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在中國 ——2017中國十大巔峰體育賽事

本報記者組12-29 02:18

本報記者組報道

2016年發布的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家體育總局提出到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3萬億。在該文件的推動下,中國體育邁上了從“做大”走向“做強”的道路。

過去的2017年,可以說是中國體育收獲自信的一年。

越來越多的高水平賽事、明星降臨中國的廣袤土地上,他們不僅將最巔峰的競技表演帶給中國觀眾,也將體育精神與賽事品牌帶給中國,成為中國展現“文化自信、競技自信、體育自信”的窗口。

在2017年行將結束的時候,《體壇周報》獨家評選出了2017年在中國上演的十大巔峰賽事。它們匯聚了本項目全球最頂尖的選手,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矚目,同時又給中國選手提供了一個與世界爭鋒的最佳舞臺。奧運理念“更高、更快、更強”,不僅體現在賽場上的拼搏與競技,更體現在賽事本身的競技力、影響力、中國力。

成績看中國,比賽更要看中國!


第十名:斯諾克中國公開賽

2017年3月27日到4月2日,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在北京大學生體育館舉行。世界排名第一的塞爾比遭遇金左手馬克?威廉姆斯,塞爾比以10比8奪得生涯第11個排名賽冠軍,收獲8.5萬英鎊獎金。

斯諾克中國公開賽前身是1995/96賽季在泰國曼谷舉辦的泰國經典賽,1999年首度落戶中國并更名為“中國公開賽”,是世界職業斯諾克協會(WPBSA)確定的8站斯諾克職業排名賽事之一。

2005年,18歲丁俊暉持外卡參加中國公開賽,歷史性擊敗“臺球皇帝”亨德利奪得冠軍,實現中國選手對斯諾克排位賽冠軍零的突破。丁俊暉的出現,讓中國觀眾對斯諾克的興趣與關注與日俱增。在中國體育贊助商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斯諾克比賽落戶中國,如中國錦標賽、上海大師賽、世界公開賽、國際錦標賽等。其中,中國公開賽歷史最悠久、底蘊最為深厚。且作為斯諾克賽季收官排名賽,中國公開賽的結果直接決定了年度大戲——世錦賽的種子席位,其影響力與關注度正在急速提升。

面對后起之秀的競爭,中國公開賽在2018年將迎來全新承辦方。明年中國公開賽冠軍獎金將達到15萬英鎊,與其他幾項中國斯諾克大賽平齊,在世界上也僅次于斯諾克最高規格賽事世錦賽與英錦賽。

諸多賽事鍛煉下,中國斯諾克選手也在不斷成長。第一個闖入排位賽決賽的中國00后顏丙濤,90后147先生曹宇鵬,躋身中國公開賽16強的田鵬飛,以及呂昊天、李遠、周躍龍等人,組成了中國斯諾克的新勢力。賽事與選手的雙雙井噴,將使中國成為世界斯諾克的又一個中心。

競技力:★★★☆

影響力:★★


第九名: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站

2017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站于5月13日在上海體育場舉行,共包括16個比賽項目,參賽明星選手包括三名世界紀錄保持者:魯迪沙(男子800米)、拉維萊涅(男子撐桿跳)、阿亞娜(女子10000米),還有里約奧運會冠亞軍選手麥克勞德(110米跨欄冠軍)、湯普森(女子100米冠軍)等。

最終牙買加名將麥克勞德和湯普森分別獲得獲得110米欄和女子100米冠軍,美國名將雷耶斯和杰克遜分別獲得男子200米和女子400米的冠軍。而代表中國參賽的蘇炳添、謝震業、鞏立姣等17名好手同樣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其中蘇炳添在百米飛人大戰中以10秒09力壓美國名將羅杰斯獲得冠軍,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在鉆石聯賽獲得男子百米冠軍的中國人。鞏立姣在女子鉛球決賽中以19米46拿下冠軍,男子跳遠代表中國的高興龍、黃常洲、張耀光分獲二、三、四名。

