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大起底 這樣的李哥還值得米蘭信下去嗎?
體壇+記者王勤伯述評
傳統媒體在今天的世界里已不值得談什么優勢,只值得去談“職責”。《紐約時報》做了一個對得住AC米蘭球迷的調查,證實了此前眾多疑點,并對紅黑俱樂部前景表達了明確的擔憂。
這份調查持續了數月時間,對很多疑點進行了解答。例如,在李勇鴻、中歐體育背后,有若干個身份神秘甚至找不到影子的人,他們頻繁地成立公司,頻繁地以0元價格轉讓企業股份,有時候也遇到法律糾紛。總之,他們就是不愿意露臉,而且是從未露臉過。
參與調查的《紐約時報》記者潘亞告訴《米蘭體育報》:第一,他對意大利足協感到懷疑,李勇鴻的資本背景可疑程度是非常明顯的,但竟然在意大利輕易取得信任;第二,他擔心AC米蘭陷入債務危機,因為以目前俱樂部的現金流水平,償還巨額債務將是一個問題。
最近意大利流出的消息稱,AC米蘭已經為解決埃利奧特高利貸問題找到了解決辦法,有另一家基金愿意提供4億歐元貸款,而且還款期限是5年。如果AC米蘭經營情況良好,還有望獲得額外的1億歐元。
事實上,從媒體的角度說,意大利媒體的嚴肅性在AC米蘭危機報道上遠遠無法和《紐約時報》相比。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實際是貝盧斯科尼,他急于出售AC米蘭換取巨額現金,因此,AC米蘭新老板的資質審查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綠燈待遇,盡管李勇鴻的背景資料可以說是假到不堪一擊。
李勇鴻大筆舉債買下AC米蘭,有些追捧李勇鴻的網民聲稱,能借到那么多錢,可以說明李哥的實力。可是,這些實力僅僅對貝盧斯科尼有用,因為他拿到了現金。而最大的受害者是AC米蘭,因為俱樂部從此被完全抵押出去,未來幾年,俱樂部將始終受困于債務,更何況是高利貸!
整個交易過程中,有一股力量始終在牽著意大利媒體的鼻子走。貝盧斯科尼時代,一些媒體成了謠言傳聲筒,不斷散布中國投資人有政府背景等消息,甚至把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名字扯進來。
李勇鴻入主以后,媒體的質疑是存在的,也有升溫的趨勢,但沒有任何媒體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和耐心做出一份像《紐約時報》一樣的細致調查。現在《紐約時報》調查一出,全歐洲都在轉載,甚至連瓦倫西亞地方體育報《超級體育》也轉載了,題目為“米蘭中國老板可能有假”。
目前情況下,俱樂部實際已不完全掌控在李勇鴻手中。積極為他聯系各路高利貸基金的法索內才是一大操盤手,但這種捆綁本身也是對AC米蘭有害的。有一部分球迷提出李哥應該把經營球隊無能的法索內-米拉貝利一鍋端,這個要求也不是完完全全沒道理,從競技角度說這兩人不是超級能手,但在經濟方面,李勇鴻目前已經無法甩掉法索內,至少在近期內是不可能的。
看AC米蘭在客場輸給那不勒斯,真的是一件令人難受的事情。那不勒斯并沒有表現出超高水平,但這支AC米蘭真的沒有實力去哪怕冒險拼一拼。好像輸給那不勒斯是個完全可以接受的結果。這在過去的AC米蘭是無法想象的,即使俱樂部遭遇困境,也不會輕易接受輸給任何對手。
若是下賽季沒有歐冠分紅,AC米蘭經營將面臨更深困境,球隊將不得不為投資人的各種問題進一步受累和收縮。這樣的李哥,還值得繼續相信嗎?別停!別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