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新選拔辦法”存漏洞 直通賽競爭性將大打折扣

李婷01-08 17:00

記者李婷報道

中國乒乓球協會1月5日公布了《2018年參加國際賽事運動員選拔辦法(試行)》,由于新的選拔方法取代了運行12年的“直通”選拔體系,引起不少業內人士和球迷的質疑,那么我們來看看新的選拔方法究竟是不是有足夠的說服力來取而代之?

在新的選拔辦法中,中國乒協將2018年國際乒聯和亞洲乒乓球聯盟主辦的各類賽事分成了四個檔次,每個檔次的賽事都給出了國乒選手的具體入選資格,其中,關于2018年團體世錦賽和團體世界杯的入選資格的評定,引發最多討論。

在這個新的選拔體系中,團體世錦賽的五人名單包括:2017年世錦賽單打前三名1人,2017年全運會單打前三名1人,世錦賽選拔賽單打前三名1人,2017-18乒超聯賽積分榜前三名(不含國家隊隊員)1人,中國乒協U21積分排名靠前1人。備注里強調乒超聯賽積分排名前三如無非國家隊隊員,則由隊內選拔或教練組綜合評估產生。

而世界杯團體賽的五人名單則為:2017年世界杯單打前三名1人,2017年全運會單打前三名1人,國家隊選拔比賽前三名1人,2017-18乒超聯賽積分榜前三名(不含國家隊隊員)1人,中國乒協U21積分排名靠前1人。

備注里強調,據此入選資格,通過選拔、狀態評估等方式,由教練組集體研究提出名單。乒超聯賽積分排名前三如無非國家隊隊員,則由隊內選拔或教練組綜合評估產生。

乍看之下,并不好理解,那我們就根據中國乒協對于2月底團體世界杯出征名單的解釋來看看新的選拔辦法。在男隊名單中,馬龍是去年世界杯單打第三名,樊振東是去年全運會單打第二名,林高遠在國家隊選拔賽中勝出,于子洋從國家隊U21選拔賽中勝出,由于乒超聯賽前三名并沒有非國家隊選手,因此教練組根據比賽經驗、打法等綜合因素確定了許昕。

女隊方面,朱雨玲是去年世界杯單打冠軍,丁寧是去年全運會單打冠軍,陳幸同和王曼昱則都是從國家隊選拔賽暨U21歲選拔賽勝出,劉詩雯的入選理由和許昕相同,是因為乒超聯賽前三名并沒有非國家隊選手,因此教練組根據比賽經驗、打法等綜合因素決定將劉詩雯安放在大名單之中。

但細想之下,中國男乒世界杯名單是去年12月中就確定了,中國女乒的參賽名額也是因為上周最終的“七選二”隊內對抗賽最終敲定,當時并沒有任何關于全新選拔的說法,名單的產生就是簡單的三名主力+兩名選拔賽突圍選手,結果新的選拔方法一公示,就變成了每個人都“有依有據”。

其實從世界杯參賽選手“套用”新的選拔方法來看,有些條條框框本身就帶著些許“偽命題”的意味,比如說乒超前三名的非國家隊選手,從翻看2013年至今的乒超個人排名就能看出,不要說前三名沒有非國家隊選手了,前五名也是壓根見不到非國家隊選手的身影,如果是非國家隊一線主力,倒還算貼切一些。

世界杯團體賽已然按照新的選拔辦法誕生了參賽隊員,今年的重頭戲四月份的世乒賽團體賽也將啟用該方法進行參賽隊員的選拔,此外還有亞洲杯、國際乒聯巡回賽等一系列規格不同的比賽。這其中,影響最大的自然是世乒賽,因為此前12年,國乒都是通過“直通”賽來確定參賽名單,新的選拔辦法,顯然是取而代之了。

“直通”系列隊內選拔賽源自2006年,是前國乒總教練劉國梁悉心打造的頗具影響、看點和懸念的隊內選拔賽,從當年的“直通不來梅”到去年的“直通杜塞爾多夫”,直通賽事不僅連續為國乒篩選出來每年的參賽選手,更是成為國乒的一個經典賽事,特別是去年的“直通杜塞爾多夫”,借著中國乒乓球隊在里約火爆的東風,儼然成為了一場乒乓盛世。

但新的選拔辦法一出,直通系列顯然作古,不過中國乒協昨天在“關于《2018年參加國際賽事運動員選拔辦法》問答”中對于“是否意味著從2006年開始的直通比賽從此沒有了”的問題,表示并非如此:“隊內公平競爭選拔的方式仍然在一定范圍內保留。比如世界杯團體賽和世界錦標賽除依據國際國內賽事成績獲取資格外,仍保留隊內競爭直通的名額?!?/p>

乒協這里所說的“直通名額”指的便是在世乒賽、世界杯“國家隊選拔比賽前三名1人”,但這和此前的直通系列賽顯然不是一個概念,直通系列賽有名將和非主力同時參賽,是真正考驗運動員技戰術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循環賽,但新的選拔賽去除了已經入選大賽名單的主力隊員,競爭性肯定打了折扣。

其實新的選拔方式一出,很多球迷搞不懂“為什么有現成的成功經驗不用,非要改”或者是說“這個后果是什么尚不能確定的變革怎么就能突然執行了”。

的確,新的選拔辦法中有些細則是無法令人完全理解的,就像前面提到的本身就難以產生的乒超前三名非國家隊選手,而就算有地方隊選手某階段在乒超上發揮出色,就真的讓他占用1/5的機會去參加世乒賽、世界杯嗎?

中國乒協表示,制定實施《中國乒乓球協會2018年參加國際賽事運動員選拔辦法》主要考慮是引入社會監督,使參加國際賽事運動員的選拔更加公開、公正、公平、透明,參與選拔的范圍更加廣泛。但是此前的直通系列顯然做到了公開、公正、公平、透明,而新的選拔辦法在備注中有一條是“由隊內選拔或教練組綜合評估產生”,這樣帶著人為色彩的評定就一定能夠公開、公正、公平、透明嗎?

不能否認,新的選拔辦法也有積極的方面,比如讓U21年齡段的出色選手有機會在大賽上露臉,這一條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去年亞錦賽日本小將平野美宇連克中國選手奪冠那一幕,而日本男女選手也一直注重青少年球員的培養,中國乒協新的選拔方法在這一條上也是在彰顯中國隊對于后備力量的重視。

不過這樣一份突然出爐的選拔方法的確顛覆了劉國梁時代國乒的選拔體系,從目前來看,新的選拔方法受到的質疑頗多,本身也的確存在些許的漏洞,好在這也只是2018年的一個試行辦法。

其實,無論選拔方式如何去改革,對于我們來說,唯有希望在公平的競爭下,中國乒乓球隊水平最高的選手能夠代表國乒出戰,繼續保有中國乒乓球隊在世界乒壇的霸主地位。

馬龍  /   丁寧  /   劉詩雯  /   樊振東  /   許昕  /   世乒賽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