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雪球越滾越大 李哥再不現身AC米蘭會被拖死
體壇+記者王勤伯報道
《紐約時報》關于李勇鴻的報道被意大利幾乎所有權威媒體轉載,反響極大。實際上,該報僅僅是證實了之前有過報道(《上海證券報》)或有過質疑的(意大利記者對磷礦的質疑,請參看之前的勤伯答問):磷礦不僅不是中國第一礦藏,而且所有權很奇特;李勇鴻曾和詐騙案件有關,父親和兄弟被捕入獄。
從球迷角度來說,這些并不是最要害的,而是目前李勇鴻更加神秘不現身,AC米蘭將永遠生活在擔憂之中,這對于球隊非常不好。
盡管有網媒在“喜報”AC米蘭新貸款找到了,我們一看卻發現是另一個基金,李哥只不過是把還款期限從埃利奧特的1年變成5年。
然而,僅僅還清埃利奧特就需要將近4億歐元,4億加5年利息,AC米蘭將背上多么沉重的債務?如果商業計劃是在香港上市,如此龐大的債務規模和難以實現盈利的財務報表, 可以讓AC米蘭得到股民青睞嗎?
現在AC米蘭面臨的困境越來越清楚:李勇鴻的債務雪球越滾越大,俱樂部盈利預期艱難,這樣勢必影響軍心,也影響未來的轉會市場。法索內說如果經濟尚未能實現目標,需要出售一兩名球員,但目前陣容都不夠完善的AC米蘭如何承受得起出售隊中絕對主力?
這將是一種惡性循環,一個死結。而且,如果第一年就如此之多麻煩,第二個賽季開始進入歐足聯FFP嚴格的財務監管,問題會更大。財政方面被債務等問題束縛住手腳,這樣的AC米蘭又談何沖擊歐冠資格、意甲奪冠、歐冠復興呢?
米拉貝利在AC米蘭客場1比2輸給那不勒斯沒有正面回應《紐約時報》的報道,“早已習慣了報紙發表文章來針對我們。”這番話更說明了米拉貝利和法索內目前的尷尬處境,李哥人都不現身,這對經理人又如何去證明這個證明那個?
他們混淆事實的做法很難說服大多數AC米蘭球迷。媒體刻意針對AC米蘭?莫非AC米蘭是世界公敵?恰恰不是!恰恰因為AC米蘭在全世界都受人喜歡,所以媒體必須為這個具備一定公共屬性的俱樂部負責,找出李勇鴻的身份,為債務等問題拉響警報,這才是對AC米蘭球迷負責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