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啟示,這場電競世界杯究竟給中國帶來何種改變?

王瑋晨11-03 08:53

記者王瑋晨報道

票價、觀看人數、微博熱搜,一項又一項的數值在顛覆著大家對于電競比賽的認知。英雄聯盟S7(2017全球總決賽)作為電子競技領域的世界杯,在這一個月間席卷中國,實在給大家帶來了太多的震撼與驚喜。一天之后,決賽就將在鳥巢上演,雖然賽事行將結束,但之于中國電競而言,卻更像是一個新的起點。在這一個月紛紛揚揚的嘲雜之下,終有東西開始沉淀下來,正從各個方向為整個中國電競帶來著改變和啟示。

電競賽事價值將被重新估量

S7的巨大成功,首先帶來的改變將是英雄聯盟、甚至是整個電競賽事價值的重新估量。這種估量體現是兩個維度,一個是觀賽價值,另一個是商業價值。

觀賽價值直接反映在門票上,數千一張的半決賽門票,刷爆網絡的消息幾乎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原來電競門票可以這么值錢。

以往的電競賽事,門票從來都不是“門欄”,大多都附帶游戲虛擬道具,主辦方第一考慮永遠是如何盡可能把座位填滿。除了LPL這樣的頭部賽事,其他一些電競賽事花錢請兼職湊人氣在圈內早已不是秘密。

即使像《英雄聯盟》六周年的夏季賽決賽,當時引得大批黃牛駐足,很大程度還要感謝吳亦凡和周杰倫的迷弟迷妹。

突然躍進S7,行情全變。從小組賽開始,票就成了所有人最為關心的話題。僅售百元出頭的票價似乎被嚴重低估,黃牛幾倍甚至是上十倍的轉手。武漢現場的記者無一不為之震撼。

一方面,電競比賽門票從未如此值錢,另一方面,電競賽事的門票價值如此緊密地與比賽本身掛鉤,不再因為那些虛擬物品與明星效應。電競作為一項體育賽事,其門票價值首次回歸了賽事的重要與精彩程度。

更為震驚的是,那些很多花了大價錢的觀眾在賽后都覺得頗為值得,狂熱的氛圍和親眼一睹偶像選手令他們覺得錢沒白花。電競的線下觀賽價值無形之中已經被觀眾認可。

而商業價值同樣也將重估,在年初的一份《2017年最具贊助價值體育賽事》榜單中,英雄聯盟S7排名15,在其之前的還是一個鐵人三項比賽。這次的贊助商顯然超出了預期,幾乎全是國內國外各行業內的頂級品牌。而S7同樣也沒有辜負厚望,賽事的巨大話題性帶了極高的關注度,微博和百度的各項數據顯示熱度已經比肩NBA、歐冠等重要賽事,而在各個環節都大幅品牌露出的贊助商自然笑開了言。網絡上,各種大小商家都加入了這場電競營銷的狂歡中來,期望蹭上S7的熱度。

在線上的觀看人次上,國外數據統計網站對迄今為止的世界賽直播觀看人數做了統計。最熱門的一場RNGvsSKT的比賽,觀看直播的中國人數高達9635萬人。這樣的直播數據雖然并不準確,但是也從一個側面反映著熱度。高收視率連帶著轉播版權在未來必然將水漲船高。在這之后,電競賽事的價值將不會再被低估,其展露的巨大“吸睛”能力將與主流的體育電競賽事比鄰而坐。

普及線下觀賽鋪路地域化

在S7之前,拳頭中國區負責人葉強生在跟記者談及主客場制改革的目的時,表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讓更多的觀眾能夠體會線下觀賽的魅力。

此前由于英雄聯盟的LPL聯賽在上海舉辦,一年之中僅有一些杯賽和決賽放在其他城市。放眼中國,線下觀看電競比賽可以說還處于嘗鮮階段。大多數仍心存疑慮:線上線下看比賽都是看屏幕,有什么必要花錢去現場看呢?

這屆S7為這樣的疑惑給出了答案。在除開上海以外的主場城市,絕大部分觀眾都是第一次來到線下觀看比賽。在微博上、在朋友圈、在論壇里,來現場觀賽的觀眾把自己觀賽的感受與他們分享,現場大國主場與狂熱氛圍被口口相傳。

線下觀看電競比賽這一種模式,經由英雄聯盟S7讓很多的電競初哥第一次嘗到了甜頭,而沒有來現場的則躍躍欲試等待下一次機會。

觀眾也已經開始認可這樣一種模式:即掏錢線下觀看電競比賽與花錢看演唱會或者看球賽并無二致。

這樣觀念轉變尤為重要,可以說為此后的地域化改革鋪平了道路。設想一下,一支戰隊從上海分出去來到某個城市,要如何才能把當地的玩家叫來觀看線下比賽,只能做各種活動、半賣半送門票等方式慢慢培養核心觀賽群體。而S7對于地域化堪稱一次“饑渴挑逗”,大批沒有搶到票的觀眾都渴望在接下來有感受一次的機會。武漢廣州當地的觀眾都曾像記者吐露希望能有一個戰隊來到自己的城市。這種“饑餓感”不僅是對英雄聯盟而言,對于整個電競行業的推動作用都是巨大的。

在未來,當線下觀看電競賽事的這種模式得到普及,周末觀看一場電競比賽會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玩家向觀眾良性轉化

