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滬:希望球探系統進入校園 校園足球需要快樂

新聞晨報01-04 15:56

據《新聞晨報》報道 歲末迎新之際,上海市足協主席朱廣滬出現在長寧區天山第一小學的足球場邊。這一天(2017年12月29日),國際足聯女孩足球節在這所學校歡樂開啟,國際足聯女足推廣大使孫雯和上海全運冠軍的女足隊員們走進校園,給孩子們帶來專業又有趣的足球課。聽著孩子們在足球場上的歡笑聲,本報記者與朱廣滬的對話就此開始。這次采訪的主題,離不開“校園、足球和孩子們”。

抓住難得機遇

中國的青少年足球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好時機。”看著球場上歡樂的孩子們,朱廣滬說。

“教育部門、體育部門的配合與支持,使我們的校園足球有了不錯的發展。”朱廣滬直言,社會資源對于校園足球的投入正在加大。“這么好的條件,特別是有了學校和家長的支持,我們應該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足球。”

那么,如何讓更多孩子愛上足球,朱廣滬一直在思考。去年9月28日,朱廣滬出任上海市足協主席。上任3個多月的時間,他在這座城市各個區縣的賽場、學校、球場都留下了足跡。摸底基層、交流探索,一切都是為了讓上海足球的基層發展得更好、更專業。

“上海現在有240所足球特色學校,”他說,“現在的這批孩子,就是我們的種子。”在他看來,讓孩子們在越小的年齡段接觸到足球、熱愛足球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想想20年后,這批孩子走向社會,即使他們沒有往足球方面發展,沒有成為足球專業人才,也將成為中國足球的一股強大力量。”

在朱廣滬看來,足球這個項目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思維能力都有極大幫助。“足球運動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對熱愛足球的孩子來說,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還給孩子們創造了豐富想象力的空間。”

引入球探機制

曾經擔任中超冠軍隊主教練、國家隊主帥、健力寶隊主教練,朱廣滬對校園足球帶著更理性、更專業的思考。在他看來,中國的校園足球需要更多的場地和教練培訓、球探系統以及競賽體系。

說到球探,有著國家隊和俱樂部執教經歷的朱廣滬深知發掘足球人才的可貴。發現千里馬,必須要有伯樂。擔任市足協主席之后,朱廣滬考慮將球探系統引入上海的青訓體系。“像梅西、C羅這樣的世界級球星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球探發掘的,我們的孩子在8歲到12歲這個年齡段也需要渠道,為他們提供上升空間。”朱廣滬認為,球探進入青少年體系、進入各區縣學校非常必要。

此外,校園足球當前的供需關系還不平衡,基層的專業教練、技術人員仍有缺口。為此,上海市足協今年將啟動一支50人左右的“上海市名宿足球專家團”,請一批老球員、老教練出山,每2至3個人一組,把他們的經驗和專業素質帶到基層。“充分吸納社會力量,為基層服務。”朱廣滬說。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最后一天,孫雯和水慶霞同時出現在T98綠洲足球訓練基地,與800多名U9、U11年齡段的男孩和女孩(2007-2009年出生)一起參加“迎新”足球節。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為基層服務,為民服務,上海市足協已經邁出堅定的一步。

必須回歸快樂

2018年,上海市足協決心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更多青少年足球系列賽,擴大遴選精英青少年球員的基數,培養青少年球員的興趣。“要形成我們有效的校園足球聯賽體系,”朱廣滬說,“爭取達到一周一賽,讓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參加比賽。當然,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的孩子始終保持對足球的樂趣。”

與競技體育不同,校園足球的本質是回歸足球的快樂,這也是朱廣滬提倡“讓球員回歸社會、回歸社區”的初衷。在天山第一小學,全運冠軍上海女足青年隊的閆穎穎、沈夢雨等優秀球員給小學生們帶來足球趣味游戲,我們的對話時不時被場地內孩子們的歡笑聲所打斷。“你看看,這些孩子在踢球時是多么快樂!”

在朱廣滬看來,讓孩子們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必須做好兩個前提。首先,基層教練要有能力讓孩子們保持對足球的興趣。“足球基層教練需要懂得孩子們的心理,懂得如何與孩子們交流,從孩子們的角度理解問題,給孩子們創造和藹可親的足球氛圍,這樣孩子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足球的快樂。”

其次,校園足球的醫療、安全、后勤保障必須到位。上周日,在市足協舉行的U9和U11“迎新”足球節上,防寒、防病、防傷及安全等活動保障措施一應俱全,小朋友們踢完球,再喝上一杯熱乎乎的姜茶,已經暖到了心里。“我們要做的就是服務基層,服務于民。”這也正是朱廣滬上任之后上海市足協的宗旨。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