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CBA改革并不徹底 需要更多好故事

邵化謙11-13 10:42

在中國,看一項運動是不是受追捧,看哪個娛樂明星是不是真大牌,最有發言權的不是記者,而是黃牛。

CBA也一樣,北控男籃搬到北京兩年半了,往年去他們主場奧體中心門口,黃牛問你的都是“要球票么?”跟你推銷,11月12號北京德比戰前去,黃牛都開始揮舞著鈔票問你,“有票么?高價收。”

停下來一問,380的票已經被炒到700,480的票賣800,雖然還不如北京首鋼打總決賽時候的票貴,但在北控主場,加價的事情卻是頭一次發生。要知道上賽季北控主場上座率不佳時,門口黃牛票最便宜的只要10塊一張。

一樣“識貨”的還有央視,說起來上周日晚上CBA的好比賽不少,有榜首大戰浙江廣廈對廣東,有丁彥雨航帶山東隊大戰冠軍熱門遼寧,還有弗雷戴特的上海對衛冕冠軍新疆,但最終央視選擇了對北京德比全國直播。無他,只因這是最有故事的一場比賽。

從今年夏天北京首鋼放棄馬布里開始,輿論就一直在爭論此舉正確與否,及至老馬和北控聯手,又是新一輪的爭論,等賽季前老馬在采訪中一再表示,“新賽季我最想擊敗的對手就是北京首鋼。”話題關注度一再走高,等到11月12日比賽來臨時,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了。

這樣全國球迷關注兩支“弱隊”的情形,在CBA并不常見。過去很多個賽季,大家常關注的就是強強對話,冠軍爭奪者的比賽,那比賽明星多,對抗強,關注度也高,一些實力一般的球隊,除了當地球迷,比賽時候的關注度就要低很多,因為這些球隊身上,缺少“故事”。

現在看北控,就是因為老馬改換了門庭,一下就萬眾矚目,即使他們的實力在CBA頂多能說是中上水準,遠稱不上精英球隊,但因為他們身上有故事,關注度這就上來了。

自成立至今,CBA在很多地方都在學習NBA,譬如賽制、獎懲、現場表演、賽后采訪等等,但NBA之于CBA最大的不同,并非上述表象,而是故事性,在NBA除了比賽,你還能在場下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東西,球隊樂意身處新聞中心,甚至NBA官方也在刻意強化這種故事性。

一句話,在NBA,所有人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但在CBA,有的球隊在這一方面還需要學習,在有些球隊看來,球隊最大的任務就是打好比賽、爭取好成績,別的場外吸引眼球的事情,跟我又有什么關系呢?甚至有球隊覺得,我的媒體關注度高了,對球隊的訓練、備戰反而是一種傷害。

事實真的如此么?當然不!老馬在首鋼那幾年,北京隊的關注度一直不低,也總有故事,但這并不耽誤翟曉川、朱彥西、方碩這些年輕球員的成長,尤其方碩,北京德比戰中他的表現,已經超過小外援杰克遜了;老馬去了北控,北控關注度上來了,小將許夢君同樣打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

但更多像北控一樣實力不是頂尖的CBA球隊們,球迷們多想看你們制造一些故事出來啊。

話說回來,故事是人來演的,沒有“演員”哪兒有好戲?CBA缺少好故事,最大的癥結,仍然是缺少流動。今年NBA揭幕戰,騎士打凱爾特人,雷霆打尼克斯,大家都說“誰都不服就服NBA排賽程的”,這就是人員流動帶來的故事和魅力。所以,CBA的故事性不足,還是因為市場化并不充分、改革并不徹底,這是姚明和籃協暫時很難解決但必須面對的一大難題。

CBA  /   馬布里  /   北京德比  /   北控  /   首鋼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