NBA球鞋單調的傳統。NBA揚言如果喬丹繼續穿著其上場便會遭到罰款,可是財大氣粗的耐克表示愿意幫助喬丹繳納。最后,聯盟無可奈何只得妥協。
除此以外,喬丹當年的單打能力可謂聯盟翹楚。當時,在喬丹準備單打時,公牛隊的四位球員便會全部沉底為其拉開空間。于是,聯盟便出臺規定,稱在弧頂單打時,球隊另外四名隊員中必須有兩人位于罰球線以上。這一規定不僅縮小了單打的空間,也限制了其效率與成功率。
羅恩·阿泰斯特:球衣號碼更換
阿泰斯特特別喜歡更換號碼,其頻繁的換號也引起了聯盟的反感,聯盟規定,除了被交易外,一個球員在一支球隊效力了四年之后才能夠更換自己的號碼。
德里克·哈珀:防守規則
在油漆區外,防守球員禁止用手臂接觸進攻球員。
拉簡·隆多:禁止將發帶反帶
文斯·卡特:禁止在正式賽前熱身前佩戴耳機
德懷恩·韋德:禁止在可見的創可貼上寫字或貼上任何標識
卡隆·巴特勒:禁止在比賽時咀嚼任何東西(包括口香糖)
魔術師約翰遜:傳染病、流血禁止出場
眾所周知,因為被查出攜帶有艾滋病病毒,約翰遜在1991年離開了NBA的賽場。在1992年,仍未完全治愈的約翰遜參加了全明星賽并獲得了MVP,雖然勵志,卻引起了許多球員的不滿。由此,NBA規定球員但凡受傷、帶血或是身患傳染病時皆不能參加比賽。
凱文·加內特:禁止在死球時投射籃球尋找手感,禁止在死球時干擾已經出手的投籃。
廣為熟知類
喬治·麥肯:三秒區擴大、防守干擾球
細膩的技術、精準的射術和出眾的身高讓麥肯稱霸了早期籃球比賽,為了削弱其統治力,NBA將三秒區由6英尺擴大到12英尺,并設立了防守干擾球。
維爾特·張伯倫:三秒區擴大、底線發球、進攻干擾球、罰球
張大帥當年在NBA內線的統治力自然不用過多敘述,其優秀的運動能力和出眾的身體天賦讓他鶴立雞群。為了限制其在內線的能力,NBA將再次將三秒區由12英尺擴大到16英尺,除此以外,NBA開始規定底線發球不能越過籃板,并設定進攻干擾球。曾經,張伯倫還經常在罰球時將球直接拋向籃板,并完成暴扣,NBA隨即設立規則,禁止罰球隊員進線。
奧尼爾:聯防規則、合理沖撞區、無球隊員犯規
與前面兩位球員一樣,許多NBA的規則都是由內線球員改變的,他們強大的統治力讓聯盟不得不出此下策。為了限制奧尼爾,聯盟不僅增加了合理沖撞區、聯防規則和三秒違例,為了保護奧尼爾,聯盟還規定在最后兩分鐘內對無球隊員犯規時要執行兩罰一擲。
查爾斯·巴克利:背打規則
由于巴克利背身單打能力過于變態,聯盟要求球員背打身體對抗時間不得超過五秒。
艾弗森:聯防細節、翻腕規則、著裝規則
由于艾弗森十分犀利的突破能力,聯盟不得不修改聯防規則的細節,以支持其他球隊對于艾弗森的限制。除此以外,為了限制艾弗森的變向,聯盟對翻腕的判罰愈加嚴厲。最后,因為艾弗森經常穿著松垮不羈的嘻哈服裝出現在場邊,再加上奧本山打架事件損害了NBA的形象,聯盟出臺了必須身著正裝觀看比賽或參加官方活動的規則。
三大簽約條款:羅斯、阿里納斯、伯德
羅斯條款:如果一名新秀在第一份合同期得到過常規賽MVP,或者兩次進入全明星首發,或兩次進入年度一陣,那么他就可以在簽訂第二份合同時獲得占工資帽30%的頂薪合同。
阿里納斯條款:所有球隊只能給只簽了兩年新秀合同的二輪新秀中產合同。
伯德條款:為了幫助伯德留在凱爾特人,延續伯德VS魔術師,湖人VS凱爾特人的戲碼,聯盟特地為老將續約放寬了政策。
雷吉·米勒:投籃球員禁止在跳起投籃時伸腿干擾防守球員。
特倫特·塔克:絕殺時間
在1990年尼克斯對陣公牛的比賽中,在比賽還有0.1秒結束時,塔克接到隊友馬克·杰克遜的傳球空接三分絕殺,幫助尼克斯逆轉取勝。隨后,公牛便提出抗議,在經過商議與測試之后,聯盟最終決定,少于0.3秒時,除非空接扣籃或輕點籃球,否則無效。
姚明、帕丘利亞:全明星票選規則
由于擁有巨大的球迷基數,姚明在2003年成功擠掉聯盟第一中鋒奧尼爾成為西部全明星的首發中鋒,但是因為聯盟規定一位球員不能同時出戰新秀賽和正賽,姚明遺憾錯過表演良機。然而在2004年,隨著姚明和詹姆斯號召力的日益強大,聯盟被迫廢掉了這項規則。
而由于帕丘利亞險些在這兩年擠掉萊昂納德和杜蘭特躋身首發,聯盟不得不出臺球迷、媒體和球員三方投票來選定全明星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