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頌歌送給費德勒! 2017破22紀錄+影響力攀巔峰

弈桑01-02 16:27

特約記者弈桑報道 

一年內拿到兩個大滿貫、三個大師賽、兩個500分賽,總共七個冠軍領跑ATP,如果這個成績放在2006和2007賽季,你可能會不以為然,畢竟在那個費德勒獨霸天下的年代,他的輸球比奪冠更稀奇。而當這一切發生在了2017賽季——這個“四巨頭時代”已經走到第十年的年份,就顯得有多么不可思議了。

◆驚人賽季非凡成就◆

年初的霍普曼杯,在復出后的首個非正式比賽中,費德勒輸給了不滿20歲的茲維列夫,那個時候大概誰也不曾想到,接下來會是怎樣的一年。而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的緩沖,費德勒就在兩周后的澳網開始爆發,排名只有17位的他,一路上擊敗了4位TOP10,繼2012年溫網后,時隔近5年再奪大滿貫,總數達到18個!

澳網之后,在有“陽光大滿貫”之稱的印第安維爾斯加邁阿密,費德勒又實現了背靠背雙冠,而他上一次做到這一點還要追溯到2006年,那個“四巨頭時代”還未成雛形的11年前。缺席紅土賽季之后,他又在草地賽季強勢復出,以不丟一盤的戰績奪冠,這是他第8個溫網冠軍,數量超過了桑普拉斯,毫無爭議的成為史上最佳的草地選手。這也是他第19個大滿貫,距離成為史上首位大滿貫20+的男選手僅有一步之遙。

除了這些冠軍之外,費德勒在本賽季還取得了另一個重大突破,那就是從“克星”納達爾手里,史無前例的搶下四連勝。過去關于兩人誰是GOAT(史上最佳球員)的最大爭議,便是費德勒對納達爾一邊倒的敗績,誰曾想到被壓制了十多年后,在職業尾聲的2017,費德勒終于殺了個漂亮的回馬槍。如果能向上天再借五年,或許完全改寫交手紀錄也并非空想。

要想全部詳細列出費德勒在這一年里取得的成就,恐怕全部版面都不夠,有一個數據或許是最好的注解,僅僅在2017這一年里,費德勒就打破了大大小小的各項紀錄有22項之多!

◆傷病回歸高齡堅守◆

看了費德勒2017年所取得的成績,恐怕很難有人相信,2016年他還遭遇了職業生涯最嚴重的一次傷病。35歲,在這個大多數單打選手已經選擇退役的年齡,費德勒卻在膝蓋和背部傷病連番轟炸的困境中選擇了堅守。

2016年澳網后,費德勒選擇了膝蓋手術這一激進的治療方案,堅持到溫網后又因為背傷退出了賽季剩余比賽。那時候包括他自己在內,沒有人能百分百確定他還能回來,然而他不但回來了,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然,這一年也并非完美。費德勒最大的遺憾就是,在成績和狀態指數都爆表的一年,未能重返球王寶座,他上一次處在世界第一還是遙遠的2012年。不過,這多少與他本身精簡賽程有關,他全年只參加了12個比賽,參賽數量足足比納達爾少了6項!這12個比賽中,他取得了52勝5負的戰績,奪冠效率接近60%,這著實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

在過去,反拍一直是費德勒唯一的技術漏洞,他優雅有余而火力不足的單反,在納達爾蠻不講理的超級上旋面前,一直以來都花拳繡腿一樣的存在。而2017年,費德勒卻大幅度提升了反拍的抗壓性,從一般性的防御到擊球點更早的進攻,技戰術理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此費德勒的反拍不再只有徒有虛名的華麗,而是同時具備了名符其實的犀利,這也是他今年能全面壓制納達爾的重要原因。

在ATP一年一度公布的“抗壓指數”排名中,費德勒時隔十年再登榜首,不難看出,現在的費德勒除了狀態爆棚外,信心也處在十年以來的最高峰。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都發生在一個超過35歲的高齡球員身上,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運動學,甚至是人間的奇跡,他讓所有的質疑銷聲匿跡,讓一切的唱衰煙消云散,把常規的推理放在費德勒這樣一個本就非常規的“神人”身上,都會變得不合時宜和多此一舉。

