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聯近年改革利弊共存 對搶跑零容忍“傷害”博爾特

梧桐11-07 16:19 體壇+原創

體壇+特約記者梧桐報道

國際田聯近日宣布,將于2018年正式啟用排名積分系統,運動員未來參加大賽要憑積分拿資格,曾經的A標和B標將被廢棄。新體系能否推動運動發展,還得觀察,但回首過去幾年,田聯一直在改革中前行,在這個過程里有成功也有失敗。

2009年田聯對搶跑規則做出重大改革,從2010年開始選手只要有一次搶跑就失去參賽資格。而這之前是第二次搶跑被罰下,有些選手抓漏洞用搶跑戰術打亂對手,這間接造成比賽節奏拖沓,田聯最終以97票贊成通過對搶跑零容忍的方案。

如今零搶跑規則實行八年,可謂是利弊共存。積極的一面是確實打擊那些鉆空子的運動員,讓比賽節奏更快、更精彩,但一次犯錯就出局也有些殘忍,2011年大邱世錦賽博爾特在百米大戰的命運就因搶跑被扼殺,也是一大遺憾。

而2011年田聯對世錦賽和奧運的100米和200米賽制進行改革,除了未達標選手進行資格賽輪較量,高水平運動員只比三槍即可決出冠軍。這幫助博爾特在內的巨星們節省體能,促進他們取得佳績,無疑吸引更多人關注田徑。

現在的鉆石聯賽也是改革成果,這項于2010年推出田徑系列賽,取代原來的黃金聯賽。而鉆石聯賽到2016年已經運行七個年頭,盡管從“黃金”升級為“鉆石”感覺更高上大,但事實上,新賽事影響力并未如田聯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黃金大獎賽時代,無論是贏得5站以上單項冠軍有資格分享50公斤黃金,還是后來拿到全部6站冠軍的選手獲百萬大獎,都使得賽事爭奪激烈,觀賞性高。而鉆石聯賽每年14站,反而導致競爭力被削弱,很多明星不買賬,例如博爾特在生涯最后一個賽季只出戰摩納哥站。

為了在“七年之癢”之后有更新發展,田聯今年對鉆石聯賽再動刀,將14站比賽劃分為12站常規賽與2站總決賽,進入單項前八才能進軍總決賽,總決賽每項冠軍5萬美元,比去年多1萬。重賞之下能否必有勇夫,新改革成功與否,這就是后話了。

國際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上臺后更是高舉改革大旗,他直言田徑運動變得無聊,為了生存必須有魄力的改革。而在新藍圖中,要延長賽季、縮短世錦賽日期、推動明星對抗、增加關注度,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可以看到如今世錦賽上接力出場如T臺走秀,確實增加話題性和收視率。

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是每個行業的大勢所趨,田聯也要跟上時代步伐,盡管田聯歷史的推陳出新有成功,也暴露出問題,說明改革任重道遠,但就計劃中的積分系統而言,雖還未實施,但卻值得我們期待。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