最終,中國軍團以兩金兩銀兩銅的成績謝幕。

此次鉆石聯賽共創下1個鉆石聯賽記錄、3個賽會記錄和5個年度最好成績,上座率超過4萬人次,打破賽事13年歷史最高記錄。賽事方首次推出的、面向民間跑團和跑步愛好者的四人異程接力賽——將全程4000米的賽程分為1600米、1200米、800米和400米,吸引了120支隊伍參與,最終產生的10支隊伍更是在13日傍晚踏進了上海體育場,作為鉆石聯賽的墊場賽進行了最終決賽,成功讓大眾跑進了職業賽場。

競技力:★★★★

影響力:★★


第八名:F1中國大獎賽

4月9日,2017年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國大獎賽在上海開賽,經過56圈激烈角逐,梅賽德斯車隊的劉易斯?漢密爾頓領跑全程獲冠軍,法拉利車隊的維特爾發車后跌至第五的不利情況下最終獲得亞軍,而紅牛車隊維斯塔潘第16位發車最后狂追13位以第3位完賽登上領獎臺。

漢密爾頓奪冠也為賽季初期的“銀紅大戰”拉開帷幕,這是F1中國大獎賽在上海舉辦的第十四年。據統計,賽事3天累計約有16.5萬人次入場觀賽,超過往日水平。即便是大雨和霧天的天氣令自由練習賽無法進行,車迷們還是一同揮舞著旗幟為車手唱響贊歌互動,中國車迷的熱情也讓漢密爾頓走出車房,為現場觀眾送出簽名帽子。這可是車手回主場比賽時才有的福利待遇。

在F1德國大獎賽取消、馬來西亞大獎賽明年終止的情況下,中國大獎賽的人氣卻不降反升,如果明年繼續合作,中國大獎賽將成為亞洲辦賽資歷第二豐富的比賽。

中國車迷越來越專業,隊伍越來越壯大,吸引了業內的注意。就連梅賽德斯運動主管托托?沃爾夫也這么說:“沒有中國,F1就不是世界錦標賽。”而F1商業總監肖恩?布萊切斯也在上海與大賽主辦方共同商討了未來尋求突破、創新的方案,爭取擴充中國車迷基礎,利用社交媒體以及所有方式增進車手與車迷的關系。

不管是增設親子票,還是更刺激的B看臺重新開放,都是F1與中國車迷更近一步的表現,未來有理由期待,F1與中國更緊密的互動共生。

競技力:★★★☆

影響力:★★★


第七名:中國網球公開賽

2017年中國網球公開賽(以下統稱中網)9月30日至10月8日在北京國家網球中心舉行。納達爾、穆古拉扎領銜男女參賽陣容,莎娃持外卡出戰,彭帥、張帥等中國球員也都亮相。最終納達爾和加西亞分別奪得男單和女單的冠軍,男雙和女雙的冠軍則由孔蒂寧/皮爾斯和詹詠然/辛吉斯獲得。

中網是國內唯一的男女合賽賽事,也是亞洲級別最高、獎金最多、參賽人數最大、影響力最廣的男女綜合性網球賽事。在整體級別上僅次于四大滿貫,與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邁阿密大師賽和馬德里大師賽并稱“四大超級賽事”。

回顧2017年中網,無論是莎拉波娃復出后首次參加亞洲賽事還是“大師兄”德爾波特羅北京首秀,亦或是納達爾時隔十二年再次中網封王都足夠體現本屆中網的不同尋常。獎金方面,2017年中網總獎金941萬美元直逼1000萬大關,作為國際ATP500賽事的中網男子組,獎金更是突破了300萬美金,超出同期舉辦的ATP500東京賽一倍之多。