◆攀上影響力的巔峰◆

雖然在大多數人看來,費德勒的網球技術已經趨于完美,但他卻不固步自封,在超過35歲的年紀依然精益求精,解決那為數不多的技術死角,光是這一點就非常值得其他人學習。無論是當初為了應對德約科維奇而創造的“SABR”(踏進場內接發),還是如今針對納達爾而練就的反拍強攻,在探索新的網球技術方面,費德勒一直走在前邊,也給了后來者更高的標桿,引領著網球技術的不斷革新。

而看到費德勒今年的表現,是不是有一種時間靜止,甚至是倒流的錯覺?歲月流轉在他面前黯然失色,時光小偷可以偷走光展的皮膚、滿頭的秀發,卻也讓他的智慧和靈魂沉淀得更加飽滿。費德勒的偉大毋庸置疑,他拿到過幾乎所有的榮譽,早已是史上最成功的網球選手,也無需再向外界證明什么,他賺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即便退役代言費也會拿到手軟,而他選擇留下來的唯一原因就是熱愛。

所以,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精神層面,費德勒都全方位的詮釋著運動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選手。如今ATP中的很多選手,在正式進入職業網壇之前,都視費德勒為偶像,而現在他們仍然可以和費德勒同場競技。正是有了費德勒這樣一個真實存在于身邊,而非只是故事和傳說中的偶像,才激勵著更多年輕人不斷努力探索和進步,絲毫不敢松懈,也成為網球不斷發展的一大幸事。而費德勒在這兩年所奉行的“休養生息”戰略,也為網壇高齡選手如何延長職業生涯,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本。

于是,今年費德勒毫無爭議的,連續第15年獲得票選ATP“最受歡迎大獎”,第13次拿到了“埃德伯格體育風尚大獎”,只要他一天不退役,恐怕這兩個獎項就會被他一直包攬下去。過去從沒有一個網球選手,擁有像費德勒這樣長久而廣泛的影響力,他重新定義了這項運動可能達到的高度和廣度,而他在2017年所做的一切,更是將這種影響力拓展到了新的維度。

◆網球運動的推廣人◆

費德勒本身具有的溫文爾雅的氣質,和賽場上追求完美的風格,都和網球運動本身所提倡的價值不謀而合。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屬性,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他都早已是網球這項運動的形象代言人和推廣人。

而對每一項巡回賽而言,費德勒都是票房的保證。每一個苦苦期盼費德勒來參加上海大師賽的中國球迷,恐怕對此都是深有體會。而今年倫敦總決賽期間,在某二手球票交易網上,有無費德勒的比賽,球票價格相差近三倍!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巴黎大師賽總監,在費德勒退賽后那么耿耿于懷了。因為不光是鐵桿的網球粉絲,就連其他不經常關注網球的人,也很想現場一睹費德勒的風采。

費德勒一直是福布斯名人榜前十名中的常客,他還曾連續四年問鼎“勞倫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在整個體育界的影響力,他完全可以比肩科比、C羅、博爾特這些本世紀的頂級巨星,成為網球運動的全球代言人。他的觸角甚至延伸至了體育圈之外,在2016年他榮獲了著名時尚雜志《GQ》評選的“全球最佳型男”,2017的評選中,他也是走得最遠的體育界人士。

除此之外,費德勒還非常敬業的配合賽事主辦方的各項活動,為網球和賽事的推廣做出貢獻。2017年上海大師賽期間,他和米老鼠共舞的場景,想必很多球迷還記憶猶新,成為這項賽事的經典一幕。2017年澳網前的活動中,他和其他選手一起打“巨型網球”的場景,同樣謀殺了不少菲林。而每年大滿貫之前,費德勒幾乎都會參加主辦方的各項活動,積極為賽事推廣和慈善活動助力。

如今在外界看來,費德勒這個名字早已和網球劃上了等號,他就是這項運動當之無愧的全球代言人。有時候,很難說清是費德勒需要網球,還是網球更需要費德勒,也許現在看來,兩者更像是一種你來我往的互相成全,費德勒是ATP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營銷學范本,而在網球成為全球化運動的過程中,費德勒的作用同樣不可或缺。

或許,用前輩阿加西的一句話來評價他最為合適:“費德勒是獨一無二的,他在各方面表現出的強大、精準和輕松都難以復制,他一直是這項運動的標志。”

費德勒  /   溫網  /   澳網  /   納達爾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