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紀中專欄:世界賽事淘金亞洲 洲際賽何以自處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國際排球聯合會的商業性比賽越發向亞洲市場轉移。中國排球協會明年接辦了多場賽事。
什么原因? 我個人的看法是,國際排聯的商業性比賽首先始于亞洲的日本,世界杯是國際排聯第一個商業比賽。其次是香港,世界女排大獎賽的前身是香港每年舉行的世界女排精英賽。世界女排大獎賽的成功推動了世界男排聯賽的創立,以后才出現國際排聯大冠軍杯比賽。沙灘排球賽從一開始就走職業化和商業化道路。
此后,從意大利開始的歐洲排球職業化運動,比賽很多,但盈利情況只在幾個國家出現。現在在歐洲真正排球職業化的國家只有意大利、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土耳其等。沙灘排球則是荷蘭、奧地利、瑞士等國。美國除沙灘排球外,排球只在大學中開展。
民眾們對排球的愛好,在亞洲和中美洲超過其他洲。亞洲排球市場主要在中國、日本、泰國、菲律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中國女排的成績推動了亞洲的排球市場,這是不可否認的。于是世界可能把亞洲看成是一個淘金地而不斷抬高要價,亞洲市場的無序競爭也在推波助瀾。
世界性運動競賽朝亞洲轉移,影響了亞洲比賽的市場價值。電視轉播,新媒體,商業贊助都涌向世界級比賽,而洲際的比賽問津者在減少,這是亞洲體育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國際排聯商業性比賽的條件越來越不利于一般國家和較弱的球隊,因此歐洲國家主辦的興趣降低,國際排聯眼光不得不轉移到亞洲和中國。過去商業性比賽的參賽隊不必承擔任何費用,勝負都有獎金。這種作法無法持續,現在改為參賽者自付旅費,承辦者負擔接待費用和一半獎金,國際排聯只承擔獎金額的一半。因此連韓國都不愿辦賽了。
亞洲成了世界體育重要賽事的一個中心不是壞事。問題在于兩個方面。一是,亞洲,包括中國在內不要互相惡性競爭而使他人得利。二是,如果亞洲過多爭辦世界賽事必然會使亞洲自己的賽事難以找到承辦者。日本就因只熱衷于世界賽事,而忽略亞洲而屢遭非議。
我們在引進國際高水平的體育賽事的同時也要著力培育自己的國內比賽市場。市場份額不能全部被海外賽事瓜分。而且我們精彩的和高水平的賽事也可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