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U23賽季觀察:小將漸入佳境 94一代何去何從

創冰DATA11-16 15:02

2017賽季的最后一輪,并沒有像以往一樣無欲無求,反而踢出了多場跌宕起伏的比賽,結果就是U23小將并沒有得到額外的照顧,各隊主教練一直到了補時階段才送出額外的獎勵,讓一些小將獲得了一兩分鐘的出場時間。 

回顧U23新政執行的第一年,有幾個典型特征:

1、每輪首發球員的出場人數基本穩定,除了建業、權健等少數球隊會派出多名球員出場,大多數球隊每輪都遵守底線,只派1人首發出場。

2、首發球員表現可圈可點,替補球員出場人數和時間很少。

在這些表現下,前15輪中超聯賽,各隊對U23球員的使用經歷了一個從保守到逐步放開的過程,一直到聯賽第11輪,U23首發球員的平均出場時間才開始穩定到60分鐘以上。

第二循環的比賽開始以后,除了第18輪有部分U23球員離隊參加亞青賽,首發球員受到一些影響,絕大多數比賽,U23首發球員的出場狀態都比第一循環更出色,時間更長,上港、富力等一些球隊加大了對年輕球員的使用力度,小將們的表現也越發精彩。可以說,下半賽季U23新政的執行情況還是讓人看到一些希望的。 

從本賽季U23小將們的出場時間來看,出場超過2500分鐘的球員只有黃政宇一人,在2000-2500分鐘的只有4人,1500-2500分鐘的也只有5人,也就是說,本賽季真正得到充足鍛煉的只有10名球員。出場在1000分鐘以下的球員人數最多,達到59人,尤其出場時間500分鐘以下的有45人,包括了大量只出場過一兩次或者多次出場每次只有10幾分鐘表現時間的球員。 

而從U23球員的出場位置和人均時間來看,小將們受到的待遇跟他們的前輩們基本一樣,中后衛、后腰尤其是防守型后腰球員的出場時間最多,地位比較穩固,前鋒、邊鋒球員的出場人數不少,但是平均出場時間都比較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國內球員比較容易冒頭的邊鋒和邊后衛位置,今年很少有亮點,邊鋒/邊前衛球員只有鄭達倫、鐘晉寶、韋世豪等少數幾人比較出彩,邊后衛出場人數很少而且表現一般。 

在各隊對U23球員的使用方面,河南建業、天津權健對U23球員的使用最激進,出場總時間最多,但是兩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建業開局大膽,出場時間遙遙領先,但是成績不佳,尤其在主教練賈秀全下課之后,U23球員的出場時間不斷被壓縮,下半賽季明顯減少。天津權健則恰恰相反,主教練卡納瓦羅對年輕人的培養有耐心、有想法,逐漸放開,賽季末期關鍵戰役中,劉奕鳴、鄭達倫等小將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廣州富力、貴州恒豐智誠、長春亞泰等球隊出場時間雖然不少,但都是一人獨大的球隊。延邊富德是今年U23球員出場時間唯一不到1000分鐘的球隊。 

今年得到鍛煉最多的10名球員,3人來自建業,2人來自權健,胡靖航、高準翼等多名球員都因為表現不夠穩定,影響到了出場時間。年輕人的成長,還是需要時間和耐心。 

值得欣喜的是,年輕的小將們雖然出場時間不多,但是已經在比賽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車世偉打入U23球員的第一個聯賽入球開始,到韋世豪第一次技驚四座的遠射破門,再到鄭達倫梅開二度、閔俊麟貢獻的超級遠射,U23小將這一年打入不少關鍵入球,在U23射手榜上,權健的鄭達倫以6球遙遙領先,還有多人取得進球。

最后我們來關注一個特殊的群體。

1994年出生的小將們今年是幸運的,他們趕上了新政的執行,得到了出場保護,但又是不幸的,因為他們明年就將失去新政的保護。

由于新政執行的非常突然,中超各隊對94年球員的儲備是非常少的,整個賽季下來,只有閔俊麟、鄭達倫和鐘晉寶三個人獲得了充足的鍛煉,發揮出不錯的水平。賽季結束,鄭達倫的伯樂卡納瓦羅已經確定離開,閔俊麟將結束租借回到廣州富力,鐘晉寶所在的建業有可能更換主帥,而且,三個年輕人在各自球隊都不缺少競爭者,他們的命運值得追蹤觀察。

 

今年還有5名94年出生的球員得到了一些出場時間,但是不夠充分,除了徐新在賽季下半段坐穩主力,其他球員都是高開低走,在賽季后半段出場時間寥寥無幾。下半賽季,各隊教練已經開始為明年做準備,報名18人名單的球員很少能看到94年出生的小將,這幾名球員恐怕明年要為自己的生存努力了。

還有一些更不幸的球員,廖均健、王炯等8人今年沒有得到過一次出場機會,這其中,廖均健最為可惜,他去年還是河北華夏的絕對主力,踢了整整一年中超,今年輾轉兩支球隊,卻沒得到過一次出場機會,年輕人的命運真是搖擺不定。這些球員里是否還會有大器晚成的球員呢? 

最后讓我們來記住這些名字,這些球員都在1995年出生,今年都得到過不少鍛煉時間而且表現比較出色,明年在新政加碼的情況下,他們將會被各隊委以重任。很有可能,他們中間將誕生出U23新政執行后的第一批國產球星。

數據  /   U23  /   中超  /   中超賽季總結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