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網絡《球球大作戰》:從“休閑”到電競大IP的野望

李楷平11-03 11:59 體壇+原創

2017年10月22日,上海星球影棚,VSPN的郭昊站在轉播廳里,目光緊盯著墻上的三十多個屏幕。

屏幕畫面由主舞臺上30多個攝像設備傳導過來。經過前一天的通宵調試,三十個屏幕涉及到的百條電纜都已連接和測試完畢。比賽期間,郭昊必須時刻監控轉播間里所有機器的狀況并保證它們有序運轉。他的同事們則必須緊盯著屏幕墻,預判接下來哪個屏幕上將爆發精彩時刻,并將其切換到場內舞臺的大屏幕。

VSPN曾操刀過LPL、KPL等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電競賽事,擁有中國最早的電競賽事制作和直播團隊。郭昊負責的這場比賽,是《球球大作戰》BPL秋季賽的總決賽,也是VSPN感到最棘手的比賽。

“普通電競賽事只有10個選手,球球是30個。數量的增加不是簡單疊加,我們必須升級?!惫徽f。

從2016年首屆BPL開始,經過兩年的設備革新和機制改進,在2017年BPL才呈現出上海星球影棚所展現的樣子。但在球球從“休閑電競”項目走向“大IP”的過程中,賽事操辦只是其中一環,更大的挑戰也許還在后面。

走向競技的世界

和“吃雞”類似,《球球大作戰》是一款發布后悄然無息吸引到海量用戶的產品。它主打“休閑競技”的概念,畫面風格偏Q,競技雖激烈但不暴力,節奏輕快,基本十分鐘能打完一局。

在上海星球影棚奪冠的是RBT戰隊,其創始人Regina年僅20歲。年初前往意大利留學的她現在擔任RBT的領隊。從小學習音樂的她,上大學之前從來沒有玩過游戲?!肚蚯虼笞鲬稹分杏幸粭l“邀請好友注冊游戲就送棒棒糖”的社交機制,2015年她受閨蜜邀請注冊了球球賬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將“社交”元素納入電競游戲,體現了巨人網絡身上濃厚的網絡游戲基因,也的確極大提升了新用戶增加速度。為了得到喜歡的虛擬獎品,Regina幾乎將自家所有親友,包括長輩都拉進了球球的世界。

根據巨人網絡的數據,2016年3月球球的日活就已經達到700萬。2016年6月,球球全球總用戶數突破1億,半年后突破2.2億,到2017年3月已經高達3億。

用戶數仍在高歌猛進的2016年,巨人網絡就已經籌劃建設球球的賽事體系。

《球球大作戰》賽事執行負責人劉帆至今還記得,2016年3月球球首次舉行線下嘉年華。當時采用線上報名方式,僅一天就有四五萬人報名。因為場地限制,只有500人獲準。但到了活動那天,除了這500人,另外仍有數百人契而不舍地到了現場。最終這一千多人有坐有站,共同見證了球球首次嘉年華。

從某種意義上說,球球用戶的熱情推動著巨人網絡去建立賽事體系。

RBT組建于2016年,最初籍籍無名的他們處于“裸奔”運營狀態。Regina個人負擔了大部分戰隊訓練和日常開支。她說,之所以愿意無條件組建一支戰隊,就是為了享受和隊友們并肩戰斗、共同站上勝利舞臺的快樂。

在所有爆款競技游戲中,都有大量像Regina的玩家。

他們的熱情,給了球球賽事運營初期更多嘗試和成長空間。巨人電競可以用各種方法提升賽事觀賞體驗,并從Regina等忠實玩家那里獲得反饋。

為了獲得最好的賽事效果,球球選擇了曾操刀LPL、KPL總決賽的VSPN。

承辦BPL前,為了更加了解球球這款游戲,VSPN的郭昊曾廢寢忘食瘋狂玩一個月。最后他明白了一個讓人頭疼的事實:30名選手一起比賽,每個人都隨時可能爆發戰斗。錯過一個精彩鏡頭,都會讓賽事的觀賞性下跌一大截。

“巨人網絡的團隊渴望突破,渴望在最短時間里突破休閑到競技的那道山,因為球球發展太快,等不起。這一點給我留下的很深刻的印象?!惫徽f道。

2017年,《球球大作戰》的賽場上更新了設備,設計了更復雜的直播/轉播方案。六支隊伍坐在6個五顏六色的球中,每個球可旋轉、可開啟、可隱藏。而30個鏡頭可以將畫面、聲音隨時呈現給現場大屏幕,而球球也收獲了兩年來最完美的一次現場比賽。

22歲的官方解說“方山廚子”對2017年BPL非常滿意:“首先是類似足籃球的即時精彩回放,可以幫助我們和球寶們第一時間回顧操作。第二個是選手的第一視角,秋季賽還增加了選手即時語音對話,幫助我們理解選手的操作意圖?!?/p>

賽事下沉正在成為潮流

2017年9月,RBT戰隊為BPL拍攝宣傳短片。這是以草根知名的RBT第一次像明星一樣成為鏡頭的焦點。

“那天拍攝大雨從天而降,樓上拿著水龍頭往下沖,水又密又快,我們雖然都打著傘,還是全身都濕透了,臉上的妝也都花了。然后往下扔球,有一些還不小心砸到身上。那球比想象中的要重多了,砸身上還挺疼的。一天拍攝下來全身都疼,可狼狽了……”回憶這段經歷時,Regina覺得“當明星也不容易?!?/p>