整個2017中網賽事觀眾總流量達到了20萬人,恰逢國慶假日,中網光是現場觀眾餐飲和紀念品的消費就超過了2016年全賽期的總額470萬元。今年比賽官方完成了首次在網球視頻制作中使用360度全景攝像技術來進行互聯網轉播、首次在網球VR轉播中使用飛貓攝像機、首次使用雷達圖對比球員賽時數據等高科技突破。

2017年中網共有11名中國球員參加了成人組賽事,彭帥闖入女單第三輪和女雙半決賽,這也是彭帥時隔五年再次躋身單打16強。段瑩瑩和張帥也突破了女單首輪,而2017年還只是段瑩瑩的第一個完整WTA賽季,未來值得期待。

競技力:★★★☆

影響力:★★★☆


第六名:全運會

2017年8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13屆全國運動會在天津市舉行。12天時間里,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港澳臺地區和行業體協的約10217名運動員,參加33個大項、417個小項的比賽。

四年一度的舉辦周期,讓全運會成為與奧運會、世界杯相似的體育盛會。中國從體育大國走向強國的道路上,全運會是檢驗各省各地方體育水平發展的“大考”。

比賽中一共誕生了21項新紀錄,其中4次4項超世界紀錄,3次3項超亞洲紀錄,11次11項創全國紀錄。尤其10米運動手槍射擊決賽中,46歲名將、7次全運會參賽者譚宗亮以242.3環奪冠,超過德國天才槍手雷茨在今年3月歐錦賽上創造的241.6環的世界紀錄,給本屆全運會留下傳奇一幕。

相比以往的“全運練兵、奧運奪金”,本次全運會將更多目光投向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將全運會真正打造為群眾運動健身的舞臺。為此全運會增加了多項群眾運動,包括龍舟、太極拳等傳統項目,也包括輪滑、攀巖、航海模型等時尚項目。乒乓球、羽毛球和馬拉松等項目,在職業組之外還設立了業余組。

此外,針對“唯成績論,唯金牌論”,天津全運會取消了奧運會金牌積分與全運會獎牌榜,減輕運動員壓力,讓比賽回歸了更純粹的競技。

競技力:★★★★

影響力:★★★☆

第五名: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

9月23日至11月4日,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的144名選手來到中國,一同參與了2017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又稱S7)。

入圍賽與小組賽率先在武漢進行,中國大陸賽區的WE從武漢入圍賽突圍與RNG同獲5勝1負,史上首次以小組第一并肩出線;廣州站,我們見證了WE與RNG更進一步;上海站上演了精彩的中韓對抗;最后在北京鳥巢現場,以SSG擊敗SKT上演復仇好戲落幕。

S7留下了許多電競故事:FNC小組絕境出線的奇跡、EDG未能出線的遺憾、RNG完封SSG的提氣、Faker痛失冠軍后的眼淚。這是S7全球總決賽首次來到中國,也是巔峰賽事榜中第一次有電競賽事上榜,更是第一次電競賽事真正與體育賽事平起平坐。

線上,RNG與SKT的半決賽全球共有8000萬人觀看,與S7英雄聯盟相關的微信、百度指數及微博熱搜均不輸于傳統體育賽事數據。

線下,不僅決賽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武漢的黃鶴樓、廣州的獵德大橋、上海的外灘以及首都的長城,都在比賽前換上了英雄聯盟的紅藍配色為這場電競盛事助威造勢。

賽事火爆到一票難求,從電競迷妹到圈外小白,都為LPL加油吶喊。各領域的媒體也紛紛報道,連共青團中央也為現場中國觀眾的表現叫好。S7的成功推動了電競在全國的發展,刷新了電競在全民心目中的印象。

雖然沒能見證WE與RNG進入鳥巢,但四強不僅是兩年來的最好成績,也是中國依靠領先世界的電競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競技水平提升的結果。RNG與WE證明,在競技水平上我們也是電競世界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競技力:★★★☆

