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C羅(4) 貧窮的童年
文/體壇+記者小中
懷上C羅,母親多洛蕾斯想把他打掉。C羅的到來,他的哥哥和兩個姐姐也不歡迎。多洛蕾斯懷上C羅時,大女兒埃爾瑪已經(jīng)10歲多,兒子烏戈9歲了,小女兒卡蒂婭也8歲多了。多洛蕾斯回憶說:“生下C羅時,埃爾瑪11歲了,烏戈10歲了,卡萊婭也快9歲了。他們都不想再要個弟弟,他們直跟我鬧。”不想要是不想要,鬧是鬧,可C羅出生以后,家里所有的人都喜歡他。多洛蕾斯說:“后來,出生之后,他成了全家人的快樂。他不僅是我們夫妻二人的孩子,也是他們的孩子。”
全家人都喜歡C羅,都寵愛他。可C羅生下來,又多了一張嗷嗷待哺的嘴,家里變得更窮了。小時候的C羅根本就始不上一次性的紙尿布,使的是破衣服改成的布尿布。C羅拉了尿了,不能像一次性尿布那樣隨后一扔,而是要洗干凈再用。其他人還都可以,唯獨二姐最煩給弟弟換尿布。不過,由于年紀(jì)還小,干不了其他活兒,照顧弟弟C羅的責(zé)任責(zé)無旁貸地落到卡蒂婭頭上。小時候,C羅沒什么可玩兒的,除了足球和幾輛玩具車,他沒有其他的玩具。
C羅長到七個月時,媽媽告別了編了多年的柳條筐,在豐沙爾一家餐館找到了一份做廚娘的工作。從非洲回來多年后,迪尼斯的戰(zhàn)爭后遺癥終于有所減輕。干市政園林工人收入太低,他又兼職做起了安多里尼亞俱樂部的服裝管理員。迪尼斯喜歡足球,干與足球有關(guān)的事情,他不再一臉木訥,臉上終于可以偶爾一見笑容,多洛蕾斯和三個孩子都替他高興。在安多里尼亞俱樂部做服裝管理員,迪尼斯跟球隊上上下下關(guān)系都不錯,小兒子克里斯蒂亞諾出生,迪尼斯為他選了一個在圣安東尼奧區(qū)乃至豐沙爾和馬德拉群島都小有名氣的人做教父,那就是安多里尼亞隊隊長費爾南·索薩。
C羅注定要與足球結(jié)緣,他的父親迪尼斯喜歡足球,是安多里尼亞俱樂部的服裝管理員,而他的教父費爾南·索薩當(dāng)時是安多里尼亞隊隊長。作為一名職業(yè)球員,費爾南·索薩球踢得不錯。跟C羅一樣,除了安多里尼亞,他也效力過馬德拉國民。馬德拉國民是一支葡超球隊,是馬德拉群島兩豪門之一。能在那里踢球,足見費爾南·索薩水平不低。C羅小時候去安多里尼亞練球,都是父親迪尼斯拉著他的手帶他去。而費爾南·索薩對于C羅的足球道路,也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父親和教父險些錯過小C羅的洗禮。洗禮儀式定于下午6點鐘舉行,可是下午4點鐘安多里尼亞有比賽。安多里尼亞作客里貝拉布拉瓦,那個地方距離豐沙爾有十公里左右的路程。C羅的哥哥姐姐都是在圣安東尼奧教堂,由若澤·安東尼奧·雷博拉神父給施洗的,這一次也不例外。由于父親和教父要去打比賽,C羅的洗禮儀式被安排在當(dāng)天最后一個。可左等他們也不來,右等他們也不來,雷博拉神父有點焦急不安起來。6點半,兩個人匆匆趕到教堂,C羅的洗禮儀式才得以舉行。據(jù)一本C羅傳記說,洗禮儀式上,小C羅穿著藍白兩色衣服,兩個手腕上帶著金手鏈,脖子上帶著十字架,一個腳指頭帶著戒指。阿韋羅一家很窮,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尤其是C羅,最小的他是父母的心頭肉。
盡管有踢職業(yè)足球的教父,可最終在足球上取得成功,C羅并不容易,他克服了許多困難,而最先要克服的困難是貧窮。成名之后,C羅接受過成百上千次采訪,可在采訪中,他從不愿意談?wù)撏陼r經(jīng)歷過的貧窮。弟弟出名,C羅二姐卡蒂婭姐因弟貴,后來做了歌手。2014年5月參加西班牙一電視臺的真人秀節(jié)目《Supervivientes》(幸存者),卡蒂婭才談到了阿韋羅一家?guī)讉€孩子貧苦的童年。
