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NSL之巔 看《逆戰》的電競多元化道路
記者李楷平述評
12月23日,騰訊《逆戰》品牌賽事超級聯賽第三賽季(NSL S3)總決賽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佑銘體育館落下帷幕。AG戰隊3比1力克無冕之王CLASS302戰隊,第三次奪得NSL聯賽冠軍獎杯。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2017年NSL的變化,那就是多元化。”決賽結束后,騰訊逆戰項目組負責人周鵬飛說道。
2015年以來,隨著電競體育化的深入,電競賽事越來越趨向于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縱觀整個NSL第三賽季的比賽,可以發現《逆戰》的種種多元化嘗試,正在為線上線下的百萬玩家構筑一條通往電競賽事的路線圖。
賽事:選擇多元化
選手參與的廣泛度,是騰訊電競項目賽事的特色,《逆戰》也不例外。
2017年,在之前賽事體系的基礎上,《逆戰》對賽事進行了深入整合與發展。NSL進一步承擔了線下頭部賽事的責任,而遍布全國的網吧賽、線上賽則將賽事參與機會給予每一位《逆戰》玩家。
“底層玩家并不具備直接參加線下比賽的條件,我們給他們提供了全民排位賽、獵場排位賽等。當水平到一定階段后,可以參加區域賽事。每年兩屆的區域賽事,到省賽,大區賽,再到TGA最后是NSL。這是一個金字塔結構,有一條清晰的向上通道。”周鵬飛說。
“地域化”在2017年成為電競賽事潮流。而在周鵬飛看來,《逆戰》賽事其實早已展開地域化,只不過這種地域化更多體現在了競技元素,而非商業元素。借助于騰訊強大的整體資源,《逆戰》在全國各個省區都有龐大的地面推廣人員。這讓《逆戰》將底層賽事鋪開到全國兩百多個城市,2000多家網吧,基本可覆蓋到三四線城市。
2018年,《逆戰》賽事體系將迎來新成員——TGA與NSL之間設立《逆戰》錦標賽。這一賽事給職業戰隊更多比賽機會,同時也為下一層級的賽事提供更多通往NSL的門票。
選手:造星多元化
12月23日,千名觀眾涌入NSL S3總決賽所在地佑銘體育館。其中有不少AG俱樂部粉絲,有熱心的粉絲制作了“AG戰無不勝”條幅帶到現場。記者采訪了一位現場粉絲,現年27歲的他從《逆戰》開測就是忠實玩家,而喜歡AG也已經有五年時間。他甚至能對記者回憶2013年,AG在WCG預選賽廣州賽區奪冠的情景。
在周鵬飛看來,俱樂部選手需要擁有一定的粉絲群體而成為“電競明星”,這是衡量一個電競俱樂部是否職業化的重要標準。
NSL在2015年登上電競舞臺,但在這之前,iG、AG、漢宮、傾城等一大批綜合電競俱樂部就成立了《逆戰》分部。借助于城市巡回賽、TGA和WCG等落地賽事,匯聚了第一批《逆戰》俱樂部與選手的粉絲。本次NSL S3總決賽解說之一王奔,就是在這一年從AG俱樂部出道并與《逆戰》結緣的。
作為賽事金字塔塔尖的NSL,毫無疑問是《逆戰》職業化的排頭兵,因為它匯聚了全國最頂尖的《逆戰》戰隊。AG俱樂部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人氣,與他們在NSL三連冠的成績不無關系。
2017年,為了增加NSL選手的“星光”,《逆戰》也進行了各種嘗試,名人堂的設置就是其中之一。
本次NSL總決賽前夕,302戰隊趙趙入選名人堂。決賽最后時刻,趙趙1v2秒殺一人卻未能完成翻盤,成為AG三連冠獎杯的背景。但這個充滿悲情英雄意味的時刻,配合入選名人堂的榮耀,也成為了NSL一個值得回味的經典時刻。
同時,多元化還讓NSL從賽場競爭擴展到更豐富的形態。
“我們引入了更多合作伙伴,比如龍珠直播、全民TV,利用他們提供的資源豐富NSL的生態。同時投入大量資源,把玩家們感興趣的賽事與游戲內容,分發到各個平臺。跟S1和S2相比,S3的內容產出量至少提升了兩到三倍。為直播平臺提供賽事與游戲內容后,《逆戰》直播間的關注度與活躍度2017年上半年提升一倍,下半年又提升了40%。這些都極大提升了俱樂部與選手在玩家中的喜愛度。”周鵬飛說道。
直播平臺的引入,給選手們開辟了新的職業生涯路線圖。
說到轉型,王奔可說是當下《逆戰》選手們的榜樣。昵稱“奔奔”的王奔,2012年加盟AG戰隊擔任領隊,率領AG經歷了從連續獲得亞軍到連續奪冠的王者歲月。而《逆戰》賽事與直播平臺的興起,使得解說與主播崗位變得分外稀缺。憑借過人一籌的解說天賦和游戲理解,王奔登上NSL的舞臺,也在龍珠直播開啟了直播間。除了解說NSL廣受歡迎,他的龍珠直播間也超過了74萬訂閱。
頂部主播的成長,《逆戰》團隊在幕后的支持不可或缺。除了著力建設NSL賽事平臺,他們還利用各種資源推動選手與直播平臺的簽約,并以團隊的力量為主播們量身打造欄目,輔以各種傳播渠道。
“頂部的NSL賽事,讓頂部主播們擴大了影響力。與此同時,200多個城市比賽,也給新的解說與主播們提供了鍛煉機會。從本質上看,賽事體系與主播體系是一套的,底部與頂部的主播們有良性的競爭,相互影響和學習。隨著NSL之外新賽事的開拓,生態體系對于解說的需求也會提高,這也給退役轉型提供了一條路。”周鵬飛說道。
產品:模式多元化
2017年《絕地求生》殺入市場后,FPS游戲競爭幾乎到了白熱化地步。作為老牌FPS代表的《逆戰》亟待考慮如何進行“差異化競爭”。
PvE(闖關模式,即玩家組隊配合與AI的戰斗)是《逆戰》的一大特性。
限于游戲機制的關系,《逆戰》的線上賽事歷來以PvP居多。2017年底,《逆戰》邁出賽事差異化的重要一步:在線上推出PVE排位賽的規則以及系統。
談到PvE賽事體系化,周鵬飛仍顯得很謹慎:“我們首先要收集玩家反饋,再將PvE融入到線上賽事的體系中。”
簡單來說,PvP是人與人的對抗,而PvE是人與機器的對抗,這增加了競技化和體育化障礙。但這種障礙并非不可克服,歷來圍棋對戰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戰,但2017年當代圍棋第一人柯潔大戰人工智能AlphaGo Master卻引發全世界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年底柯潔與樸廷桓的世界圍棋第一人之爭。以此來看,PvE賽事發展的關鍵因素不在于對抗雙方是誰,而在于如何提升其觀賞性與競技性。
“觀賞性是阻礙PvE賽事發展的重要原因。”“逆戰”市場部經理譚文補充道,“現在競技生存模式非常流行,我們正在籌劃2018年推出有《逆戰》特色的競技生存模式。如果新版本上線,將為完善PvE賽事體系打開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
一旦PvE賽事體系啟動,意味著《逆戰》玩家們又多了一個比賽平臺。
從2015年到現在,NSL一直在順潮流而變。正如周鵬飛所言,在這個FPS游戲競爭白熱化的時代,“因循守舊沒有出路,只有改變才能適應新的時代。很多事情NSL一定要做,不得不做。做得好,才能讓玩家更加熱愛《逆戰》,真正打造出NSL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