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正式啟動天津德比調查,觀察員緊盯后四輪
記者肖良志北京報道
中國足協已經正式啟動對“天津德比”的調查。9月27日,天津億利主場對陣貴州智誠的補賽,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親自到現場監督,陪同的還有競賽部、道德與公平競賽委員會、法務部、執行局等部門的官員,他們組成的調查小組已經從9月27日啟動了調查,首先被調查的對象是贏球的天津億利。
調查組采取的方式類似2013年調查“遼津之戰”的模式,采取談話詢問的方式捕捉可能的信息。當年之所以調查遼津之戰,主要是因為遼足在幾天前進行的足協杯比賽中5比0大勝天津泰達,幾天之后中超再戰,遼足竟然派出了全華班,結果1比3敗北,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最終,足協成立了以紀委會主任王小平為首的特別調查小組,分別前往沈陽和天津進行調查。
調查小組到了兩座城市之后,對于兩家俱樂部的負責人、工作人員以及球隊主教練、教練、球員等進行了問詢,并把所有的談話內容記錄在案。經過詳細的調查之后,調查小組并沒有掌握任何確鑿的具體證據。
早在1999年甲A最后一輪過后,中國足協也曾經專門成立過“渝沈疑案”調查組,對涉事的兩家俱樂部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調查小組除了把兩家俱樂部的各色人等召集到京城大廈40多層逐一問話之外,馮劍明率領的調查小組還突然奔襲沈陽進行查賬,并且發現過一張具有嚴重問題的180萬元單據。后來,因為突發變故,安全起見,馮劍明等人閃電般返回北京。此后,中國足協再也沒有找到“渝沈疑案”的具體證據。
鑒于“渝沈疑案”在社會上引起的惡劣反響,中國足協并沒有罷休,在沒有找到證據的情況下,以“延誤比賽”為由,對前衛寰島和沈陽海獅兩家俱樂部各自罰款40萬元,對兩支隊伍的主教練李章洙和徐永來各自罰款5萬元,以總罰款90萬元結束了調查。
列舉上述兩個例子,是為了說明尋找證據之困難。中國足協不是執法機關,缺乏足夠的取證手段,也沒有更多取證的權力,很難直接找到有利的證據。此次調查“天津德比”,依然面臨以前的困難,找不到證據的幾率很大。即使如此,中國足協還要成立調查組進行調查,一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二是對其他可能會鋌而走險的球隊敲響警鐘;三是留下一些可能的線索,今后一旦有人舉報,可以立即進行更為深入的調查等。
從嚴防假賭黑、減少錯漏判等角度講,今年是中國足協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除了成立專門調查組調查外界反響較大的天津德比之外,中超最后四輪,中國足協還會起用歐洲高水平裁判員執法關鍵戰和焦點戰,委派專人作為觀察員前往現場“監督”焦點場次,在第28輪和第29輪的關鍵場次中試用“視頻助理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