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貴的申花KO矜貴的上港 滬上雙雄仍需亞冠上綻放

馬德興11-27 09:05

體壇周報記者馬德興報道

憑借客場兩個進球的優勢,上海申花隊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雖然以2比3輸給了同城的上港隊,但仍然在時隔19年后登上了中國足協杯賽的冠軍寶座。對吳金貴而言,19年前作為助理教練幫助球隊捧杯;19年后則以主教練的身份率隊力壓同城“小弟”再度登頂,無疑為自己的教練生涯、為申花添上了濃重的一筆。而花錢如流水的上港則最終落得個四大皆空,令人唏噓。

上港的四大皆空

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恐怕是上海上港隊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不管是集團的領導層、俱樂部的管理層,還是球隊本身,自從接手上海東亞隊以來,上港方面一心想要一個冠軍。從追求來說,這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的,但為了奪取一個冠軍,是不是可以花錢如流水?則有待商榷。

最近兩三年來,上港隊投入有多大?外界說法頗多。為了引進所謂的大牌球星,從2016年轉會市場上的“標王”到2017年冬季轉會的“標王”,都是由一家國企俱樂部創下。固然,作為國企,花錢用在帶有公益性質的足球上,可以說是在承擔“社會責任”。可是,真正的“社會責任”是否可以用其他方式來更好地進行體現?

今年以來,上港隊在場內、場外“鬧”出了多大的動靜?帶來的社會效應究竟是積極的還是負面的?只要看一下民意,就不難得出結論。就以這場決賽前的情況為例,有多少人希望申花隊最終能夠問鼎?一家才進入中國足壇短短兩三年時間的國企俱樂部,緣何落得這樣的一個人緣?亞冠賽場上寧愿選擇中超球會進行“內戰”、也不愿意與浦和紅鉆硬碰硬,最終的結果是“放虎歸山”、讓浦和紅鉆隊淘汰。在中超賽場上,類似斤斤計較的事情,更是為人所不齒。而作為這支球隊的主教練,博阿斯更是“口無遮攔”,將一副“好牌”打成了一副“爛牌”,實戰中的臨場指揮更是像個“臭簍子”。如此上港,何以去爭冠?

某種程度上,上港隊最為失敗的就是請來了博阿斯。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在決賽第一回合比賽中,不安排傅歡擔任首發,下半時才想起來替換出場。如果這不是博阿斯本人的主意,而是涉及到俱樂部與球員續約的問題,則俱樂部在如此關鍵時刻做出這樣的決定,無疑就是自毀長城。同樣,在第二回合決賽中,安排魏震首發、而在下半時又用石柯換下魏震,如此自我否定,又是一招臭棋。蔡慧康作為一名防守型中場,在國內也算是相當不錯的,但在決賽中卻見不到他的身影,被廢掉的還有埃爾克森……

或許,博阿斯可以用“走人”的方式來承擔責任,但他是懷揣著千萬歐元離開的,對他而言絲毫不存在“損失”一說,而國企的一大筆外匯卻就這樣“打水漂”了。作為管理層,難道真的就一點都不心疼?

申花以“怒放”自救

坦率地說,申花的情況同樣不算很好,尤其是引進的所謂“大牌”特維斯從開始就注定了失敗。賽季之初,申花成為了第一個在亞冠資格賽中被淘汰的中超球隊,球隊在聯賽中也一直處于保級的掙扎中。某種意義上,這次奪取足協杯賽冠軍,多少算是挽回了一些顏面。

在這個過程中,俱樂部管理層或許最明智的就是讓吳金貴重新出山。而吳金貴也是不負眾望,不止是率隊提前完成了保級任務,最終也率隊在不為外界看好的情況下,拿到了足協杯。在這兩個回合的決賽中,應該說吳金貴顯現出了他的執教能力,在技戰術方面的針對性部署、在臨場指揮方面的調整,至少表現出了較博阿斯更好的駕馭能力。可以說,單就這兩場決賽,吳金貴是完勝了博阿斯。

而且,更值得一書的是,在2013年宮磊率貴州人和隊擊敗了廣州恒大隊拿到冠軍后,吳金貴是最近四年來第一位率隊拿到全國冠軍的教練,其他各項賽事的冠軍全部都由老外完成。某種意義上,這個冠軍對申花、對吳金貴以及對所有中國本土教練更有意義。在外援、外教似乎將要一統中國足壇的大背景下,吳金貴率隊奪冠與陳金剛率長春亞泰隊實現逆襲,顯得更有價值。

盡管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吳金貴是否將會繼續執教申花隊,但不管如何,對于申花而言,“怒放”之后還有更艱巨的任務在等著,畢竟今年初的“亞冠之恥”讓人耿耿于懷。因而,誰都希望這次足協杯希望是申花俱樂部的一個新的轉折點。或許,真正的怒放應該是在亞冠賽場上。唯如此,申花才能“真正代表上海”。

其實,上海因為這兩次的“德比”已經贏了,但人們更希望看到上海能夠贏在亞冠賽場上。

上海申花  /   上海上港  /   吳金貴  /   博阿斯  /   足協杯  /   亞冠聯賽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