卡蒂婭說,“我媽媽每天都去買食品,可要等到月底才能付賬。火腿每隔半個月才能吃上一次,只有周日我才能吃到肉。一周的其他時間,家里吃的是面包加黃油,我媽媽總是熬蔬菜粥。如果能吃上雞肉的話,那簡單像是在過節(jié)。”C羅的二姐還說,小時候,每天晚上上,她經(jīng)常會在家附近的一家面包店門前徘徊,等著店主把賣剩下的蛋糕送給她。她還說,小時候她能吃上巧克力,則是因為父親上班地點附近有一家超市,他總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到過了保質(zhì)期的食品。
不過,卡蒂婭也說,盡管家里窮,可她小時候從沒挨過餓,“在家里面,從沒缺過面包”。在節(jié)目的最后,卡蒂婭還說,貧窮使她更加懂得珍惜,貧窮也并沒有使阿威羅一家失去生活的快樂。卡蒂婭說,“我非常在惜糧食,珍惜我努力獲得和爭取到的東西。盡管家里窮,可我在這里,我沒有餓死。我并未因此就覺得我是個小可憐兒,在我的家里,我享受到愛與寧靜。”
相比哥哥和姐姐們,C羅還算是幸福的。社會在進步,經(jīng)濟在發(fā)展,母親換了一份收入更高的新工作,還能定期分到顧客給的小費,父親也終于走出自我封閉,開始工作了,而且在C羅出生前就搞起了兼職。因此,盡管家里的孩子由三個增加到四個,相比哥哥姐姐們小時候,C羅的童年盡管依舊貧窮,但相對來說要好過一些。雖然依舊是六張嘴吃飯,可相比從前,阿韋羅一家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善。
C羅應(yīng)該感謝母親,多洛蕾斯是一位堅強的母親。多年后回憶起從前,多洛蕾斯心頭仍有一點酸楚:“我辛苦地工作,是為了我的孩子們每天都能有吃的。”C羅也應(yīng)該感謝父親。由于受心頭戰(zhàn)爭陰影的影響,迪尼斯一度消沉,甚至失去了靈魂,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可小兒子的到來,使他重又找回快樂,他擔(dān)負(fù)起一個父親的責(zé)任。C羅也應(yīng)該感謝哥哥和姐姐們。二姐卡蒂婭照顧他,為了貼補家用,大姐埃爾瑪16歲就在豐沙爾一家餐館當(dāng)女服務(wù)員,為了不影響學(xué)業(yè),只能晚上抽空學(xué)習(xí)。哥哥烏戈也窮人孩子早當(dāng)家,15歲就到一家鋁制品企業(yè)當(dāng)學(xué)徒工。
由于有家人的愛,盡管小時候生活很困苦,但C羅從不覺得自己的童年過得凄慘。相反,回首往事,他總能看到光明的一面。多年之后,C羅回憶說:“我在一無所有中長大,我們家當(dāng)年非常窮。圣誕節(jié),我沒有玩具或禮物。我跟我的哥哥和兩個姐姐住一個房間,我的父母睡另一個房間。那是一個狹小的空間,但我不覺得悲慘。今天,我跟我的哥哥和姐姐令人難以置信地親近,我們喜歡在一起。”
有時候,貧窮能使一個人早早就樹立起遠大的抱負(fù)。打很小的時候起,C羅就有了一個遠大的目標(biāo):成為一名職業(yè)足球運動員,掙很多的錢以幫助家人。多年后接受采訪,母親多洛蕾斯含淚透露了C羅童年時許下的諾言。當(dāng)時C羅對他母親說:“媽媽,你別哭。長大了以后,我要掙好多錢。我要給你買一個大房子,媽媽你就不用工作了。”
閱讀相關(guān)文章,請搜索熱詞“少年C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