影響力:★★★★☆


第四名:北京馬拉松

9月17日,2017北京馬拉松在天安門廣場開跑。來自摩洛哥的博納瑟和來自埃塞俄比亞的貝耶內分別以2小時11分18秒,2小時27分43秒的成績奪得男、女組冠軍。

北京馬拉松的前身為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于1981年開始舉辦,每年一屆。為與其他高水平馬拉松賽接軌,2010年特更名為北京馬拉松。

作為有著“國馬”之稱的賽事,北京馬拉松是中國田徑協會市場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單項賽事,已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傳統體育賽事。而從今年開始,北京馬拉松也成為了由亞洲田徑聯合會發起的“亞洲馬拉松大滿貫”以及中國田徑協會發起的“中國馬拉松大滿貫”的首戰積分賽,其在國際馬拉松賽事當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言而喻。

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馬拉松辦公室主任水濤表示,“北馬作為中國‘國馬’,是中國馬拉松賽事的標桿,承載著引領中國馬拉松發展、推動全民健身及健康中國建設的光榮使命。”

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整個過程不僅是對體能,更是對心態的考驗。據了解,今年的北京馬拉松吸引了近10萬名跑友報名,比去年增長約48%,再次刷新了國內全程馬拉松報名參賽人數紀錄。此外,今年的北京馬拉松不管是高水平選手完賽人數還是全部選手平均完賽時間,均創下歷史最佳紀錄。

競技力:★★★★☆

影響力:★★★★


第三名: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

4月7日,新疆男籃4比0橫掃廣東,歷史首次奪得2016-2017賽季CBA聯賽總冠軍,成為繼八一、上海、廣東、北京和四川之后第六個將名字鐫刻在CBA獎杯上的球隊。

CBA2016-2017賽季誕生了新的冠軍,2017-2018賽季也迎來了一些列新變革。

2月23日姚明接過中國籃協主席聘書,4月聯賽正式完成管辦分離,7月CBA公司完成改選,開始獨立運營新賽季。10月新賽季的發布會上,CBA聯賽五年改革計劃應運而出。

大方向上,幾項期待已久的改革紛至沓來。小細節上,姚主席也明察秋毫,比如在裁判管理上啟用裁判報告。種種舉措使得CBA聯賽的職業化與商業化真正邁上了一個臺階。本賽季CBA經營收入創歷年最高,品牌價值的升級,體現了改革的初戰告捷。在社會各界受到更廣泛關注的CBA也給越來越多的本土球星提供了舞臺。

年僅20歲的國產內線胡金秋半程搶眼,連續12場比賽得分超過20分,還四次當選為周最佳球員。他與隊友帶領浙江廣廈場均凈勝14.2分,以15勝4負戰績半程加冕。

最火的國產球員,則非丁彥雨航莫屬,場均26.5分的“外援”丁是唯一一名占據本隊得分榜榜首的本土隊員,也是難得能在第四節最后兩分鐘把控球權的決定比賽勝負的本土球員。

在球隊戰績排行榜上,除了廣廈、遼寧占據前兩位,廣東位列第四,北京首鋼位列第七,新疆位列第九。每支排名相鄰的球隊勝場差均不超過1,這也意味著下半程的十個季后賽名額競爭會更激烈,比賽也會更精彩。

競技力:★★★★

影響力:★★★★★


第二名:亞洲足球冠軍聯賽

5月24日,上海上港坐鎮主場八萬人體育場迎戰江蘇蘇寧,一場看似平常的“中國內戰”卻并不平常,因為這場比賽是亞冠歷史上首次“中超德比”。兩回合比賽結束后,上港以總比分5比3淘汰蘇寧,闖入下一輪。

2017亞冠聯賽,中超球隊創造了諸多記錄,“中超德比”的上演只是其中之一。

小組賽階段,中超“BIG3”均表現不俗。上港4勝2負積12分排名F組第二;恒大2勝4平積10分排名G組第二;江蘇蘇寧5勝1負積15分排名H組第一。小組賽戰罷,中超三支球隊闖進亞冠淘汰賽,這在中超球隊亞冠參賽史上尚屬首次。

