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小球員是中國足球真正的“新一代” 是真正的希望

馬德興10-08 14:21

由中國足協青少部組織的“2017年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U12秋季足球節”目前正在武漢的塔子湖基地進行。全國27個單位30支球隊的2005年齡段近500名小球員在組織者的安排下展開各種競賽活動。在剛剛經歷了2002年齡段U15國少隊的落敗后,當筆者趕到武漢通過兩天的觀察與采訪,頗感欣慰:因為如果說中國足球真的有希望的話,應該是在這批小球員成長起來之后!也就是說,只有再耐心地等待至少七八年,等這批05年齡段的小球員成為20歲左右的青年球員時,中國足球或許才會發生一次真正的“質變”。

記得今年早些時候在做一個視頻節目的時候,我曾如此感慨過,即“目前中國青少年足球的基礎相對孱弱,2004年齡段之前的小球員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如果說要有希望的話,應該是04年齡段以后的球員起來之后。”此番在武漢實地觀摩后,筆者更加堅定了這樣的觀點:中國足球肯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不會是未來三四年、四五年之后,而更應該是再耐心地堅持七八年之后!

元老感慨“不一樣”

按中國足協下發通知,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所屬的青少年隊,包括由其所屬的足球學校隊,中國足協會員協會及省市體育局所屬的青少年隊,以及在其注冊的青少年足球俱樂部、足球學校或其他球隊,均可以報名參加這次U12足球節活動。參賽運動員必須是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出生,而且球員已在足協完成注冊手續。參加足球節的小球員與隊伍其實是為明年的全國U13錦標賽、聯賽而提前進行準備。在足球節期間,各隊伍或參加八人制、或參加十一人制的比賽。盡管比賽對手由組委會隨機編排,各種賽事將不決出全部名次,不獎勵優勝、也不發放成績公報,但通過現場觀看比賽,2005年齡段小球員的技術掌握情況、實際比賽中的技戰術運用等,要明確好于之前的諸多年齡段如2004、2003、2002、2001、1999-2000、1997-98、1995-96、1993-94等各個年齡段,甚至比再往前的年齡段的球員同齡時的情況都要好。

受中國足協指派、來到武漢擔任技術顧問的前中國國奧隊、國家隊教練、前八一隊主教練楊利敏在觀看了前幾天足球節的小球員們比賽之后,這樣向筆者感慨道:“如果要說中國足球真的有希望了,那應該是等這些小孩子成長起來!看了幾天的比賽,明顯感覺跟我之前看的幾個年齡段小球員情況不一樣,不少球隊采用11人制,不管是小球員本身,還是比賽中戰術的運用,真的是像模像樣,一看就是已經接受了好幾年的系統訓練了。說實話,我已經有年頭沒有看到這么多有潛質的小孩子了。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真正在這批孩子身上多下點功夫,那么,再耐心等幾年,中國足球確實就真的是會有希望了!”

今年早些時候,筆者曾在成都遇見了應邀前往現場觀看熊貓杯賽的楊導,當時德國教練拉爾斯所率的99年齡段國青隊表現不佳,楊導不僅對球隊的表現感到失望,對當時球員的個人能力、個人技術也不敢恭維,甚至表示:如果按照他的選材標準與條件,這個年齡段球員中也就最多有5人可以值得培養一下。此番,足球節期間,作為當年楊導所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弟子之一,賈秀全以99年齡段國青隊主教練的身份正率隊在武漢展開備戰,楊導也和賈導有更多的交流,賈導也有同感,現在中國足球的青少年球員基礎“不是一般的差”,所以只能是從最基本的東西開始練起。

“我看了05年齡段小球員的比賽,讓我選擇,我寧愿把精力全部都放在這些05年齡段小孩子身上,也不愿意去在這些國青隊員身上浪費時間,搞了一輩子的足球,現在可以說是真的從05年齡段小球員身上看到希望了。而且,據我所知,后面2006、2007、2008等各個年齡段的小孩子情況比現在這些2005年齡段的小孩子還要好。所以,中國足球的希望是真的在他們身上!”

