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級新秀有多可怕?這些巨星的菜鳥賽季才這水平!

體壇+記者柴夫報道
新秀的日子總是不好過,即便對于2017這個選秀大年來說也是如此。昨天,我們為您盤點了開季至今有希望競爭最佳新秀的球員,他們已經展現出了比往屆新人更出色的實力和潛質,但問題依然是存在的。
隆佐·鮑爾的后背安著一個靶子,隨時可能被對手擊倒在地;馬克爾·富爾茨墮入肩傷迷霧,現在連投籃都成了問題;丹尼斯·史密斯還沒證明自己的表現能帶領球隊贏球;馬爾卡寧在一支自由落體的球隊里打球,首發位置是否穩固還不好說...
看到這些你開始擔心了?完全沒這個必要!新秀賽季的表現并不能體現一名球員未來所能達到的高度,這在歷史長河中已經一次次得到印證。盡管很少有人能在糟糕的新秀賽季后突然爆發,但確實存在不少第一年表現和最終成就天壤之別的球員。和下面這些人相比,無論是鮑爾、史密斯、馬爾卡寧,還是令人失望的狀元秀富爾茨,他們的表現已經算很好了。
史蒂夫·納什 太陽
作為NBA歷史為數不多的兩連MVP得主,納什并非從剛進聯盟就受人矚目。1996-97賽季,這名白人控衛場均只能上場10.5分鐘,得到3.3分2.1助攻。他在新秀賽季10.8的PER是生涯最低值,0.7的勝利貢獻值排在倒數第二,稍高于被傷病困擾的最后一個賽季。處子賽季的默默無聞并不影響他成為NBA最出色的控衛之一。
約翰·斯托克頓 爵士
是的,這位助攻和搶斷都冠絕NBA歷史的控衛也沒有輝煌的新秀賽季。他在爵士的前三年都是扮演替補角色,新秀賽季場均打18分鐘,貢獻5.6分5.1助攻,甚至連效率也是生涯最低——投籃命中率41.7%,罰球73.6%。那一年,斯托克頓的勝利貢獻值是3.1,和五年后的15.6相比不值一提。所以你看,當一些出場受限的新人獲得機會后,他們或許能實現蛻變。
科比·布萊恩特 湖人
很多中國球迷都熟知的例子,“老科”的NBA生涯并不是從眾星捧月中開局的。作為96黃金一代的13號秀,科比一開始只能扮演替補,他的新秀賽季也是職業生涯唯一一個場均出場時間不滿26分鐘的賽季——場均出戰15.5分鐘,得到7.6分。除了36歲和37歲兩個因傷狀態下滑的賽季,科比新秀一年41.7%的投籃命中率是最低的。那個時候大家都知道他又天賦,但這些天賦并非一開始就能兌現。
吉米·巴特勒 公牛
在這個賽季開始前,各家媒體評出的百大球星幾乎都將巴特勒排在前20,他已經成為了現役攻防兩端最全面的側翼之一。但這位悍將在菜鳥賽季幾乎無人問津,他在公牛的第一個賽季更多地只能扮演跟班小弟的角色。作為首輪最后一位被選中的新秀,巴特勒第一年場均只能打8.6分鐘,大部分時間他能做的就是不讓自己的技術統計掛零。誰曾想到,這樣一位不被看好的小將能成長到今天的全明星首發,場均輸出超過23分呢?
加里·佩頓 超音速
“手套”的大名響徹NBA歷史,但佩頓可不是從一開始就能配得上這一名號。新秀賽季,佩頓還身穿2號而不是之后人們熟知的20號球衣。他82場比賽一場不落,但是場均只能得到7.2分,三分命中率是慘不忍睹的7.7%,這兩項自然是生涯最低。佩頓在其他方面做得不錯,場均送出6.4次助攻,完成2次搶斷,不過恐怕沒人想到他能在進攻端完成那樣巨大的進步。
此時再看看17屆新秀的表現,你還會抱怨隆佐·鮑爾的投籃太差,富爾茨表現糟糕嗎?他們做得已經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