S7的比賽現場的觀眾,除了第一次線下觀賽之外,還有一個特點是很多漸漸已經開始少玩英雄聯盟了。觀看直播和比賽的時間開始超過游戲時間。

我們知道,由于電競賽事是依托于游戲存在,正常的狀態是呈現一個金字塔形,底層廣泛的游戲玩家,中間是電競賽事的觀眾,塔尖是電競賽事選手以及從業者。

而任何一款游戲都無法擺脫衰敗的宿命,底層的游戲玩家在到達巔峰之后就會不停開始流失。《英雄聯盟》興起之時的主力學生玩家,如今很多都已工作甚至為人父母,平日里再難抽出精力玩上一把游戲。

這屆S7讓人看到,很多底層的游戲玩家并沒有真的完全流失掉,而是開始向上層轉化。身份從玩家變做了觀眾,平日里的游戲時間也開始轉化成了觀賽時間。

此前拳頭和騰訊方面不止一次強調要在三年內把《英雄聯盟》賽事打造成最好的體育賽事。這樣的話初聽震驚,但是因為轉化的良性,讓設定的目標成為可能甚至還將提前到來。

同時,另外一種可喜的情況也在發生著。S7的觀賽群體中還有很多從來沒有玩過《英雄聯盟》的人。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觀賽的理由大體有兩種,一個是被朋友帶著,為了和他們有相同的話題選擇觀看。另外一種是迷上某個選手或者主播,開始為了他嘗試看懂電競比賽。簡單來說就是社交壓力和明星號召力。

而借由手游演變的全民MOBA時代,也讓MOBA這種電競類型得到普及。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坦承,“確實也要感謝王者的火爆,讓很多沒玩過LOL的也能大概看懂比賽。”

在未來,當《英雄聯盟》具備良性的選手到觀眾的轉化,又同時能吸收外部觀眾時,成為像英超、NBA這樣的長久體育賽事就不再是一種口號式的空談了。而游戲打破自身的宿命,借道電競經久不衰的夙愿在《英雄聯盟》身上看到了可能。

電競產業鏈的重要升級

在傳統體育領域,像世界杯、奧運會這樣的頂級賽事,各國為舉辦爭破腦袋,無疑是看中了其背后的經濟利益。這樣高關注度的體育大賽在一國舉辦,除了帶來直接的經濟收益外,還將拉動各項產業的增長。

同樣,這一屆英雄聯盟S7,對整個中國電競產業的產業鏈無疑是一次重要升級。在原本的產業鏈中的幾個重要環節上,電競內容生產環節的俱樂部與選手,在這一次大賽后吸粉無數,品牌價值得到大幅提升。

電競內容分發環節的直播平臺則收獲大量關注,五星體育作為電視平臺因為熱度還首次播放了RNG對STK的那場半決賽。

賽事贊助商開始受到國際品牌的青睞,這些不差錢的主以往更多將重心放在足球、籃球等傳統體育賽事上。

用戶開始更愿意為整個電競產品買單,不論是賽事還是周邊。記者在現場安檢口被觀眾問及最多的問題就是周邊商城在哪里。

細節上來說,賽事的主辦水平在不斷提升。今年英雄聯盟的大型比賽中,S7的組織是最為有序的。從進場到采訪,各個環節規范又嚴格。

協作各方的能力也開始成長,包括與各地方政府的關系。這也被視作是未來主客場制的一個難點,落地之后的執行將極大的考驗《英雄聯盟》和各俱樂部。此次S7與各地進行了一次良好的磨合。

總體來說,大到整個產業鏈,小到場館的一塊屏幕,所有一切讓《英雄聯盟》的賽事看起來愈加職業化與規范化。電競產業鏈也開始更加良性運轉,產業鏈最上游的廠商開始讓利,其利益獨占的情況得到改善。在把這塊蛋糕變得更大了的同時,產業鏈上的各方都在自我升級以謀求更多利益。

大眾認知轉變將引政策利好

黃鶴樓、獵德大橋、外灘、水立方、鳥巢,當英雄聯盟S7的標語打在這些城市的地標之上,所有人都會感嘆,有排面!那么緣何要這樣一個“排面”?

此前葉強生跟記者聊起決賽為什么放在鳥巢時,曾表示其實是希望我們長輩,這些不了解電競的大眾知道電競的比賽原來也能在鳥巢打比賽,已經是個體育項目了,這樣就能對電競更為寬容一點。

需要寬容,實在是在被當做“洪水猛獸”的這些年里受到過太多歧視。這些講的“排面”是為了努力在大眾面前掙一個印象分。英雄聯盟S7承擔了這樣一份使命,需要將其變成大眾認知的拐點。

我們可以看到電視平臺已經開始播放電競直播比賽了,各種國家級的主流媒體都在自發報道這個賽事,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聊起票價和被包場的外灘。這場賽事徹底演變成了一個茶余飯后的談資,所有人都驚訝電競突然的爆發,然而卻不知道背后的電競人為這一次努力和等待了太久。

而正當S7火熱進行的同時,國際奧委會(IOC)也開始向電競示好,電競可以被看作是一項體育活動,電競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各國的年輕人。未來電競可以與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和價值相結合,提供一個新的舞臺。

越來越多的關注就會帶來政策的傾斜,這兩年政府對于電競逐漸上心,各地的電競小鎮雨后春筍般出現。

相信在S7改變大眾認知的同時,也將再次刷新政府對于電競的印象,種種對于電競的利好政策將可能緊隨而來。

S7作為電競發展的一個拐點,賽事的結束恰是中國電競新的開始。

電競  /   S7  /   英雄聯盟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