老外概括“新一代”

不只是國內足壇的元老。在足球節期間,時常可以看到場邊站著不少老外面孔,部分是參賽隊的帶隊教練,部分則是趕到武漢專門來觀看的在華執教的外籍教練。曾在上海工作過兩年、后曾在鄭州工作過一段時間、目前在江陰凱盛執教的葡萄牙外教保羅,就向筆者表示,因為在中國已經工作了相當一段時間,對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現狀有了解,“看了這次U12足球節的情況,明顯感覺現在的這批小球員和以前見到的同齡小球員情況不一樣,基礎扎實很多!好幾支球隊像山東魯能、廣州恒大等應該是組隊較早,所以踢起來整個隊伍也比較有樣了。以我的感覺,這次在武漢的05年齡段小球員中,至少有10人左右,可以和歐洲同齡小球員展開對抗,去歐洲俱樂部同齡梯隊里踢球。”

“不止是小球員,以我的觀察,現在的年輕教練員情況我覺得也比上一代的教練情況要好。我覺得現在的年輕教練也很有想法,而且很上心,這從他們所帶隊伍在比賽中的表現中可以看出來。以我的感覺,我覺得中國足球的希望應該是在‘新一代’身上,就是現在的這一批小球員和教練員。”保羅說道,“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足球的‘新一代’!”

在今年7月底專門前往天津觀看全運會乙組99年齡段比賽的另一位葡萄牙外教里貝羅,則感慨道:“我不知道你看沒看全運會足球比賽,那是足球比賽嗎?不管是球員的技術還是整體的戰術,看了幾分鐘之后就讓人看不下去了,整個水平實在不敢恭維。但在這里,我是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代足球運動員,這里的小球員踢的才是足球!”

校園足球八年“功效”

需要指出的是,“足球節”進行的同一時間,中國足協還組織了一個“青訓中心U12/U11區域精英訓練營”活動,這并不是以單位組隊參加的活動,而是分為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南、西北等七個區域,由各方推薦的小球員參加,這個精英訓練營類似于地區的選拔隊。在武漢參加足球節的12歲小球員,在全國范圍內優秀的好苗子中,也就只占1/5到1/4左右。換而言之,在武漢的U12優秀小球員、好苗子并不是中國足球這個年齡段的全部。

不得不說,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后,中國足協從2009年開始全面和教育部門展開合作、大力開展校園足球,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過去了8年的時間。這八年時間里,中國新一代足球運動員雛形已初步顯現出了校園足球的功效。因為出生于2005年的小球員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恰好趕上了國內開始全面推廣校園足球,讓這些小球員在2008年、2009年也就是四五歲的時候開始接觸足球,因而球感、球性明顯好于以往。這之后,他們又趕上了國內對足球越發重視的好時候,“足球熱”遍布全國。在這樣的氛圍和氣氛之中,這批小球員是幸運的,成長的環境與氛圍明顯強于以往。

一個值得指出的情況是,隨著國內各個職業俱樂部、省市足協以及教育部門的重視,各個地方開始普遍“早組隊、早建隊”,讓這些小球員從小接受更為專業、更為職業的訓練、指導。這等于讓這些小球員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加速”環節,即加速這些小球員的成長。譬如,像現在99年齡段U18國青隊中比較突出的葉爾凡,據他本人自己介紹是從10歲開始正式接觸足球的。而現在的12歲球員從4、5歲或5、6歲就開始接觸足球,自然球性與球感方面就完全不同。從這一層意義上說,現在開展校園足球、讓小孩子從小接觸足球,功效巨大!校園足球開展的意義也就在于此。

各種因素綜合到一起,使得這些2005年齡段的12歲小球員至少比國內以往同齡球員在目前現階段看上去更有希望。當然,這些有希望的小孩子能否再經過七八年的培養之后,真正成為中國足球打“翻身仗”的中堅力量?恐怕未來幾年的培養,尤其是“精英培養”將是關鍵!

U12  /   國青  /   男足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