盡管Regina笑稱“后來看片子,都說其他隊伍是明星來了,我們是水管工來了。”但在網上,RBT戰隊漫步雨中的宣傳片仍獲得大量點贊。

從默默無聞變為明星戰隊,RBT蛻變的節點是2017年7月。他們從線上公開賽殺出血路,跨過眾多職業戰隊,奪得塔坦杯冠軍。隨后他們進入職業聯賽并獲得BPL秋季賽總決賽冠軍。

正是巨人電競為球球打造的賽事體系,給了RBT脫穎而出的舞臺。

目前,《球球大作戰》不僅有職業級別的BPL職業聯賽,有全球總決賽。還有類似足協杯的“塔坦杯”,以及一系列位于金字塔塔基的賽事如線上公開賽、校園賽、城市賽等。

2017年,BPL等頭部賽事成型后,球球提出要將賽事“下沉”。

劉帆認為,《球球大作戰》用戶體量達到3億的級別,說明越來越多的用戶已經下沉到三線、四線城市。對這類用戶,高高在上的BPL已難以滿足需求。唯有通過城市賽、校園賽和各地的“球寶俱樂部”社區活動,才能給它們提供一個游戲、競技、社交的平臺。

實際上,賽事“下沉”是整個電競行業的大趨勢。

球球戰隊千百支,能打職業聯賽的只有16支。RBT這樣能像當年的希臘、丹麥一樣實現“歐洲杯神話”的戰隊,更是絕無僅有。

2016年體壇電競曾說,手游也迎來了自己的廠商時代。就像LOL的頭部賽事被騰訊的S7獨占鰲頭,DOTA2的頭部賽事全部被納入V社的TI、Major體系,球球的頭部賽事也被巨人電競完全掌控。

在廠商頭部賽事擠壓下,第三方賽事不約而同地提出下沉和落地,例如阿里體育的WESG。這是一種電競比賽版本的“農村包圍城市”,更看重參與性,走的是全民電競的概念。

2017年,隨著電競游戲用戶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游戲廠商將廠商賽事的觸手伸向全民下沉,變得水到渠成。因為擁有游戲本身的資源,廠商的落地通常會更加精準。

2017年6月,巨人網絡、阿里體育、盛天網絡等共同啟動了“球寶俱樂部”。其實這就是一個屬于球球玩家群體的“交換機”。它給球球玩家提供了約戰、社交、休閑,其全國各大城市的板塊更成為線下交友的據點。

電競生態路還很漫長

“方山廚子”是播音主持專業科班出身,解說BPL職業聯賽只有兩個賽季,可以說比BPL還要“年輕”。

在解說BPL之前,巨人電競曾安排他在線上解說鍛煉了一段時間。而在2017春季賽正式登場前,他還與其他解說一起接受過培訓。

“像我這樣科班出身的解說,之前對電競的特性認知不夠。經過秋季賽培訓,我從理論到實踐都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球球。另外這次培訓還包括了化妝、形體、表演等各方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秋季賽期間,除了每周的解說任務以外,還有額外解說作業和考核,等于是逼著我們進步?!狈缴綇N子說道。

從春季賽登場解說后,方山廚子逐漸成為游戲里的“大V”。

《球球大作戰》有留言板功能,每天都有大量的“球寶”來找他要留言。每次他打開游戲,就會有大量“球寶”點進來觀戰和贈送禮物。

在劉帆看來,選手和解說都是球球大IP生態中的一個元素。

和體育、娛樂明星一樣,在游戲社交體系里面,許多選手可能就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粉絲。他承載了游戲玩家的關注與喜好。解說除了解說比賽,與玩家們的交互還包括更多內容。而且解說普遍交際能力強于選手,實際上他們更容易獲得玩家的親近,并進而影響玩家融入球球的大IP。

除了游戲,還有生活;讓玩家參與賽事,還讓他們參與球球的更多外延元素。選手和解說這一類“大V”的出現,是球球賽事下沉的另一個寫照。

據介紹,目前球球已經與NPC、施華洛世奇等時尚品牌推出過合作款。和傳統體育一樣,每逢大賽,玩家們購買T恤、杯子等IP衍生品的熱情就會更高。2017年BPL期間,上海NPC專賣店常常出現排長隊售賣的情況,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自產“大V”,球球還有很多外聯“大V”。“跑男”的Anglebaby、王祖藍、鄭愷,還有黃曉明,體育界的傅園慧,主持人李晨、伊一等,都是球球的忠實玩家。這些自帶光環的“大V”幫助球球和它的賽事產生了大量UGC內容。其中《中國有嘻哈》的孫八一還為球球撰寫了一首戰歌。

但歸根結底,球球大IP的元素都通過“比賽”孕育的。在這個前提下,球球賽事體系本身的自我開發和造血,將成為球球大IP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

2017年初,巨人網絡宣布年內要和阿里體育一起向賽事投入上億資金。

目前球球的賽事更多是靠投入在驅動。除了周邊衍生品開發,球球大IP還吸引了統一冰紅茶這樣的品牌戰略合作伙伴。未來圍繞球球賽事衍生的戰隊、選手、解說等IP元素,都獲得自己的商業價值,球球大IP才能說有了最堅固的底盤。

在RBT打進BPL之前,Regina支撐著戰隊開支,這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進入BPL,巨人電競與Regina的聯系開始多起來。從戰隊包裝,商務開發,到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參與,RBT得到了巨人電競全方位的幫助。從目前來看,發展勢頭都是順風順水的,但未來的路挑戰依然存在。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