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拉十連敗卻首進世界前十 WTA積分系統急需改革?
體壇+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在本周進行的WTA年度最后一項頂級賽——莫斯科站的比賽中,頭后種子、法國選手梅拉德諾維奇苦戰三盤,不敵排名只有97位的白俄羅斯選手薩西諾維奇,遭遇了從七月份的華盛頓站開始的女單10連敗!
然而諷刺的是,在下周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排名榜上,梅拉德諾維奇就將用這樣一波10連敗的戰績,首次躋身世界前十。造成這一怪現狀的原因是,排在她前邊的庫茲涅佐娃、齊布爾科娃和科貝爾三人,即將扣去2016年在莫斯科和新加坡的巨分而跌出前十。
梅拉德諾維奇的“好消息”還不止這一個,由于本周是常規賽最后的一周,而她身后的其他人已經沒有機會形成反超,這樣法國姑娘將鎖定冠軍積分第10名,再加上排名第9的孔塔確定不去新加坡,梅拉德諾維奇將以第一替補的身份前往新加坡參加總決賽。
這也讓人不得不暗中慶幸,幸虧梅拉德諾維奇只是替補身份,同時也讓人默默期待,正賽球員千萬不要有人傷退,不然以她目前的狀態,要如何體現總決賽作為“年度八強齊聚”的價值所在呢?
事實上,WTA的積分系統被詬病已久,盡管在2014年WTA已經對積分系統做出了大范圍的休整,加大了輪次之間的積分差,但“排名無法正確反應狀態”的現象依然存在。比如今年上半年,科貝爾在沒有擊敗過任何TOP20的情況下,居然還把持著世界第一大半年時間,這就得益于她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表現的巨大反差。
另外,和ATP對強制積分的構成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不同,WTA對頂尖球員的要求相對寬松很多,強制積分的賽事只包括四大滿貫、四大皇冠賽和兩個超五賽共10項賽事,其它賽事則只計入6項獲得積分最高的。而ATP的強制積分則構成包括四大滿貫、8個大師賽以及4個500分賽(含蒙特卡洛大師賽,還必須有一個在美網后)共16項。可見相比ATP,WTA通過小比賽“水”積分和排名要容易很多。
納達爾曾提議ATP的世界排名要根據過去兩年的成績來計算,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少傷病對于頂尖球員排名的影響。而對WTA來說,非但不應該改為兩年制排名,甚至可以考慮半年制排名,畢竟相比男選手,女選手的發揮實在是太不穩定了,比如上賽季進入總決賽的8位選手中,今年僅有哈勒普、穆古拉扎和卡·普利斯科娃三人繼續入圍,和ATP今年的大面積傷病不同,另外五位女選手基本都是因為狀態不佳而無法參賽。
所以,WTA是否也該考慮一下再次修正積分系統?即便不能做到半年更新,至少也學學ATP,增加高級別比賽在積分中的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