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天津女足之殤:俱樂部承受不了高薪球員

海洲12-25 11:09

  最近幾天,天津女足解散的消息刷爆朋友圈、登上了各大體育媒體頭條,很多人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這支有著18年歷史的女足老牌勁旅走向終點,是命運?還是因果?生活中,人們會不經意間將驚喜與失望歸結為命運,因此“命運”一詞沒有門檻,自然難以解讀津門球隊當下的遭遇,相比之下,“因果”要來得更為靠譜。

  正所謂凡事必有因果,天津女足宣布解散,官方給出的說法是贊助商資金已無力撐起球隊,如此解釋理由充分,沒有錢,又怎能玩得轉足球?這是“因”,卻非“起因”,畢竟經歷18年的風風雨雨,天津女足又怎會沒有一點抗壓能力,更何況近兩年,姑娘們先后拿到了錦標賽與超級杯冠軍,以及全運會亞軍,大好形勢面前,津門女足卻在這個冬天與大家說了再見,其中自然有著說不出的無奈。

  不可否認,女足隊伍的日子一直不好過,但如同上世紀90年代前中國實行的計劃經濟,姑娘們過著幾乎相同的日子,也就沒有什么可埋怨的了。怕就怕,“計劃經濟”遇上了“改革開放”,當女足聯賽加入轉會制度,一切不再按需分配,有錢人就要用最好的,那些實力干將與潛力新星因此成為了搶手貨,土豪們再這么一抬價,女足隊員的待遇上去了,那些小本經營的球隊麻煩了。這其中便包括天津女足,坐擁五名國腳看似是件體面事,其中苦澀也只有當事人最為清楚,每逢轉會季,津門國腳面對各種各樣的誘惑,難免心神不寧,俱樂部也只能談心與加薪,以留住姑娘們的心。一來二去,主力球員的薪水越來越高,超過俱樂部的承受能力,而俱樂部收入卻沒有增加,甚至還會減少,球隊宣告解散,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實天津女足原本有機會改變命運,時間倒回2015年,剛剛在中甲站穩腳跟的津門新貴權健俱樂部曾向天津女足拋出橄欖枝,渴望全資收購這支女足老牌勁旅,雙方的接觸早已不是秘密,最終談判破裂的原因一度出現了多個版本。有消息稱,當時天津女足為球隊標出了不符實際的價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16年來,俱樂部在球隊建設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自然有著較高的心理價位,同時,相比于男足,女足球隊缺乏市場,也賣不上價,彼時距離全運會僅有不到兩年的時間,若能帶領球隊在本土全運會中取得佳績,勢必更符合球隊的利益。

  無論真相究竟如何,天津女足終究沒能改頭換面,權健轉而購入大連女足,為后者建立起了新的王朝,如果說錯失這次機遇已是為津門球隊的隕落埋下伏筆,那么權健對女足市場的沖擊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說來也巧,權健收購大連女足恰逢女超開啟轉會市場,前者的大手筆投入打破女足圈子昔日平衡,也只有資金實力雄厚的江蘇、長春女足能夠追隨權健的步伐,其余小本經營的球隊無奈掉了隊。

  結果便是,不堪重負的天津女足走向終點,雖然離別之時,俱樂部期望通過與長春女足間的合作,免去一部分球員的后顧之憂,同時換來后者代表天津出征四年后的陜西全運會,但還是有大多數姑娘沒能成為合作背后的幸運兒,難免因此而心存不滿。如今看來,俱樂部確實做得有些不太地道,若是上賽季女超聯賽結束后,俱樂部能夠迅速做出決斷,姑娘們將擁有充足時間尋找下家,如今,在經歷三個月的假期后,大多女超、女甲球隊已經確定了補強名單,如此一來,她們選擇面已經很小了。

  當然,如果從積極角度去考慮,可以理解為俱樂部在這段時間里做了最后努力,無奈之下才選擇解散球隊,無論如何,這樣的沖擊對于姑娘們而言都是致命的。唯一慶幸的是,天津女足還留下了一支全運梯隊,再加之與長春女足間的合作,俱樂部雖已無一線隊,卻并不會影響下個周期的全運備戰,至于四年之后的事,恐怕俱樂部方面都還沒有想得這么遠。

  回想去年年底火車頭俱樂部宣布解散,一年的時間又有津門球隊遭遇了相同的命運。巧合的是,彼時,火車頭俱樂部也是在解散一線隊的同時,留下了引以為傲的造血系統,如今的現狀卻是當下的火車頭青訓依舊處于癱瘓狀態,天津女足是否也會走上這條道路,還有待時間檢驗。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