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足球的癥結:踢足球收費就像鋼琴課

王勤伯10-22 23:28 體壇+原創

阿根廷《民族報》專欄作家 埃塞吉爾?費爾南德斯?莫爾斯

王勤伯/譯

(背景:在歐洲和南美,踢足球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多底層小孩享受的社會福利,青訓俱樂部多是義工,俱樂部運營資金來自社會募集甚至政府體育預算撥款。在美國,青少年加入有一定水平的青訓系統需要付費,這種Pay to Play體制成了足球發展的癥結)

“就像付費上一堂鋼琴課”,美國足協主席古拉蒂這樣形容。

美國無緣俄羅斯世界杯,美國足協面臨諸多質疑。一名記者堅持質問“Pay to Play”體制(交錢踢球)。小孩想進入足球學校或者頂級俱樂部,需要交錢才能參加訓練,參加比賽,為服裝、交通、食物等內容付費。費用從每年1500-12000美元不等。

“這樣是不可能冒出馬拉多納的”,一家報紙寫道。已在美國足協掌舵12年的古拉蒂明年2月會爭取第4次連任,想讓媒體明白,他的足協10年前就已創辦20多個免費足校。盡管如此,他仍然維護“Pay to Play”體制。他做的類比是,“就像付錢上一堂鋼琴課。”

卡塔爾、盧森堡、新加坡、文萊、愛爾蘭(附加賽)、科威特、挪威、阿聯酋、瑞士(附加賽)、中國香港、美國、沙特和荷蘭(譯者注:中國香港或許應是中國澳門)。這些依次是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估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最高的13個國家和地區。第14位是冰島。從未有一個人口如此之少的國家殺入世界杯決賽圈。

同事安德烈斯?布爾格給了我另一個名單:中國,印度,美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亞,全世界人口最多的5個國家。幾乎占據全球人口數量的一半。他們也去不了俄羅斯。

或許可以說,足球在今天是真正的論表現說話的事情。誰進球比對手更多就能去世界杯,不管是真的進了,還是沒進卻算進,例如巴拿馬攻入的“離岸球”,導致美國被淘汰。美國是可口可樂、FIFA長久和永久的伙伴,世界杯的盟友,是麥當勞、維薩卡和百威啤酒。是即將獲得2026年世界杯主辦權的超級強國。但美國在預選賽最后一輪輸給了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這支球隊之前8負1平,本隊歷史最差成績。

墨西哥作家維約羅說過,“足球的安排總是很妥當,因為美國是個永遠的新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每日快報》模仿特朗普的口吻說,“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為什么要我們和兩個國家比賽?”

“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人杰克·沃納說。他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最全球化的人物(原FIFA副主席),直到聯邦調查局跑來找他。美國司法肢解了舊FIFA,一切都是從杰克·沃納和查克·布雷澤聯手掌管的中北美加勒比足聯開始的。他們身邊的古拉蒂卻什么事也沒有。

英國調查記者詹寧斯說,“就像一個供職世界銀行、在哥大開課的經濟學家,卻從未看到自己身邊沃納和布雷澤兩人不停往口袋里裝錢。” 

古拉蒂是一個印度數學家的兒子,2歲時來到美國,12歲時已經在管理兒童球隊。今年1月,已是FIFA高官的古拉蒂甚至會為官員和前球員之間的比賽操心,甚至詢問應該穿什么球鞋最好。最后他的球隊在4支隊里排名第二,冠軍是馬拉多納和FIFA主席因梵蒂諾領銜的球隊。

無緣俄羅斯世界杯,不僅導致主教練阿雷納立即辭職,很多人也要求古拉蒂下課。在古拉蒂治下,美國大聯盟達到了22個俱樂部,美國足協年預算超1億美元,擁有130名雇員。美國是中國之后從事足球運動人數最多的國家(譯者注:此數據或許也有誤,或許是看球人數)。根據《體育畫報》統計,美國成年足球迷人數在最近6年間從5900萬增長到7900萬人。

美國女足是3屆世界冠軍、4屆奧運金牌得主。但美國男足在1990年以來首次無緣世界杯決賽圈。無緣1986年世界杯的時候,一位評論家曾調侃到:“大多數美國人認為soccer和藝術體操一樣,是那些從來沒聽過布魯斯?斯普林斯汀的國家才搞的運動。”而本次無緣俄羅斯世界杯,卻被視作“美國體育歷史上最慘重失敗之一”。

在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比賽中打入烏龍球的后衛奧馬爾·岡薩雷斯認為, “整個國家都崩塌了”。倒不見得像他說得那么慘,但為數字叫慘的,是Fox電視臺和Telemundo電視臺,他們為2018和2022世界杯支付了10億美元轉播費。

美國媒體現在找出了一些未曾留意的問題,例如“Pay to Play”,這導致成千上萬的青少年被排除在體系之外,也制造出了一代有紀律感卻沒有饑餓感和創造力的白人球員。

“我不知道怎么組織混亂”,古拉蒂說。或許他太在意保護投資者,或許他的聯盟也應該引入升降級制度,就像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現在的模式失去了部分體育競爭力。特朗普可以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卻無法退出FIFA,足球,總還是比一堂鋼琴課多那么一點點內容。

世界杯  /   美國隊  /   古拉蒂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