在上港與蘇寧首度上演亞冠“中超德比”的同時,恒大也在另外一場1/8淘汰賽中戰勝了鹿島鹿角。6月6日,2017亞冠聯賽1/4決賽對陣抽簽儀式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上海上港八強戰遭遇廣州恒大,亞冠賽場上連續上演“中國德比”。

恒大與上港的對決,堪稱當今中國足壇最強對話。恒大作為七連冠王朝的締造者,自然無需多言。而擁有奧斯卡、胡爾克等頂級外援的上港,也在多條戰線對恒大發起挑戰。兩回合比賽過后,上港憑借點球大戰將恒大淘汰。而這兩回合的比賽,也是堪稱2017賽季中國足壇的經典對決。

盡管最終中超球隊未能再次捧起亞冠冠軍獎杯,但中超球隊在亞洲范圍內已經展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力。除了恒大之外,已經有更多的球隊可以在亞冠賽場上取得佳績。

12月1日,亞足聯公布了11月亞足聯技術評分,該評分將作為2019-2020年兩屆亞冠聯賽各協會名額分配的標準。中國以86.671分超越日本成為了東亞區第二,這也意味著2019、2020賽季亞冠聯賽,中國將獲得3+1個亞冠名額,中超亞軍可以直升小組賽,不用再參加附加賽。而這無疑是對中超球隊的最好認可。

競技力:★★★★☆

影響力:★★★★☆


第一名:中國足球超級聯賽

中超聯賽最后一輪,廣州恒大淘寶在主場1比2不敵天津權健,保持三年的中超主場不敗記錄就此終結。不過,這并不影響恒大在賽后捧起2017賽季中超聯賽的冠軍獎杯。自2011賽季升入中超聯賽以來,恒大摧枯拉朽豪取聯賽七連冠。但這個賽季,對于恒大來說著實不易。

隨著奧斯卡、特維斯、帕托等世界一流球星的加入,2017賽季的中超聯賽變得更加星光熠熠,以上港為首的眾多球隊也通過大手筆的投入試圖撼動恒大王朝。

回顧2017賽季,中超聯賽的整體格局已經發生了改變,上海上港、天津權健、河北華夏幸福等隊正在逐步進入正軌,尤其是權健,憑借最后一輪的勝利成功擠掉華夏獲得聯賽季軍,升入中超首年便獲得參加亞冠聯賽的機會。

隨著新貴的崛起,一些老牌球隊的表現則出現起伏。在聯賽最后一輪主場輸給長春亞泰后,北京中赫國安最終位列第九,追平了球隊歷史最低排名。然而,上賽季的亞軍江蘇蘇寧和第四上海綠地申花,排名甚至在國安之后。

聯賽格局的改變意味著競爭更加激烈,相對應的,中超聯賽的影響力與商業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根據《2017賽季中超聯賽收視分析報告》顯示,本賽季中超聯賽賽事期間電視收視累計人次達到了6.24億次,較2015年漲幅3.83%,較2016年漲幅69.57%。

收入方面,本賽季中超公司收入達到了18億元人民幣,其中最大的份額來自體奧動力每年10億的版權費;中國平安公司支付的冠名費為1.9965億元;各級別贊助商帶來的商業收入達6億以上。而這三項,除了版權費和去年持平,冠名費以及商業收入均比2016年要高。

本賽季中期,中超聯賽版權方體奧動力提出與足協重新談判,降低之前“80億”的版權價格,這一度被外界視為中超市場價值下降的信號。但在賽季收官后可以發現,中超的整體比賽質量和精彩程度仍在不斷攀升。只要足協不斷完善相關規制和自我糾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超仍會處在上行通道。

競技力:★★★★☆

影響力:★★★★★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