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雨/張昊奪賽季首冠 提升難度+新節目劍指平昌

體壇+特約記者伊拉報道
當地時間10月16日,國際滑聯花樣滑冰B類賽事尼斯杯,結束了最后一個項目雙人滑的爭奪。中國組合于小雨/張昊在短節目和自由滑中均以明顯優勢領先同場其他對手高居榜首,輕松摘得新賽季首個冠軍。
本次尼斯杯雙人滑參賽選手大部分是來自歐洲各國的二線組合,于小雨和張昊可謂在紙面實力上就遠遠超越同場對手,冠軍的歸屬毫無懸念。這站比賽更像是于/張組合熟悉賽場氛圍、比賽節奏與新節目內容的一次演練。
首日的短節目比賽,于小雨和張昊順利地完成了新節目《天鵝湖》的國際賽場首秀,除了單跳后外點冰三周落冰略有瑕疵外,其他技術動作都發揮穩定。但在自由滑的比賽中,于/張組合在技術動作中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失誤。完成新加入的單跳動作后內結環三周跳時,于小雨跳躍周數不足,隨后的后外點冰三周接后外點冰兩周的連跳又在第二跳中摔倒,節目中段的兩個拋跳質量中規中矩。而且或許由于兩套新節目編排銜接太過緊湊,于/張組合在完成節目時稍顯吃力,螺旋線、旋轉動作定級也不太理想,總體而言,兩套新節目仍有不少需要打磨與改進之處。
2017/18賽季是于小雨職業生涯的首個冬奧賽季,但這卻已經是張昊的第五個冬奧賽季。雖然兩個人在面對奧運時的心境不盡相同,但期望在奧運舞臺上拿出最佳表現的目標當屬一致。而對于已經兩度更換搭檔的張昊而言,他或許還更希望用一枚成色更高的獎牌,證明自己的實力與堅持的意義。在換伴重組的第一個賽季,于小雨和張昊就在大獎賽分站賽收獲一金一銀,隨后又在總決賽再奪一銀,世錦賽和四大洲錦標賽均獲得第四名,這對于搭檔不到一年的新組合來說,幾乎是可以打出滿分的表現。首個賽季的小有成就想必也給了于/張組合更多士氣與激勵,在奧運賽季,他們也拿出了兩套編排更加復雜的全新節目,同時還升級了單跳的難度。面向奧運賽季,于小雨和張昊的信心和目標幾乎全部寫在了這兩套新節目中。
由于中國雙人滑在赫爾辛基世錦賽上表現出色,平昌奧運會時將會有三對中國雙人滑組合聯袂出戰。在過去一整個賽季都表現穩定的于小雨和張昊則極有希望入選奧運陣容。從全國大獎賽到尼斯杯,雖然于/張組合在兩站比賽中的發揮仍有缺憾,但這同樣為他們指明了改進的方向。尼斯杯后,稍作休整的于小雨和張昊將在大獎賽中國賽亮相,迎來他們奧運賽季的首場關鍵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